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缔造万古速度

缔造万古速度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加快大足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足区抓住优势,在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万古镇规划建立万古工业园。中铁十七局集团四公司的建设者们,便是这座新型的特色产业园区的参建单位之一,他们承建的大足区万古工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工程,包括2458米的园区工业大道、1130米的次干道和2700亩土地整治,挖方量约500万方。2013年10月,毛永刚接到公司上马万古项目的通知后,带领他在奉溪高速项目创下累累战果的一队人马,风尘仆仆赶到大足区。

5月的重庆,依旧凉爽,频频造访的雨水,使之成为18年来重庆最凉爽的5月。在难得的一个艳阳天里,笔者有幸前往以“大足大丰”而得名的重庆市大足区采访。

大足区历史悠久,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和“鱼米之乡”。作为地处成渝经济腹心地带,成渝合作的重要战略支点,大足区具有多方面优势。位于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成渝复线高速和重庆三环高速穿越而过,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其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加快大足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足区抓住优势,在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万古镇规划建立万古工业园。该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休闲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打造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成为集约、高效、绿色的“现代工业新区、活力产业新城”。中铁十七局集团四公司的建设者们,便是这座新型的特色产业园区的参建单位之一,他们承建的大足区万古工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工程,包括2458米的园区工业大道、1130米的次干道和2700亩土地整治,挖方量约500万方。就是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和时代活力的土地上,建设者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挥洒他们的辛勤汗水,缔造了让人惊奇的“万古速度”。

“你们不愧是铁军,不愧是央企,进场速度快,设备调遣快,施工组织能力强,两个多月就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大足区委原常委蒋牧宸如是说。

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项只有2700亩土地挖填方整治和两条道路施工的工程,在技术上并不复杂。只有工期和拆迁是制约项目的两大瓶颈。但在公司副总经济师毛永刚兼项目经理和项目党工委书记吴万勤带领下,硬是把这项简单的工程做成了不简单,令各方啧啧称奇。

只有事前预谋,科学组织,方能胸有成竹、遇事不躁。2013年10月,毛永刚接到公司上马万古项目的通知后,带领他在奉溪高速项目创下累累战果的一队人马,风尘仆仆赶到大足区。组建项目、查勘现场、对外衔接、组织队伍、征地拆迁,等等,一切都进展顺利。如此浩大的工程量要在一年工期内竣工,并非易事。面对2014年春天即将到来的漫长雨季,如何抓住有利时机,毛永刚已心中有数:“首先要抓住雨季来临前的施工黄金时间,抢占时间先机。”他立即对项目领导进行分工,由经验丰富的项目书记吴万勤分管征地拆迁工作,成立征地拆迁办公室,由刘朝明担任征拆办主任,主要负责协调落实。两名副经理李大荣和杨家校皆为久战沙场的老将,分别负责场平和园区大道施工,总工陈伟则负责工程技术。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项目迅速吹响了冲锋号。

队伍已蓄势待发,但是征地拆迁却成为前进的绊脚石,为此,吴万勤常常彻夜难眠。他从成渝复线高速公路项目调到大足项目,对重庆地区的征拆工作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多年担任党工委书记,能力和责任心有口皆碑。万古工业园区2700亩的征地拆迁任务,包括8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拆迁,3000多户的拆迁户,1万多座坟地,拆迁重担摆在眼前。“绝不能让征地拆迁拖后腿!”他暗下决心。他和刘朝明两人每天走家串户,给百姓做工作,但堵路阻工的事情依然时有发生,最多的一次人数达60余人。由于万古镇一些百姓房屋在临近道路的两旁,住户要求按照门面房来进行补偿,但实际却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得不到满足,住户便千方百计阻挠施工,他们围堵施工现场,在工地搭建临时帐篷,吃饭靠人送,轮换值守,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甚至扣押机械设备,导致被迫停工,最长的一次达半个多月,给项目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40多万元,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严重影响了施工计划和工程进度。项目部通过多方做工作,积极与政府配合,采取法律手段,对那些恶意阻工者进行了惩戒,方才偃旗息鼓,施工得以恢复。

“征拆工作中,形形色色的人都能碰到,总有扯不完的皮,一定要有耐心。”公安出身的刘朝明跟笔者说道。为了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他每天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做工作,一双鞋穿不到一个月就坏了。村里一位75岁高龄的孤寡老头,无儿无女,对征拆提出无理要求:房屋可以拆迁,但是政府必须解决其百年之后的后事问题。这种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求,当然无法满足。刘朝明就时常提上营养品去看望他,陪他聊天,给他讲解政策。老人家被刘朝明的诚心打动,顺顺利利地配合拆迁。

征拆协调工作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吴万勤和刘朝明,在各方的协调配合下,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征拆任务就完成了70%。

