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言偃“子游氏之儒”的基本思想

言偃“子游氏之儒”的基本思想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言子一生讲学传道三十余年,但也像孔子一样“述而不作”,关于他的言行及其“子游氏之儒”的记载,散见于《论语》、《礼记》、《史记》、《孔子家语》中,在《荀子》、《韩非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书中也略有一些。“礼”是上古周朝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关系的道德规范、典章制度。言子机警地发现惠子之兄文子不怀好意,企图违背礼制,趁机废除惠子长子虎的继承权,立惠子的庶子继承家业。

言子一生讲学传道三十余年,但也像孔子一样“述而不作”,关于他的言行及其“子游氏之儒”的记载,散见于《论语》、《礼记》、《史记》、《孔子家语》中,在《荀子》、《韩非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书中也略有一些。通过对这些记载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其基本思想大致有以下5点。

“礼”是上古周朝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关系的道德规范、典章制度。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周室式微,孔子为了恢复周室的权威,竭力提倡礼治,提出必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1),认为“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孔子也极为重视“乐”,认为“审乐以知政……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礼记·乐记》)(2)。言子对礼的学习极富钻研精神,在“公仪仲子之丧”时,在孔子参加鲁国“蜡宾”时,在曾子向孔子问礼时,在“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时,在卫国参加司徒敬之葬礼时,在鲁国参加鲁昭公夫人葬礼时等不同事情中,他曾一次又一次地向孔子问礼。他对孔子的礼学理解得极为精深透彻,对礼的专精程度,比曾子、子夏等都高,被孔子列为“文学”科第一。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认为,“文学”即“孔子言诗书礼乐文章”(3),以至连曾子也承认自己不如言子,说:“我过矣!我过矣!夫夫(指言子)是也!”(《礼记·檀弓上》)(4)正因为言子以知礼名世,所以当时许多人在搞不清有些礼乐典章制度时,总是前来向言子请教,言子在许多场合也纠正了一些人在礼仪上的不当之处。直到宋代,名儒魏了翁在为常熟县令王爚作《重建学宫记》时,还钦佩地说:“时人以典礼质问者,十有四皆以游一言为可否,三代典章之遗,赖之有以存焉。”(5)

言子对礼仪制度的传承没有仅仅停留在迎往送来、丧葬祭祀上,他更是将其运用到了治世治国中去。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卫灵公的孙子司寇惠子与言子交往甚密,他去世后,言子来到惠子灵堂吊唁。言子机警地发现惠子之兄文子不怀好意,企图违背礼制,趁机废除惠子长子虎的继承权,立惠子的庶子继承家业。于是,他就根据礼仪“为之麻衰、牡麻絰”,重服吊丧,又站立到家臣的位置上,以极隆重的礼仪进行祭吊。并且,一再对文子强调“礼也!”使文子无法自安,认识到自己违背礼制立庶废嫡是不可行的,只得请出惠子的长子虎“南面而立”为祭主,恢复了虎的继承权,从而使卫国避免了一场废嫡立庶的祸乱。(6)

《论语·阳货篇》记载,言子在跟从孔子游历诸侯国返回鲁国后,被任命为武城宰,这为他实践礼乐治国思想提供了一个极好平台。在治理武城中,他注重礼乐教化,使民风大变,境内弦歌之声飘扬,百姓安居乐业。年迈的孔子听说后,不顾体弱多病,不畏沂蒙山区长途跋涉的辛劳,特地亲往观看。孔子到武城后,“闻弦歌之声”,就笑着对言子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武城这么一个小地方,用得着推行礼乐之教吗?言子回答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听后深为赞赏,对其他弟子夸奖言子说:“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7)言子用礼乐之教治理武城所取得的出色业绩,获得亲眼目睹的孔子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有力地证明,言子确是孔子礼学思想当之无愧的正宗传人。

