首页 理论教育 伊斯兰教的功课

伊斯兰教的功课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念、礼、斋、课、朝是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课。伊斯兰教严格要求穆斯林谨守功课,以此来表达对真主的敬仰和诚意,并净化心灵。因此,拜功是每个穆斯林必做的课目。伊斯兰教的礼拜有一整套的程序和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礼拜前的准备、礼拜仪式、礼拜的分类和坏拜及补救等四项主要内容。因此,伊斯兰教明确规定:礼拜必须穿整洁的衣服,必须做大净或小净。此外,伊斯兰教还规定礼拜场所必须清洁。

念、礼、斋、课、朝是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课。伊斯兰教严格要求穆斯林谨守功课,以此来表达对真主的敬仰和诚意,并净化心灵。《古兰经》说:“真主确与你们同在。如果你们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确信真主的诸位使者并协助他们,真主必勾销你们的罪恶,让你们进入乐园。”

五功之首——念功

作为穆斯林,在其一生首先要反复公开宣读“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以示立誓信教。其次,就是要念诵《古兰经》。这就是所谓的念功,目的是要穆斯林认识真主,效法圣行,并促进穆斯林的宗教世界观深刻化,自觉地用教义去指导自己的人生。

阿拉伯国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专题播映国内最负盛名的诵读家诵读的《古兰经》,届时虔诚的穆斯林都会静心收听。如果一个人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通读《古兰经》,那么他就必须在每年的斋月里通读一遍,据说每天读一册,一个月正好通读一遍。斋月里各清真寺有专门的伊玛目或戛里乌(诵读家)为群众诵读《古兰经》,听经者在听到真主和他的99个美名时要发自内心地小声念“真主慈祥伟大”或“真主至尊”。念经者不能随便停下,在结束时要说“艾明”(意为忠诚),再亲吻《古兰经》并将经本合拢。

念诵《古兰经》的时机和场合是很多的,可以说涉及穆斯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宗教礼仪活动。据《古兰经》学者说,临战前念《古兰经》,可以振奋军心、鼓舞士气、增强斗志,使士兵们在真主的庇护下去勇敢地夺取胜利;在国际会议开幕时念诵《古兰经》,可以消除分歧、解除误会,互相谅解、增进团结;新政府首脑宣誓就职时,手捧《古兰经》庄严诵读,表示他决心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为民谋利;法官开庭前念《古兰经》,表示他将执法严明、伸张正义、秉公断案、惩处邪恶;穆斯林内部发生纠纷时诵读《古兰经》,好似真主到了他们的面前,于是战端消弭、息兵罢战,化干戈为玉帛;婚礼喜庆念诵《古兰经》,祝福夫妻互敬互爱、美满幸福、白头偕老;生儿养女念《古兰经》,祝愿孩子少灾无病、健康成长、聪明上进;丧葬忌日念《古兰经》,以示悼念亡灵、缅怀故人,愿死者安息长眠、早升天堂,勉慰家属止悲节哀、奋发图进;工程竣工时念《古兰经》,为感谢真主使工程顺利进展、如期完工;亲人出门远行时恭诵《古兰经》,祝他一路顺风、少担风险、早日平安归来。

《古兰经》内容极其广泛,它包罗万象,无论什么场合,什么事情,都有相应的章节可供念诵。《古兰经》和广大穆斯林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好比阳光、雨露、粮食、空气,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支柱。

礼拜

《古兰经》第4章第103节说:“你礼拜吧!礼拜对穆斯林民众来说是受时间制约的天命。”因此,拜功是每个穆斯林必做的课目。他们在礼拜中“面对着至高无上的真主,捧上自己的心。真主仁慈地看着每个信徒,轻轻掸拂着那些蒙在信徒心上的尘土,让它露出真主造物时的本意……”伊斯兰教的礼拜有一整套的程序和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礼拜前的准备、礼拜仪式、礼拜的分类和坏拜及补救等四项主要内容。

