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古名刹毗卢寺

千古名刹毗卢寺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石家庄市区的西北部,有一个古老的村庄,这个村虽然不大,但却十分令人神往。这个村庄就是石家庄市新华区杜北乡的上京村,这座千年古刹就是以壁画而闻名中外的毗卢寺。毗卢寺,紧邻石津灌渠和石闫公路。因为主殿供奉的是佛教的本尊主佛毗卢遮那,故该寺称为毗卢寺。水利部门最终选择了前者,那就是毗卢寺有碍于施工的建筑将被统统予以拆除。在这个紧要关头,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制止了施工人员。







精美壁画真的出自唐伯虎之手吗?古寺经历了哪些命运坎坷?古朴村风民俗如何得以传承?


石家庄市区的西北部,有一个古老的村庄,这个村虽然不大,但却十分令人神往。之所以说它令人神往,是因为这个村村东有一座神秘的千年古刹,古刹里有精美绝伦的明代壁画。这个村庄就是石家庄市新华区杜北乡的上京村,这座千年古刹就是以壁画而闻名中外的毗卢寺。


出神入画何人绘


毗卢寺,紧邻石津灌渠和石闫公路。原来规模宏大,建筑也比较多。种种原因,现在毗卢寺存留下来的只有前殿释迦殿和主殿毗卢殿。因为主殿供奉的是佛教的本尊主佛毗卢遮那,故该寺称为毗卢寺。光绪元年的《正定县志》记述了关于毗卢寺建造的确切时间:“毗卢寺,在城西,唐天宝年间(742—755)建。”这个“城西”指的就是正定府城西。

⊙ 毗卢寺

毗卢寺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与甘肃敦煌、北京法海寺和山西永乐宫壁画并称中国“四大壁画”。主殿毗卢殿四壁的壁画最为精彩,殿内存有明代重彩壁画120平方米,上下分三排,绘有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忠臣良将等儒、释、道三教各种神像人物五百多位,形成了三教合流的壁画艺术特点。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三五人独立成组,有主有从,神态各异、生动逼真,似有灵魂生命,呼之欲出。画面人物大面积使用了沥粉贴金技法,把武将的盔甲、菩萨神女的头饰凸显了出来,立体感极强,同时也使画面更具富丽堂皇、金光闪闪的艺术美感。壁画在层与层、组与组之间,用祥云相隔。整体画面布局巧妙自然,组合井然有序,既壮美辉煌,又细致入微。

精美绝伦的壁画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神奇的壁画背后,还隐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十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毗卢寺博物院副院长表金振正在值班。突然毗卢殿的警铃响了,是大殿着火了,还是有小偷闯进来了呢?表院长拿着手电在大殿里转了一圈,却没有任何发现。但他隐隐约约感到画墙里面,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他。难道这壁画里的人物活了?表院长顿时觉得后背发凉。

他打着手电,抬头定睛一瞧,看清楚了这位的面目,原来盯着他的是壁画中的广目天王。表院长站在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发现广目天王圆睁的双眼会随人而动,无论你在什么方位他都在直视着你。这一发现无疑让壁画又多了一份神秘色彩。

精美绝伦的毗卢寺壁画吸引了海内外壁画爱好者、专家学者的慕名观摩,他们对鬼斧神工的壁画瑰宝给予极高的评价。这些异常精美的壁画到底出自何人之手呢?

⊙ 毗卢寺壁画局部

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进京赶考时曾路过上京村,期间就住在毗卢寺,这些壁画是他亲自画的,果真如此吗?

说起唐伯虎,大家并不陌生,而“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唐伯虎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故名唐寅。他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十六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解元。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却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受到牵连。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由此看来,唐伯虎进京赶考是确有其事,但他是不是路过上京村并住在毗卢寺,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些壁画,绝对不是唐伯虎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拿其中的玉皇大帝像来说吧,内行人只要把它与唐寅传世作品的画风对比,就知道不相似。所以这种说法是不足信的。

明嘉靖十四年《重修毗卢寺碑记》中有清晰记载,毗卢殿的画匠有:王淮、张保、何安、宋太等。这几位画匠的功力很高,在当时绝对是一流的。


历经百难千劫


毗卢寺建造完成后,历经朝代变迁,遭受过多次劫难后还能保留至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石家庄解放后,按常理毗卢寺该过几天安稳日子了,可在1948年土改时,它又经历了一场劫难。

1948年,上京村进行土改,毗卢寺寺里的财物和五百多亩耕地全部平分给了村里贫下中农。让土改小组想不到的是,尝到甜头的部分村民强烈要求,把毗卢寺所存的殿堂全部拆除,把木料、砖、瓦也分给他们。

面对上京村村民的强烈要求,当时领导这次土改工作的第五区总负责人王朝闻先生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呼号,并给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建议,要求政府加强对毗卢寺的文物保护工作。与此同时,土改队员洪波苦口婆心地说服劝导村民,告诉他们毗卢寺的壁画是国宝,其文物价值所在。在这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毗卢寺才得以保存下来。

王朝闻是我国当代颇有盛名的美学家,曾任中华全国美学会会长,全国美协副主席等职。而洪波曾经担任过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版画系副教授,当时他是华北联大美术系秘书,被组织分派到上京村参加土改工作。也许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们,不过历史不会忘记这些有识之士,没有他们,上京村现在就没有毗卢寺,而我们想要再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壁画更是无从谈起。

