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干群携手万众一心战贫困

干群携手万众一心战贫困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午5月28日,中共固原市委机关报《固原日报》,在显要位置刊登的干部联贫帮扶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干部联贫帮扶工程开展后,董庄村被定为泾源县扶贫办的扶贫点。据统计,海原县共有3729名干部参加了联贫帮扶工程,共帮扶4238名贫困户,捐助资金144.8万元,捐助实物折合人民币20.5万元,为贫困户联系落实贷款120.2万元。贫困群众从干部联贫帮扶工程中得到了实惠,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殷殷真情,

2003午5月28日,中共固原市委机关报《固原日报》,在显要位置刊登的干部联贫帮扶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固原市工委书记何学清,帮扶彭阳县崾砚乡中庄村何国武、李文斌2家贫困户,帮助2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为2户农民各捐资300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泾源县委书记王珍,帮扶泾源县惠台乡卡子村童占虎、刘继忠、马万福、马俊仁、宋二都5户,共捐资2000元,给每户购买了2只羊。

固原市计生委主任马玉芳,帮扶泾源县黄花乡华光村的张惠国、牛德荣2家贫田户,先后两次深入农户家中,与农户一起制定种植药材的脱贫计划,为每户捐资现金2000元,帮助他们购买种子。

……

这仅是为期3年的固原市干部联贫帮扶工程中极其平凡的一页,而不平凡的联贫帮扶工程体现的是固原市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的是万余名党员干部不畏艰难,带领群众挑战贫困的胆识和气魄。

固原市所辖五县一区,面积16783平方千米,人口187援2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47援7豫。这里山大沟深、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农民受农作物品种单一、产量低、创收渠道少等因素的影响,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五县一区均属同家重点扶贫县区。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固原市的扶贫工作经过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体制改革扶贫阶段,“三西”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国家先后投入约33.4亿元,极大地改善了这里的交通、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70元,增长到了2002年的1168元,24年间增长了16倍,贫困面缩小,贫困人口减少,全市的贫困人口实现了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重大转折,有力地促进了固原市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尽管如此,按照国家2001年的贫困人口划分标准,2002年,固原市年人均收入千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79.82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7%。其中,年人均收入627元—869元的人口为36.81万人,年人均收入869元—1000元的人口为18.31万人,年人均收入在627元以下特困人口为24.7万人。贫困人口的存在,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严重制约着固原市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固原市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

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转变作风,联系、发动、组织群众,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固原市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摆在固原市广大党员干部队伍面前的艰巨任务。2003年,在启动10万户养羊种草工程、万户菌草开发工程、万名劳务输出,继续做好千村开发扶贫工程、定点帮扶工程、闽宁项目等工程的同时,干部联贫帮扶工程在固原市全面展开。

联贫帮扶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

干部联贫帮扶工程,被群众形象地描述为“一二三”工程,就是采取1垣1、1垣2的形式,每名县(处)级及以上干部包扶两到三户贫困户,每名科级干部包扶一到两户贫困户,一般干部包扶一户贫困户,向每户捐资300、200、100元,包扶3年,贫困户不脱贫,干部包扶不脱钩,资助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尽快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困境。

董庄村是泾源县大湾乡较贫困的一个村,也是泾源县千村扶贫开发的重点村之一。干部联贫帮扶工程开展后,董庄村被定为泾源县扶贫办的扶贫点。为将干部联贫帮扶工程落到实处,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扶贫办干部职工多次深入董庄村,走家入户,调查摸底,最后将30户特困户确定为干部帮扶对象。领导干部包扶2户,一般干部包扶1户,扶贫办25名干部和30户特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当他们得知董庄村贫困户急缺脱毒薯种的情况后,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扶贫办的倡议,采取单位拿一点,干部职工捐一点的办法捐助资金8000元,购买了优质脱毒薯种1万公斤,及时分送到了贫困户手中。