《古兰经》要求做礼拜的人不仅要灵魂纯洁,而且要身体洁净,因此在礼拜之前,必须做到包括身体、衣服和礼拜场所的清洁。先知穆罕默德曾告诫追随者,“清洁是信仰的一半”。因此,伊斯兰教明确规定:礼拜必须穿整洁的衣服,必须做大净或小净。大净是指清洁全身,包括要漱口、洗鼻孔。一般礼拜前的沐浴通常是象征性地往身上泼些水,但房事或长期患病后却要清洗全身,会礼、聚礼时也必须进行大净。小净是指洗脸、洗两手过肘、抹头、洗两脚过踝骨。大多数清真寺都有水池或水龙头,可以让做礼拜的人进礼拜堂前先洗手洗脚。先知穆罕默德还吸收了犹太教的做法,允许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进行“沙净”。沙净是指在没有水或因外伤、有病不能使用水的情况下,用沙土、净土代替水来洗脸及两肘,此法也称“代净”。无论大净、小净或土净,传统的作法都是用左手洗,右手行礼。此外,伊斯兰教还规定礼拜场所必须清洁。礼拜场所一般在清真寺,但也可以在家中,还可以在野外、郊区、船上、车上进行。在清真寺以外的其它场合,穆斯林做礼拜时,通常会随身携带一块约有一米见方的小地毯作垫子。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一块硬纸板、一张干净的纸也可以做替代。但如果没有任何铺垫时,礼拜者必须把准备做礼拜的一小块地盘打扫干净。与此同时,礼拜的时间与方向也均有严格的规定。礼拜时间依礼拜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礼拜的方向则总是面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以上这些条件是做礼拜之前必须具备的,否则就不能礼拜。

在传统的礼拜仪式上,双手以及身体的姿势是有明确规定的。礼拜分站、跪、坐、叩首、鞠躬等一整套动作。其次序是:默立、招手与肩平、念“真主至大”入拜;立站抄手,左手放在右手之上,默念“祈祷词”,《古兰经》首章;鞠躬,念“赞主词”;叩头,鼻尖朝地,叩头二次;跪坐式,分中坐(礼拜在进行时)、末坐(礼拜即将结束时);向左右道:“色两目”旋即“问安”礼拜完毕。整个站、跪、坐、叩首、鞠躬等一套动作都有相应的规定,礼拜者必须按要求来完成。一般来讲,妇女不能与男子一起做礼拜。在一些国家,妇女们在清真寺中特别划出的地方做礼拜;但在多数阿拉伯国家里,根据传统妇女不能参加公共礼拜活动,她们只能在家里祈祷。

礼拜从类别上划分,又可分为五番礼、聚礼、会礼、其它礼拜等四种。五番礼,又叫“五时礼”,指一日五个时辰的礼拜,即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为什么要一日五拜呢?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相传大天使迦百勒向先知穆罕默德传达真主的启示时,为了示范当着穆罕默德的面进行礼拜,曾一天下凡五次。因此,穆斯林们相沿成习,一天五次礼拜。在时间上,晨礼一般是指破晓之后,晌礼是过了中午时分,晡礼是日偏西后,昏礼指黄昏,宵礼则在夜晚。礼拜是根据日出和日落的时间而定的,由于时差的原因每个国家的确切礼拜时间都可能是不同的。在一些大国里,甚至每个城镇的礼拜时间都是不一致的。在阿拉伯国家的报纸上每天都登载着主要城市的礼拜时间表。对于五时礼的拜数,各国也不尽相同。聚礼又叫“主麻礼”或“礼主麻”,是指每星期五的礼拜(穆斯林的礼拜日是星期五)。星期五聚礼的时间一般与每日晌礼的时间相同,所以聚礼后可不行晌礼。聚礼的拜数众说纷纷,并无定论。相传,真主创造万物时经历七天,“七日一拜,以为天地之数”,所以定星期五为聚礼日,每隔七天进行一次聚礼,以感念真主。会礼则专指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两次礼拜。开斋节和古尔邦节都是伊斯兰教的“最贵之日”。会礼通常在清真寺内进行,由伊玛目带领做盛大的集体礼拜。会礼的时间为每年伊斯兰历10月1日(开斋节)和12月10日(古尔邦节),拜数有定制,即各为二拜。除五时礼、聚礼和会礼外,伊斯兰教还有一些其它的礼拜,如圣行拜、五时礼前后的礼拜、自愿礼拜等等。特殊情况下(如旅行者、病人)的礼拜,伊斯兰教也都有相应的规定:病人可以在床上坐着或躺着礼拜,旅行者可以在野外、乘骑上礼拜等。还有根据情况适当缩短拜数,叫做“短作”;礼拜者如果误时,可以进行“赶拜”;妇女月经、生孩子或者病人可以不按规定的时间礼拜,但过后要“补拜”;礼错拜也要进行“补拜”。对“赶拜”和“补拜”,伊斯兰教都有明确规定。