现在去毗卢寺,会发现它的山门竟然在寺院的东南角,而不是按一般规制在它的正南方。

原来,现有的这个山门不是毗卢寺原有的山门,而是20世纪80年代重建的。原先的山门比这个大,而且塑有四大天王,也叫四大天王殿,位置就在释迦殿的正南方向。那么,毗卢寺原来的山门究竟到哪里去了呢?这事儿还要从毗卢寺外紧邻的石津灌渠说起。

石津灌渠的前身是石津运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井陉的煤和冀中平原的粮棉资源,试图开挖一条从石家庄到天津的运河,将物资从天津港口运回日本。结果运河只开挖到现在的衡水市枣强小范村,日本就投降了,上游只留下从滹沱河到石家庄的输水渠。因为河面比较窄,所以此后一直到解放后的几年里,毗卢寺的山门并没有遭到破坏。当时它的山门前还留有一条小道。

1959年春天,随着石津灌渠灌溉面积不断增加,水利部门开始加宽石津灌渠。而上京村的这一段却因为毗卢寺的存在而无法顺利加宽。

是拆除毗卢寺的部分建筑,保证水利建设,还是退一步,保护国家文物?这成了摆在水利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水利部门最终选择了前者,那就是毗卢寺有碍于施工的建筑将被统统予以拆除。千年古刹,这一下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接下来施工人员私自拆除了毗卢寺的四大天王殿、西便门,之后竟然还要拆除释迦殿。在这个紧要关头,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制止了施工人员。但这时,释迦殿的屋顶和前抱厦已经被毁坏,所幸的是殿内的一部分壁画还得以保留。

在释迦殿西墙的壁画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有两处不到一平方米的缺损。这就是施工时有些民工住在释迦殿,为了通风,他们在释迦殿西墙的壁画上挖了两个窟窿当窗户。

⊙ 王朝闻先生(左)洪波先生(右)

从此,毗卢寺的山门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之后复建的山门由于河渠的存在无法正对大殿,门开在东南一隅。不过幸运的是,毗卢寺的主殿毗卢殿并没有遭到破坏,壁画也因此得以保留下来。


寺与村的考证


毗卢寺是千年古刹,而作为其所在地,古老的上京村历史也很悠久,村里的老人说,旧时有规模的寺庙都是先有村,后建寺庙,那么到底是先有的毗卢寺后有的上京村,还是先有的上京村而后有的毗卢寺呢?

在上京村的老一辈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远古时代,上京村有一个大财主,膝下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财主家里家大业大,骡马成群,佣人无数,家里也不知道有多少倾耕地,财主一家享尽了荣华富贵、天伦之乐。

然而谁也想不到,从某一天开始,这欢欢喜喜的一家人却最终家破人亡。仅仅两三年之内,妻子、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相继去世。至于去世原因,人们传闻是恶性传染病所致。

这样一来,偌大的家业,最终只剩下孤寡老头一人。老人在悲凉之中,看破红尘,将自己家中的财产和土地,都分散给了上京村的乡亲们。他自己则在自家几百亩耕地内,建了一座小庙,在庙内修行,这就是毗卢寺的前身。

根据这个传说,那自然是先有的上京村,不过这毕竟只是传说,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真正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还得依靠考古和史料记载。

《石家庄市地名志》中有记载:1965年夏天,北焦村砖场出土了一块唐上元三年,也就是公元676年的孙氏夫妇墓志砖,砖上载有“石邑县尚京乡”之名。

这个“尚京乡”会不会就是我们所说的“上京村”呢?

在汉唐时期,村子名为乡,另外,据史料记载,振头村北一带曾是隋初至北宋时石邑县的治所。由此及“尚京乡”所处地理位置推断,孙氏夫妇墓志砖上的“石邑县尚京乡”应该就是现在的“上京村”。上京是由尚京谐音演变而来的。

如果这个推断没错的话,上京村在公元676年之前就存在了,而毗卢寺建造于公元742年到755年,两者相差近百年。那就是先有村后有寺。

作为上千年的古村,上京村里的风俗和传说很多。上京村里的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高长海历经二十年写下了一部《上京村的历史与传说》,流传后世。

《上京村的历史与传说》这本三十余万字的图书,由这位老人历经二十年自费二十多万元收集、整理、编著。内容涉及上京村的历史、建筑遗存、文物古迹、民间传说、民俗风情以及各方面的人物,等等。其中搜集到解放前后使用过公章图样十八种,铜银货币和纸币三十五种,解放前文物二十七件,自绘村落、寺、庙等建筑物的复原图,等等。

高长海从小就对自己的家乡非常自豪,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毗卢寺。他写这部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上京村后代子孙不忘祖宗,珍视历史。令老人担心的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毗卢寺壁画的色彩损色程度之快,是让他想不到的。

文物不能再生,2012年,毗卢寺启动了新一轮壁画的维修工程,由负责修缮敦煌莫高窟的国内专家进驻修缮。石家庄市还审议通过了毗卢寺公园的规划,其中一部分就是以毗卢寺古迹为核心的古寺文化保护区。这将让古老的毗卢寺焕发出新的生机。坐拥独特文物景观的上京村,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正是:

佛教名刹毗卢寺,明代壁画成巨制。

千年故居上京村,乡土风俗传后嗣。

⊙ 高长海老人(左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