泾源县黄花乡店堡村是固原市检察院的定点扶贫点。联贫帮扶工程刚开始,12名副处级以上及18名科级干部就分别与42户贫困户结成了“一帮一”“一帮二”帮扶对子。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28名一般干警也自愿报名参与活动。干警们深入帮扶户家中,共商脱贫良策,送钱送物,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仅5月9日,干警们就送去了面粉26袋,化肥6袋,现金3200元。“六一”前夕,检察院又将价值5000元的85套校服和书包、价值3000元的电脑和打印机送到了店堡小学学生手中。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让群众得实惠,扶持他们摆脱贫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干部联贫帮扶工程开展后,海原县的领导干部带头,一般干部积极参与,将扶贫活动与自治区政府确定的万户养羊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结合起来,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座座暖心桥。海原县徐套乡李士村的田风才、张建福、田维智是副县长袁凤臻的帮扶户。当袁凤臻看到这3户住房比较困难的情况后,拿出4950元现金,为每户建起了1间住房。顾学富、丁生贵、马风祥都是海原县西安乡蔡园村的贫困户,顾学富家的2个孩子都在上学,丁生贵和马风祥都是3个孩子,孩子上学、日常生活及生产都需要花钱。看着村上的其他人搞起了养殖,顾学富、丁生贵和马风祥也想试试,但就是苦于拿不出资金。海原县县长王俭包扶这3户后,捐资2700元,为每户购买了3只小尾寒羊,捐资200元送马凯英到医院看病,拿出1200元资助海原一中高二学生冯学贵、海原县回中高一学生阚玉萍完成学业。海原县委书记江根云的帮扶对象是关庄乡西沟村的刘汉文、常国海、潘玉强。除捐助3600元为每户买了3只羊外,江书记还出资900元,帮助每户建起了1座暖棚,鼓励他们发展暖棚经济。据统计,海原县共有3729名干部参加了联贫帮扶工程,共帮扶4238名贫困户,捐助资金144.8万元,捐助实物折合人民币20.5万元,为贫困户联系落实贷款120.2万元。从活动开始到7月底,就将20441只羊、27吨面粉、211吨化肥、50吨水泥、261台太阳能灶送到了贫困户家中。还帮助贫困户建起了50间住房,打窖26眼,资助村支部修建了16所党员活动室。贫困群众从干部联贫帮扶工程中得到了实惠,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殷殷真情,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

联贫帮扶使干部切切实实转变了作风

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而要将作风转变落到实处,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尽快摆脱贫困,共走富裕之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固原市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标的重中之重,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愿望。“过去的扶贫,只是贫困群众和扶贫部门的事,干部联贫帮扶工程,将干部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系到了一起。干部转变作风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采访中,我们见到了彭阳县扶贫办的杨书记。杨书记的家属在农村种地,3个孩子,1个上大学,1个上高中,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干部联贫帮扶工程开展后,他主动联系了川口乡田庄村的石帮科、田志永为帮扶对象,捐资500元,解决了两家的部分实际困难,为石帮科担保,贷回了3000元贷款,买回了4头牛,指导田志永家种上了4亩辣椒,还为田志永的儿子在利通区一工地找到了一份工作。照这样发展下去,石帮科、田志永两家3年内脱贫完全不成问题。

“拿出几百元工资帮扶他们,我们也有困难,但与贫困户相比,我们的困难算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联贫帮扶工程促使干部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谋划策,拉近了干部群众间的距离。这有利于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有利于干部增强扶贫帮困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杨书记的话,道出了固原市广大党员干部的切身感受。

要使联贫帮扶工程落到实处,将干部的帮扶行动和热情转化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动力,使贫困户的生产、生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就必须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用制度促干部作风的转变,用制度规范联贫帮扶行动,用制度确保联贫帮扶不走形式,收到实效。为此,固原市的广大党员干部倾注了心血和真情。采访中,西吉县干部联贫帮扶工程中的做法,让记者感受颇深。