如果在礼拜过程中出现下列事项,就算坏拜,如拜中说话、拜中大笑、拜中吹物、拜中大哭、拜中故意咳嗽、拜中接连移动三次、拜中睡觉、拜中发疯、拜中露羞体(男从肚脐至膝盖,女从头到脚)。补救“坏拜”的唯一办法就是重新礼拜。另外,在礼拜的过程中,严禁口中含物、左顾右盼、头顶上有形象或面对形象物礼拜、打哈欠不闭嘴、摆弄物件、掀撩衣服、挽袖子、束腰等等。

卡特总统瞬间的困惑

美国前总统卡特对阿拉伯国家穆斯林的拜功有着深刻的印象。1978年1月,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访问沙特阿拉伯,这是沙特阿拉伯王室主持的一次举世瞩目的外事活动。临近中午时分,卡特总统的座机缓缓地降落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机场,这时,为欢迎他抵达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突然,高音喇叭里传来了召唤穆斯林做礼拜的“叫拜”声,刹那间喧嚣而繁忙的机场一片肃静。飞机停止轰鸣,军乐队全体放下乐器,人们一片片跪倒在停机坪上,脸冲着同一个方向。晌礼开始,世俗的一切都停止了!对于穆斯林来说此时此刻天地间只有一个主宰——真主,任何一个伟大的凡人瞬间都变得那么微不足道。可敬的政治巨人卡特先生被晾在一边,他脸上常挂着的那种傲慢的美利坚式的微笑荡然无存,真主的神力轻而易举地扫去凡人的狂傲。慢慢地,“卡特的神情由困惑变为崇敬”,他那微微翕动的嘴唇似乎也在向真主诉说着他的仰慕之情。对于那些缺乏伊斯兰教知识而又好奇的美国新闻记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绝妙时刻。第二天,美国报纸纷纷刊登出这样一幅照片:卡特总统及其随行人员,在利雅得机场上尴尬地面对着前来欢迎的人群和军乐队,而这些欢迎他的人群全都匍匐在地,脸都朝着天房的方向向真主祈祷。

“天课”

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缴纳“天课”。关于“天课”的规定来源于《古兰经》,目的是避免社会两极分化:一些人忍饥挨饿,另一些人却富足宽裕。《圣训》中甚至规定穆斯林缴纳“天课”的具体细节,例如,每个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收入不超过五盎司白银,庄稼人收入不过五担椰枣和谷物不需纳税;拥有骆驼五头以下的人不纳税;拥有二十五头到三十头骆驼的人必须捐献一头雌性小骆驼;发现埋葬的财宝的人,应捐献其中五分之一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做法是缴纳个人一年节余的2.5%,在开斋节——结束每年斋月的节日——每一个有钱人还要缴纳相当于一人一天伙食费的税,使穷人也有饭吃。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现代阿拉伯国家,穆斯林的“天课”早已不再由国家来征收,政府也不规定税率,只提倡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愿去帮助不幸者。尽管“天课”制事实上已不存在,但它所倡导的穆斯林扶危救寡、乐善好施的精神却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世界穆斯林中一代代传承下来。