时间就是效益。从号称“重庆天路”“地质博物馆”的奉溪高速转战至此,毛永刚明白,在这个没有技术难题的战场上,把握住了时间这个关键,就把握住了工期和效益,就把握住了整个项目的主动权。进场之时,正值2013年冬季,只有短短三个月的黄金施工时间,在雨季来临之前,场平和园区大道必须完工,这是项目部雷打不动的目标。金戈铁马、施工队伍已整装待发,如何科学组织突击施工成了重中之重。经过深思熟虑,项目部成立了以他为主的架子队,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李上宏担任队长。到2014年3月初,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一座座山岭、一道道沟壑就变成了坦途,让众人见证了奇迹。

“我们一个架子队15个人,高峰期管理着机械设备60多台、运输车辆100多辆,忙得我们团团转。那段时间整夜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十分壮观!”李上宏自豪地介绍说。重庆的冬季,潮湿阴冷,大干期间,早出晚归,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员工们的耳朵、手脚都长满了冻疮。三餐不保,胃病复发,睡眠严重不足,本来就瘦弱的李上宏,两个多月瘦了14斤,结满汗花的工作服罩住的身体犹如一副排骨架,不分白天黑夜,在机声隆隆的施工现场跑来跑去。艰苦的条件和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使得很多司机都罢工,哪怕支付高额工资也不干,最多的时候一台挖掘机一个月换了3个司机,有时候实在人手不够,机械老板就得自己上阵。通过各方的配合和到位的施工组织安排,项目圆满完成了挖方310万方、场平1900亩、园区大道完成路1.7公里,进度、安全、质量、形象远远超出业主预期。重庆大足区委原委常委蒋牧宸慰问工地时惊叹道:“你们不愧是铁军,不愧是央企,进场速度快,设备调遣快,施工组织能力强,两个多月就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一流的施工队伍,一流的组织管理,一流的质量进度,证明了你们中铁十七局集团四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一流央企!”大足区委原常委蒋牧宸再次高度评价。

众所周知,低标价中标在建筑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骨头上啃下一星半点肉,再熬出一碗汤来,确实是为难了现在的项目经理。但现实谁也没法改变,只能根据实际情况精打细算,不漏掉每一个利润环节。为此,毛永刚将与成本相关的各种要素细化到了每个岗位、每道工序,甚至细致到了机械设备的类别、台数、型号、单位时间完成工作量等具体环节上。施工过程中,随时有问题和困难随时通报,随时商议拿出解决方案,避免问题扩大或沉积。进场之前,毛永刚带领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对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了仔细踏勘,对合同和图纸进行了仔细研读剖析。根据实际情况,毛永刚确定了先算后干,边算边干,过程考核,完工核算的控管原则。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役。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把握,优化施工组织方案。项目开工之时,毛永刚便根据地势高低以及地质情况,将园区分为七大块,坚持挖填方就近的原则,针对性组织队伍、设备进入区块。并对电子图纸进行了细化,选出最优方案,使整个园区土石方施工同时展开大规模突击施工,形成了会战之势,100多台机械设备连续同时张开作业,气势恢宏,不仅节约了工期成本,而且彰显了企业超强的施工能力,给当地政府和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算后干,干算结合,以干促快,以快出效,把算盘挂在脖子上干活”是毛永刚在大足万古工业园区项目成功的主要秘诀。一个项目的成功,不仅仅要出色地完成任务,还要实现创效创誉,既要有票子,也要有面子。担任过多年项目财务主管的毛永刚,抓起成本管理来自然得天独厚。业主单位重庆铁发遂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常务总经理张泽感慨:“毛总不愧为财务行业出身,会算账、算得精,算出了高水平的施工进度和安全质量,也算出了企业形象!”能够得到如此评价并非易事,除了得益于毛永刚对企业强烈的责任心,更得益于毛永刚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前卫的管理理念。

“精细管理出效益”是毛永刚管理项目的首要管理理念。“成本管控必须形成闭合体系,否则一旦出现漏洞,必定导致效益流失。”为了掌控成本管控主动权,项目部建立健全了一套考核办法,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成本考核、劳务招标、物资采购等领导小组,精细化管理从制度和机制上得到了保证。

“最佳资源配置必定发挥出资源最大效能”是毛永刚管理项目的又一管理理念。在对所有与成本有关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再以工期为突破口、最优配置为原则、成本管控为目的、考核兑现为抓手,对管理人员、施工队伍、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了工期目标、成本目标的最佳资源配置方案,所有资源元素都在这个方案内发挥出了最佳潜能。

“内部管理市场化”是毛永刚管理项目的第三大管理理念。在做了大量管理优化之后,毛永刚结合现场工程特点,大胆推行了承包机制。他将所有工程核算出劳务单价,将安全、质量、工期、油料消耗等内容打包在内,进行承包制合同管理,将内部管理市场化,变过去行政隶属关系为甲乙方经济合同契约关系。这种关系确定后,内外施工队伍同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同一个大区域展开角逐。

