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实”的维度

“真实”的维度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当然,这种真实并不一定是最完美的真实,也非最高、最唯美的真实,因为纪实小说是艺术创作,必定包含了作者的某种取舍、必要的强调和回避。对真实性内涵而言,传统的虚构小说追求的是与现实生活的“相似性”,虽说题材取材于现实生活,其实现实生活只是“艺术生活”的素材。所以说这类作品本身对作者的要求很高,能保证的是作者的创作动机、作者的意愿——作者创作的真实,可是纪实小说的真实性不仅仅是这些,需要读者理性分析。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由于是虚构的,所以作品中的真实性其实是与生活本真的一种相似性,而纪实小说的真实性是指一种原汁原味、原模原样的“吻合度”和本质真实的“合率”——合乎生活本真、自然本相、艺术规律。这种“合度”与“合率”涵盖于作品题材、内容、主题思想和精神实质诸方面共同体现的真实性,将故事情节、作者的情感表现、读者的感受反应等衔接起来。这种要求的背景可以参考人类学家归结的一些视点:“现代认识论的观念于是便转向了对主体表征的澄清和判断:‘认识便是对外在于心的物加以精确表征;因此,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可能性便是去理解心有能力建构这些表征的方式。哲学的永恒关怀便是要成为一门关于表征的理论,一门将文化划分为三个区域的理论。这三个区域分别是:能够很好地表现现实的区域,不能很好地表现现实的以及根本不表现现实的区域。’通过了关于‘现实’和‘认识主体’的表征检验的知识就是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当然,这种普遍性的知识就是科学。”[2]

当然,这种真实并不一定是最完美的真实,也非最高、最唯美的真实,因为纪实小说是艺术创作,必定包含了作者的某种取舍、必要的强调和回避。譬如说事件中哪些情节、过程没有写?是刻意回避了还是作者为了情节的集中而舍弃了?

纪实小说中的真实性是作者极力维护的,可作者从哪些层面来维护呢?笔者认为作者的用力主要在于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客观地叙事,事件本来是怎样就怎样叙述;二是叙述者的在场或重返现场;三是作者尽力将当时的事发现场和景象重构出来,但重构不能恣意想象,需根据事实的本来面貌重构;四是故事情节的非假定性;五是人物和地点的非符号性;六是叙述时不矫饰、不随意隐匿故事情节,保持“价值中立”立场;七是作品对读者要有实际的参考意义,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要对读者有价值。这七个方面是与传统虚构小说比照而来的。传统虚构小说中有时要刻意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的形象意义和象征意义成为小说的一大主题,或者塑造人物是为凸显作品的主题服务,人物的性别、姓名、关系、命运遭际等都是一种标彰主题的符号,可以将“张飞”换成“李飞”或“王飞”,可以将“小二黑”换成是“马三多”“张三丰”或“许三官”,因为虚构的人物具有符号性,可以用其他符号来替换。而纪实小说中的人物是客观存在的,人物不同,所经历和发生的事件就不同,一个人名对应一个真实的人,也对应一件或多件具体的事情,不可以随意地更换或组织他们的关系。纪实小说中的地名也是有稽可查、趋步可达的,“梁庄”不能换成“大邱庄”“华西村”“小岗村”“南街村”,“夹边沟”不能换成“九寨沟”“劈山沟”,“阿尔泰山”不能换成“天山”“阴山”等。

对真实性内涵而言,传统的虚构小说追求的是与现实生活的“相似性”,虽说题材取材于现实生活,其实现实生活只是“艺术生活”的素材。所以衡量虚构小说的真实性时,我们看的是“像与不像”“似与不似”的问题,是“相像到多大程度的问题”。纪实小说的真实性已经走出了“像与不像”“似与不似”的问题,而是走向了“是与不是”的问题,“是与不是”才是“实与不实”的问题,追求的是小说中的情节、人物与生活中的人、事、物的高度一致性,甚至是一种等同性。另外,纪实小说追求的是小说中所反映的事件、现象以及事件的性质与读者的生活“远与近”的问题,与读者的关系是“松与紧”的问题。

如果作者叙述了一件真人真事,与读者的现实生活特别遥远,读者从未见闻过这个人与事,相对而言,所产生的激励、鞭策、启发、教育和审美熏陶就会弱些。对读者来说,它只有“远取譬”的意义。这类纪实小说中的真实反而更像是相对的真实,或者是一种“渺茫的真实”。因为,在读者的视野中全新地植入一个人或一件事,这个人的信息和这件事的真实性在读者的记忆和印象中缺少了比照基础。当读者无法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一个人的信息和一件事的真伪做出评判时,真实性评判就从是非判断、逻辑判断滑向了认知接受。那么也就可以说,真实性在读者来说有时并非是一种事件的理性、文本的理性,而是一种感觉——当事件离读者的生活轨迹越远、读者对小说中的人与事熟悉程度越低,纪实小说中的真实性在读者的感觉中就越易呈现出一种递减的态势。

像凌志军的《追随智慧》、梅洁的《西部的倾诉——中国西部女性的生存现状忧思录》、杨黎光的《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李洁非的《胡风案中人与事》、梁鸿的《梁庄》《梁庄在中国》等作品,属于作者根据事实材料撰写的,可以说作品中的讲述者就等于作者,故而讲述者的身份也相对简单,读者主要通过作者笔下的故事材料来审视作品的真实性。这几部作品便有几个关乎真实性的问题值得作者和读者共同思考:一是运用的专业术语较多,甚至运用的是简称或代号、代码,代号不同,可能实物的性质就差之千里。二是参照的数据较多,数据往往能说明问题、足以证明真相。可是有些作品给读者留下了这样的疑问:数据的可靠性何稽可考?譬如有些是官方数据,有些是网络数据,有些运用的是二手资料,作者亲自调查的数据有多少?三是涉及的领域较为“专业”,作品预设的读者必定是知识阶层,能勘察真实性的读者也必定是专业人士,一般读者可能就会全信其真。这些作品一方面说明了作者写作过程中的难度较大,有些事实涉及“行业秘密”,普通人怎能轻易获取翔实资料?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作品的真实性一旦出问题,就是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读者的认知结构,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价值。所以说这类作品本身对作者的要求很高,能保证的是作者的创作动机、作者的意愿——作者创作的真实,可是纪实小说的真实性不仅仅是这些,需要读者理性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