固原市干部联贫帮扶工程的文件下发后,西吉县委专门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讨论了联贫帮扶工作,对联贫帮扶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组织、扶贫、人事部门及时提出了参与联贫帮扶干部名单,赶制了“联贫帮扶登记卡”,县委、政府迅速下发了《关于全县干部职工“联贫帮扶”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全县干部职工联贫帮扶工程的目的、内容、范围、目标、时间及主要措施,并制定出了严格的监督、考核办法,做好动员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亲自带队,各级干部深入包扶贫困村、贫困户家中,调查摸底,确定帮扶对象及帮扶干部,填制“联贫帮扶登记卡”,并将名单张榜公布,做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双明白。帮扶对象确定后,帮扶干部从搞好思想帮扶入手,切实帮助贫困户制定增收计划,提供技术、劳务输出等服务,帮助引进增收项目,给予资金、实物资助。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切实改善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西吉县的联贫帮扶工程紧密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重点帮扶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为确保干部帮扶贫困户的小尾寒羊生长繁殖,促使贫困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帮扶干部与帮扶对象面对面签订协议,规定帮扶干部提供的羊只帮扶户不得变卖,单只如若得病,帮扶户要及时救治,羊只因病因灾确需处理,帮扶户要事先征得帮扶干部的同意。羊只产羔后,帮扶干部有权划拨一只羊羔给其他贫困户,其余羊羔归帮扶户所有。帮扶对象把干部们捐助的羊只当作自己家的财产一样珍惜,精心饲养,细心呵护,期盼着这些羊只能为他们走出贫困提供有力的支持。

帮扶对象不脱贫,干部不脱钩,帮扶措施不到位,要追究帮扶干部的责任。有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作后盾,有制度机制作保障,干部能不转变作风,干部能不想方设法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吗?

“联贫帮扶增强了我们摆脱贫困的信心”

“没想到干部们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几百元上千元帮扶我们,我们再不好好干,真是对不起他们,对不起党和政府的关怀。”这是干部联贫帮扶工程开展以来,固原市广大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马成是西吉县西滩乡庙湾村庙台一组一位普通的农民,今年33岁,家中3个孩子,仅靠10亩山坡地维持生计,生活困难。每年开春,他都要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今年,干部联贫帮扶工程开始后,他家与不远处的李明家一起,被确定为西吉县县委书记杨锦明同志的帮扶对象,杨书记为2家各买了2只小尾寒羊。采访中我们见到了马成,问起他对干部联贫帮扶工程的想法,这位朴实的汉子一个劲地说:“人家干部都已经把我们帮到家了,我一定好好干上几年,我就不信脱不了这个贫。”与我们同去的西滩乡党委张书记也深有感触:“搞干部联贫帮扶,群众看到了干部们帮他们脱贫致富的真心和热情。我们的工作好做了,群众的积极性高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干部联贫帮扶工程,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干部践行“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帮扶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感、使命感及群众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结合在了一起,干部受到了教育、锻炼,群众得到了实惠,鼓起了信心,这必将进一步加快固原市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加快固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脱贫致富 任重道远

采访搜集材料过程中,记者见到了一篇介绍甘肃省静宁、秦安两县参与式扶贫开发的文章。静宁、秦安两县把扶贫项目交给广大农户自己选择,在让农户获得对扶贫项目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的前提下,让农户根据自己的能力、意愿选择实施扶贫项目,从“输血”到强化贫困的“造血”功能,从救济扶贫到开发扶贫,到参与式开发扶贫,通过项目把分散的贫困组织联系到了一起,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了群众的创造力,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相比之下,固原市的干部联贫帮扶工程还有一些值得认真思索的地方:要让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说到底还得靠贫困群众自己,如何通过宣传教育、制度机制让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变“我要你扶”为“我要致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种植养殖、项目扶贫要取得成效,重在科技,重在开发。要在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固原地区的各种资源,强化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没有教育、没有科学技术、没有人才,将会举步维艰。因此,如何教给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教会他们发展种植养殖等项目的实用技术,这也是干部联贫帮扶工程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产业化和农业的企业化。干部联贫帮扶工程乃至开发扶贫工作,能不能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结合起来,能不能与强化村民委员会在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功能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新路,这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探讨。

拳拳公仆情,殷殷为民心。固原市干部联贫帮扶工程,是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大创举。为期3年的干部联贫帮扶工程第一年,固原市的13486名干部满腔热情,积极投身到了这项惠及18102户近10万贫困群众,功在千秋的活动之中,共捐资捐物254万余元。这些款物,带着固原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片真情,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希望,已化作涓涓细流,润绿了六盘山区的山山水水,也必将转化成固原市近10万贫困群众、100多万回汉人民团结奋进、走出贫困的强大动力。3年之后,如果被帮扶的贫困人口中,有60豫的人口能走出贫困,固原地区百万余群众世世代代走出贫困的期盼,就将再也不会是梦想。

(原载于《党风建设》2003年第11期,合作人苏世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