伊斯兰教学者们认为,“天课”制度对伊斯兰教社会的团结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一千多年前的阿拉伯帝国时期,还是在今日的伊斯兰世界,“天课”制度赋予每一个富有的穆斯林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即尽己所能去扶助下层贫困的弟兄。也就是说,穆斯林的财富不能完全用来谋求自身舒适生活及奢侈享受,拥有财富的人有责任援助那些应该得到援助的人:穷妇、孤儿、贫病无靠者、虽有谋生能力但缺乏适当就业机会的人,以及虽有良好天赋但因贫穷失学而未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人。富有的穆斯林,如果不承认自己有责任去援助上述需要援助的人,会被视为败类;只求自己金银满箱而不顾无数人饿死或者受失业之苦会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残忍。

金钱是何物?

《古兰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先知穆萨(先知穆罕默德之前的先知之一)有一个近亲叫戈伦。他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只想着发财致富,他自己披金饰银,得意忘形,而不顾其他人饥饿挣扎、衣不蔽体。人们纷纷规劝他改邪归正,忠告他不要被钱财迷了心窍。人们劝他说:“我们不愿意你放弃活在世上的责任。我们并不是不愿让你享受尘世的欢乐,你仍然可以保留你的财产,取你所需,合法享受,但你不能忽视穷困的人,不要忘记那些需求你帮助的人。你要像真主善待你那样善待他们。你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已得的恩惠,锦上添花,增加自己的财富。”“金钱不过是瞬息即逝的影子,暂时寄存的货物,因此你不会因它的到来而快活,不要受它的欺骗,也不要将它作为实现你在人世间目的的手段或通向未来的道路。我们现在担心真主要夺去你的金钱,或者最后不许你去他的乐园。”但是戈伦已经完全沉湎在增加金钱和聚敛财富的奢望之中,富有使他愈发高傲,忠告他是听不进去的。他认为自己是合理合法的,那些干涉他私事的人是多管闲事。他说:“我不需要你们的忠告,我比你们都正确,我见多识广。得到这么多的钱,我心安理得,受之无愧。你们还是收起你们所谓的忠告吧,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而我的处境比你们的好得多。”戈伦还骑着饰金装银的高头大马,穿着华丽的衣裳,周围簇拥着仆人,趾高气扬地羞辱那些忠告他的人。显然,忠告对于戈伦已不起作用,苦难悲惨的景象不能引起他的同情,连亲缘关系都不能使他产生恻隐之心。于是,先知穆萨严厉地指责他,明确告诉他,他的钱里有乞丐和可怜人的权利,并要他布施金钱,向穷人行善。但是戈伦根本听不进先知穆萨的警告。先知穆萨终于失望了,他向真主祈求惩戒戈伦,以使人们摆脱他的诱惑和煽动。真主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大地下陷,房屋倒塌,在真主面前,没有人帮助戈伦。大地吞噬了戈伦及其钱财、房屋,那些追随他的不争气的人也都随之陷入地下。

乐善好施

大道上有一位孤独的老人,他步履蹒跚,踽踽独行。风吹起他褴褛的衣衫,佝偻的背影透着无限的愁苦。他默默地走着,似乎要走到天的尽头。忽然,身后汽车声戛然而止,一位富人从豪华的奔驰轿车上走下来。老人回过头……一双闪着眩目钻石光泽的手中捧着一沓厚厚的钱,没有施舍者的傲慢,没有受舍者的卑怯,一声“愿真主保佑”,他们又各自登程。这仅仅是穆斯林乐善好施行为的一个小小镜头。