虽然没有高风险的施工作业,可安全施工项目容不得一丝马虎。“只要一出安全事故,一切付出都等于零。”项目副经理杨家校如是说。

“上百台的机械设备作业、车辆运输,至今未发生任何一起大小安全事故。这不是因为侥幸,而是因为项目全过程紧绷安全之弦不放松。我们项目不仅从制度规范上,还从思想教育上、施工过程中,从严从细持久不懈抓安全。”杨家校说,“开工初期,项目就建立完善了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了责任分工。每个队伍上场之前,首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随时抽查操作人员的安全驾驶技能,一旦发现违规,立即停止施工,责令整改。项目特别强化了对自有员工和农民工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培训,加强检查监控,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确保了设备运转和车辆运行安全。”与此同时,项目部十分注重标准化工地建设,在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并设专门安全员对重点安全隐患环节和项目进行监控,严密的安全网络,为项目的健康稳定运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4年3月20日,中国铁建股份公司副总裁扈振衣视察万古产业园区工程时,大足区委原常委蒋牧宸向其介绍道:“大足区委、区政府与中铁建合作进展顺利,非常愉快,让人放心。中铁十七局集团四公司是一支非常优秀的队伍,项目施工组织是一流的,管理是一流的,队伍是一流的,与我们配合最好,我感到非常满意。项目开工以来施工速度快,工期、安全、质量得到了保证,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了现有条件下的大部分工程任务,令人难忘,充分体现了公司较强的施工实力。”

“项目和谐,管理民主,人员素质高,执行能力强,是我们项目最大的特点。”项目书记吴万勤如是说。

一个成功的项目,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以人为本的优秀管理造就的。“干好项目有两个目的,一是创效创誉,完成公司的上交任务,二是确保职工们的收入和福利。”毛永刚一再强调他的出发点。

在管理上,毛永刚坚决杜绝“一言堂”,用他的话说就是避免决策失误和影响团结。在他的坚持倡导下,凡是关系到劳务队伍择录、施工成本测算、施工计划确定、施工方案调整、物资招标采购、大额资金拨付、员工工资福利,等等,都将通过民主决策集体决定。

项目部成员大多数都是从奉溪高速项目调到大足项目的,有的甚至跟随毛永刚先后转战了三个项目。项目部成员和谐相处,俨然一个大家庭。他对待青年员工更是关爱有加,诠释了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项目人员构成80%以上都是年轻人,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为更好发挥出年轻人的作用,项目部在场地不足和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尽量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随着物价不断上涨,项目食堂给职工的生活补助由每天12元涨到了18元,同时为职工租住套房作为宿舍,并配备空调和热水器。这些举措的持续实施,自然增强了项目部上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项目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派导师、给机会、压担子、重考核等采用的一系列措施,已培养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人才。项目总工陈伟,这个即将跨入30岁行列的“80后”,一路从太中银项目、奉溪项目做到大足项目,6年做了3个项目,跟着毛永刚成长,已从腼腆爱笑的重庆小男孩,蜕变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项目总工。

“在项目部工作心情非常舒畅,年轻人尊重我们,我们也关照他们。”项目副经理李大荣告诉我们,“我和吴书记是少数从其他项目调入大足项目的,但我们融入得非常好,项目部非常和谐,在这样的氛围下工作,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是李大荣,从项目部轻松和谐的氛围和员工们开心的表情皆可以看出,项目以人为本管理的成功。

吴万勤书记对此也深有体会,以至于他在公司的一次党委讨论会上,发出如此感言:“项目和谐,管理民主,人员素质高,执行能力强,是我们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他的心目中,人人都是高素质的优秀员工。他说:“项目上的年轻人执行能力非常强,只要任务下去不需重复第二遍,执行过程中遇到阻力都会尽最大努力自行想办法解决,矛盾不上交,给项目领导减轻了很多压力。除了个人素质外,更多的是毛总长期管理养成习惯的结果。”

规范外部劳务管理,确保队伍稳定。借用社会优势资源弥补自有资源的不足,是长久以来大多数施工企业的通用做法。但是在使用管理过程中,企业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劳务纠纷给企业带来损失的案例也不胜枚举,但在万古工业园区项目却风平浪静。首先,毛永刚主导在选择劳务队时必须把住信誉好、业绩好、资质硬、没后台四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择优录用。在承包方式上坚守工费承包的底线,并将工期目标、安全目标、质量标准、工程总量、承包单价、付款方式等内容一律公开透明,避免了大包带来的风险。为预防劳务队负责人侵吞劳务人员工资,项目部采取优先将工资直接支付给民工,再支付劳务队利润的支付方式,不让劳务队参与民工工资发放。这种分离式的方法,不仅保证了民工工资切实发放到位,同时确保了队伍的稳定,创造了和谐的队伍关系。

我们乘车离去时,道路两旁的老旧房屋不断消失在视线之中,远处平坦宽阔的万古工业园场地上,少数的几台机械依然在忙碌着,早已不见了昔日那种机声隆隆、突击施工的恢宏场面。这种宁静,只有以毛永刚、吴万勤、李大荣、杨家校为主的全体员工和经历过日夜喧嚣的建设者们才能真切体会到他们缔造“万古速度”过程中酣畅淋漓的快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