“大同”是儒家向往和宣扬的理想社会,“小康”是比“大同”理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都是在《礼记·礼运》中提出来的。而《礼记·礼运》著名学者郭沫若认为:“毫无疑问,是子游氏之儒的主要经典”(《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评》)是言子或他的弟子假托与孔子的对话,来阐发“大同”、“小康”之说。清末康有为更是明确提出:“著《礼运》者,子游。”(《康南海先生口说·礼运》)他们的论断,也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因此,我们从《礼运》言子与孔子关于“大同”、“小康”的问答中,可以清楚地窥见言子“子游氏之儒”的“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8)然而,孔子和言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三代圣王之治已经过去,孔子和言子都“未之逮”(没有赶上)。在“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情况下,要想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已不可能,因此,在言子与孔子的问答中,又提出了要通过“礼”的约束,来达到比“大同”较低一点的“小康”理想境界,即:“大人世及以为礼,城廊沟地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过,未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9)“大同”、“小康”思想,对后世的思想家、改革家具有长远的启发,直到近代,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大同”、“小康”思想的影响。

“孝”是中国古代为人立身处世极其重要的一个道德标准,素有“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之说,特别是儒家思想,主张人慎终追远,以孝立身,以孝齐家,以孝治国平天下。在《论语·为政》中,有四个弟子记述了当年孔子对他们问孝的回答:“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0)很显然,在四个弟子记述的当年孔子对“孝”的回答中,言子所记述的是最为精辟的,这一记述既是孔子回答的记录,也是言子对“孝”的深刻见解的表述,表明其对怎样才算孝的理解已超越其他人。当时一般人认为,能以饮食供养父母就是孝,而言子所记述的孔子的话则深刻地阐明:对犬马人也供养饮食,因此,如果对父母不敬,而仅仅是供养饮食,那就与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对父母真正的孝,必须以敬为先。这一“孝”必“敬”思想将孝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孔子去世后,同被列为“孔门十哲”、名列“文学”科第一、第二的言子和子夏,都致力于收授门徒,培育人才。然而两个人的教育方法却并不相同。言子看到子夏花了很大精力教门人弟子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等小的礼仪,“特恐子夏之泥于器艺而忽于大道”(钱穆“按语”)(11),便对子夏提出批评说:“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12)尽管根据子夏的辩解来看,言子对子夏的教育方法有一些误解的地方,但从中也清楚地反映出了言子认为培育人才不仅要注重小节,而更要注重根本的教育思想。对于如何识别、选拔、任用人才,言子也有极为可贵的见解和做法。澹台灭明,字子羽,小孔子39岁,“欲事孔子”,但是孔子因其“状貌甚恶”,不大喜欢,便找了个借口,使之“既已受业,退而修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13)。但是,言子在任武城宰时却并没有因此嫌弃他,而是予以重用。结果,澹台灭明在帮助言子治理武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澹台灭明“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名施乎诸侯”(14)。孔子到武城去看言子时,曾问他:“汝得人焉尔乎?”言子直言不讳地回答孔子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15)言子说澹台灭明走路不抄小道,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房间来,是说澹台灭明品行端正,从不对上司溜须拍马,是一个道德高尚、正直无私的人。孔子对言子用人贵德的观点和做法深为赞叹,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16)无怪乎朱熹也要说:“持身以灭明为法然,则无苟贱之羞,取人以子游为法,则无邪媚之误。”(《四书集注》)

言子处理问题深思熟虑,谨慎稳重,说话做事体现出一种有节制的适可而止思想。当时的社会风气,丧礼往往办得非常铺张、隆重,言子就提出:“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篇》)(17)认为办丧事只要诚心地表达哀痛就行了,不必过分铺张。又如在《论语·里仁篇》末尾,有言子曾说过的一句名言:“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8)意思是说,君王有了不对,劝谏他要有节制,如果劝谏次数过多,就会遭君王的憎恶,反受其辱;朋友如果有了不对,你劝说的次数过多了,他不听你的,朋友关系就疏远了。此话至今仍具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