在一年一度的伊斯兰教斋月里,埃及首都开罗的富人们纷纷解囊,各自视自己的财力,“力所能及”地向穷人布施。有的在广场上大摆宴席,通宵达旦以斋饭招待穷人和路人;有的饭馆老板将店门大开或干脆将餐桌摆到门外,免费接待前来吃饭的人;一些小本经营的摊贩也要“硬撑着门面”潇洒一回,或摆上一桌斋饭,或向社会慈善基金捐一笔款子。

这决不是在讲故事。在阿拉伯国家这样的事实在太多太多。的确,乐善好施是伊斯兰教和真主赋予穆斯林的美德。《古兰经》明确告诫世人,现世的财富只是瞬间的,富裕者有义务对寡妇、路人、孤儿和穷人行善、施舍,将自己的财富与不幸的人分享。

斋戒

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每年的“拉马丹月”(伊斯兰历九月)要封斋一个月。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凡是身体无病、理智清醒的成年穆斯林,都应该在伊历九月封斋;病人、旅行者、妇女来月经或坐月子不应封斋,但在以后情况允许时要补斋;七岁以下的儿童不封斋,七岁至十岁可视情况而定(十岁以上即算成年);年老体弱,孕妇或哺乳婴儿的母亲,根据具体情况可斋戒也可不斋戒。在斋月内,把斋的穆斯林从每天凌晨破晓到黄昏日落,都要戒除一切饮食,并禁止吸烟和同房,只能一心想真主和“后世”。

伊斯兰教之所以有斋戒的规定,主要是为了“充分表达穆斯林对真主的信仰和敬畏”。封斋期间穆斯林要时时刻刻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而克制的力量并非来自外界的制约,主要来自内心真挚的信念。穆斯林以这种方式表明真主的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一年一度的斋月中,穆斯林们严格自律地生活,不仅锻炼意志,也培养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人们还注意到,封斋还体现了真主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因为穆斯林不论身份地位如何和财富多寡,都必须在同一个月里斋戒,同样接受真主的考验。同时,通过斋戒——这种人为的饥渴——使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够亲身体验到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使饱汉体会到饥民的痛苦,使富人认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饥民,从而使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复苏,使所有的穆斯林都像兄弟般亲近。

除了在斋月里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都必须遵循的“天命斋戒”外,伊斯兰教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斋戒:如自愿的斋戒,包括斋戒人在自愿选择的日子里斋戒、食品不足或单身汉抑制欲望的斋戒以及在伊斯兰历一月和十二月的前十天里的斋戒;在误杀人或后悔失言后欲赎罪的斋戒及许愿的斋戒等等。与此同时,伊斯兰教还有一些禁止或限制斋戒的规定:在伊斯兰教的节日如开斋节、宰牲节和主麻日等,穆斯林不能封斋,违者应受惩罚;已婚妇女没有征得丈夫同意禁止斋戒;穆斯林在“拉马丹月”以外的时间长期斋戒,以及在旅途中斋戒也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样做将造成体质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并使人懒惰。

有许多因素可以构成斋戒人的“破斋”。首先是胃的因素。凡是吃喝到胃里的东西,包括食品和饮料,都是破坏斋戒的,但用以治疗伤口的膏药水、眼药水、滴耳水及头油、染指甲油等不在此列。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如果目的不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是为了滋补、壮阳、麻醉和镇静等也都算破斋。灌肠不算破斋,因为水分没有进到胃部。过分漱口、灌水洗鼻子、嚼口香糖、抽烟等都被禁止。做饭的人和买食品原料的人可以闻其香、品其鲜,但不许下咽。其次是精神的因素。理智不清醒或有精神病的人不能斋戒。斋戒的人白天昏迷一天即为破斋,但整天睡觉,理智是清醒的,则不算破斋。断断续续的昏迷,处于病态的人等,可以不斋戒。第三,血的因素。妇女在月经期间或产期,不能封斋。鼻子出血、伤口出血或治病出血等,不算破斋。第四,性的因素。在斋戒期间,房事和遗精都算破斋,但梦遗不算破斋。因房事而破斋的要进行赎罪。赎罪方式可三中选一:释放奴隶一名;连续斋戒两个月;接济60个穷人。

斋月与暴食

把斋的现象在阿拉伯国家是非常普遍的。许多人平时可能很少去清真寺做礼拜,但斋是一定要按规矩封的。当然,正如穆斯林学者所说,伊斯兰教并不是苦行主义的宗教,《古兰经》鼓励人们充分享受真主赐予人类的各种幸福,因此斋戒并不是为了折磨人。实际上,每年的斋月是阿拉伯国家最热闹的时候。每当夜晚来临时,大街小巷华灯齐放,人们聚集在咖啡馆、俱乐部谈天说笑,而青年人则喜欢在露天广场或影剧院欢度良宵。按照阿拉伯人的古老习俗,在斋月里各地还要举行《古兰经》诵读比赛或诗歌朗诵会,电视台播放“拉马丹”晚会,到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斋月结束时,穆斯林要隆重庆祝开斋节,在此期间穆斯林要向穷人施舍“开斋捐”,施舍的对象不应当是由自己赡养的亲属和朋友,施舍物可以是粮食和食品,也可以是现金,没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可以不施舍。

在阿拉伯国家的斋月里,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食物和饮料,据说每个家庭一年平均开支的三分之一要花销在斋月里,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吃和娱乐。我曾经在阿拉伯最大城市开罗经历过斋月。每当黄昏来临、日头即将西沉之时,各重要机关门前站了一天岗的军警一个个将背靠在墙上勉强猫腰站着,面前摆着一杯杯矿泉水,等待着开斋时刻的到来。马路上的汽车一辆比一辆开得快,汽车嗽叭声此起彼伏,一整天水米未进的人们都在急匆匆地往家中赶。在闹市区,商店的店主们在店门口铺开塑料布,塑料布上摆满丰盛的食物,店员们围成一个圈准备吃开斋饭。突然,开斋炮声轰隆隆响起,开斋的时刻到了,喧嚣的城市一下子安静下来,平时到处塞车的主要街道上空荡荡的,近半个小时内竟看不到一辆汽车的影子。约一个小时后,整个城市又恢复了平时的喧闹,商业区人头攒动,到处是开斋饭后携家带口上街购物的人们。

根据传统,阿拉伯穆斯林斋月的晚餐总是从椰枣开始的。穆斯林们在封斋一天后,一般都不马上暴饮暴食,而是用椰枣或其它甜食先垫垫肚子。因为糖分最容易被吸收,它可以使休息一整天的肠胃徐徐进入工作状态,使缺糖的肝脏和血液得到一定的补充,并可预防因缺糖而产生的虚脱、周身无力、目光呆滞、思维迟钝等症状。但有趣的是,现在每年的斋月往往成为一些人大吃大喝的季节。由于饮食方法不当,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医院里每到斋月都会热闹非常,挤满因暴饮暴食而致病的患者。每年1月10日伊斯兰教一年一度的斋月一开始,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医院就像往年一样开始忙碌起来。沙特阿拉伯的医生抱怨说,许多白天禁食的人一到晚上就“大开吃戒”,吃油腻的食物,而且吃得又多,结果不少人不但没有因斋戒而消瘦,反而变得更加臃肿。

走近真主——朝觐

《古兰经》要求那些有财力的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到麦加(包括麦地那)朝圣一次。什叶派除麦加外还要到阿里和侯赛因牺牲地,即伊拉克境内的库法和卡尔巴拉城。朝觐有两种,即大朝和小朝。大朝只能在伊斯兰历12月进行,小朝则可以在朝觐月外的任何时间单独进行。大朝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每年约有一二百万人去麦加朝圣。朝觐按特定的规则进行:在朝觐者踏上这块神圣土地之前,必须穿上特制的朝服,即白布无缝披肩长袍,脚穿拖鞋,周身要做到“大净”(洗全身),抹上香水和染上指甲;朝觐要进行7天,即从伊历12月7日一直到12月13日止,并要进行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宗教仪式;在离开麦加之后,还要到麦地那去谒先知穆罕默德的圣陵。

千百年来,穆斯林一年一度赴阿拉伯半岛麦加和麦地那的朝觐,年复一年从未中断过。翻开世界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早在中世纪时,北非马里帝国的朝觐者就曾沿着撒哈拉沙漠里的大篷车轮辙,长途跋涉于浩瀚的大漠之中,狂风和黄沙、饥渴和死亡威胁着他们,他们要在茫茫的沙漠之中辗转数年才能到达和渡过红海,踏上心中的圣土。他们在途中餐风饮露、备尝辛苦,还要随时准备与劫匪展开殊死博斗,不少人壮志未酬,死于去朝觐的途中。有些人甚至在出发时就知道他们将一去不会复返,但对真主的敬仰使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朝觐之路。在埃及的每个村庄,都专门有一两幢房子的墙上画有图画,上面画着骆驼、牛车和舟楫,它告诉人们去圣城朝觐的路线和方式。这一切虽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穆斯林为了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意志和信念,常常使人掩卷长思,浮想联翩。

朝觐仪式

伊斯兰教规定,在朝觐之前,穆斯林首先要进行朝觐的第一项功课:受戒。受戒是朝觐者表示对真主虔诚和敬畏的一种宗教仪式,受戒者必须脱下便服,沐浴净身后再穿上戒衣。戒衣是两块没有缝制过的白布,一块搭在肩上,用于遮蔽上身;一块围在腰间,用来遮蔽下体。男子要裸露右臂,光头赤足。受戒者不得在戒衣和身上喷洒香水,最后要礼两拜,表示已开始受戒。在此期间,对朝觐者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准剪指甲、不准杀牲、不准与人争吵、不准男女同房等。所能做的就是诵读《古兰经》,并在“真主啊,我们来朝觐了,赞美归于你……”的赞美声中,走向真主。

来麦加的朝觐者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履行完规定的宗教仪式。

第一天,巡礼,即绕着“天房”行走七圈,是朝觐的主要仪式之一,有如向真主报到。朝觐者汇集成一股股人流,涌进麦加大清真寺,清真寺分上下两层,殿高24米,中间有一个极大的广场,广场中央是巍峨的“克尔白”圣殿,即人们所说的天房。天房的殿基是大理石平台,殿墙四角按所对方向,分别定名为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东南方向的“黑石角”。一块1.5米高、0.3米宽的黑石,镶着银框,嵌在墙壁上。天房圣殿四周平时用黑色锦缎制作的幔帐遮罩,庄严肃穆。殿内三根大柱昂然挺立,一盏盏金银吊灯光彩辉煌。朝圣者进入广场中央后,就按序进入天房周围的环形平道,准备巡礼。巡礼的方法是颇为讲究的:首先朝觐者从天房东南角的黑石开始绕行,沿着与天房平行的方向行走。前三圈行走速度快一些,后四圈放慢。每绕行一圈经过黑石,要亲吻或抚摸黑石,以示敬意。在环绕天房时,穆斯林可诵读《古兰经》经文,也可为自己的亲属朋友默诵祈祷之词。人们感念着真主,希望得到真主的祝福。之后,朝圣者们来到一间圆顶的六面体小阁子建筑中,向“易卜拉欣立足地”的一块方形踏脚石进行礼拜。接着,朝圣者们开始在萨法山和麦瓦尔山之间的“跑道”上来回奔跑七趟并饮“渗渗泉”水,以表示参拜当年哈哲尔奔波过的圣土。

第二天,朝觐者结队涌向麦加城东南十五公里的米纳山谷,在这里举行露营活动,在此期间各种各样的帐篷林立,遮天蔽日,蔚为壮观。是夜,朝觐者全数在帐篷中过夜。

第三天即12月9日是最为隆重的日子。早晨起来,朝觐的人群纷纷涌向麦加东南二十公里远的阿拉法特山,在山下恭恭敬敬地站立,心中默念真主。接近中午时分,麦加伊斯兰大教长骑马登山,向朝觐者作布道演说。这被称为“站山大典”(即“站阿拉法特山大典”)。夜幕降临后,朝觐者们在礼炮轰鸣、火花灿烂之中,奔向阿拉法特山北面的穆兹达利法山,并在该山脚下安顿露宿。

第四天,朝觐大军在做完晨礼后,即在地上拣上49颗石子,然后北向返回米纳。在这里,人们先向一根象征魔鬼的石柱投掷七粒石头,口中念真主伟大若干遍;接下来,以真主的名义,宰杀打上标记的羊,宰牲献祭,并将羊肉分给穷人;再下来就是开戒了,即在这里理发、剪指甲和换上便服。在做完这些功课后,朝觐者们要在黄昏到来之前,前往天房进行第二次巡游,巡游程序与第一天相同。

第五天,朝觐者第二次来到米纳射石打魔鬼,所不同的是这次要向三根石柱分别投掷七颗石头。

第六天,朝觐者第三次去米纳打鬼,与前一天相同,也是向三根石柱各扔出七颗石子。

第七天,朝觐者再一次去天房巡游,是为“辞朝”,意味着朝觐麦加的功课完毕。

伊斯兰教的朝觐是极其艰苦的,特别是在过去,圣地麦加气候炎热,朝觐时期这里常常热似火盆,朝觐者来回奔波,身体劳顿,加上露宿山野,更是辛苦。但虔诚的穆斯林都认为这是他们一生中渴望实现的最崇高理想,有的人甚至由于旅途劳累或生病、饥饿而死于途中,但也绝不后悔。

荒漠甘泉

朝觐期间,每位穆斯林都会经历一道程序,即畅饮“渗渗泉”水,这是朝觐期间人们最感惬意的事情之一。

相传易卜拉欣在妻子莎莱的逼迫下,送哈哲尔和易司马仪母子来到麦加。易卜拉欣把哈哲尔和婴儿易司马仪安置在一个草棚里,放下一些饮食,便转回耶路撒冷去了。哈哲尔见易卜拉欣要走时曾拉住他的衣服,一边流泪,一边乞求他。但易卜拉欣说这是真主的意志,哈哲尔就顺从了。易卜拉欣忧心忡忡地离开母子俩。麦加天气炎热,易卜拉欣走后没多久,哈哲尔母子的干粮和饮用水就全用光了。哈哲尔饿得肚子咕咕乱叫,渴得嘴唇都干裂了。孩子由于饥渴大声啼哭。哈哲尔把孩子放在地上,自己去找水源。她一边走一边听着孩子的哭声,心如刀割。在当头烈日下,哈哲尔在萨法山和麦瓦尔山之间灼热的沙土中来回奔跑,找遍每一个地方,往返达七趟之多,仍未找到滴水的踪迹。孩子喉咙干渴得已哭不出声来,饿得四肢无力,奄奄一息。母亲看着孩子就要断气,而自己却毫无办法解救。孩子慢慢地用双脚蹬着身下的土地,蹬啊蹬,突然他的脚下流出了水!石头里流出了清泉!母亲看到了真主对她们母子的关怀,她不顾一切地跑到孩子身边,急忙给他喂水,孩子慢慢有了精神,已经没有生命危险。只有在这时,母亲才顾上自己喝水,她喝足了水。母亲怕清水流失,就用双手拢沙,围成一个水塘,后人再深掘下去,发现一个用之不竭的地下泉,这就是著名的“渗渗泉”。

“渗渗泉”泉水从那时起到今天一直流淌不止。朝觐者们每年到圣地朝觐,在巡礼“克尔白”之后,均必须到两座名为萨法和麦瓦尔的小山之间来回奔跑七趟。“疾行仪式”完毕后,朝觐者在精疲力竭之余,痛饮“渗渗泉”泉水,顿感清凉甘甜,沁人心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