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票据资产计入信贷规模

票据资产计入信贷规模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派的声音异常强大,是当时的主流派,他们由银行的领导与专家们组成,认为信贷高速增长属于逆周期调控,有一定的合理性,既符合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也是对上一次流动性压抑的释放。是中国的银行家们组织起来的。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央政府税收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的经济更为紧张。其次,巨额票据融资存在“次贷”隐患。票据现象迅速上涨,是一种“中国式次贷”。

二、平信直寄温总理

2009年初,对于当时的货币和信贷政策,学术界和金融界总体上分为两派,一派推崇继续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天量贷款有理论”,尽管这种“适度宽松”早已从适度变成了极度;另一派则主张坚持“天量贷款有害论”,认为应当在信贷上收手,以免带来更多的负面效益。

这派声音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派的声音异常强大,是当时的主流派,他们由银行的领导与专家们组成,认为信贷高速增长属于逆周期调控,有一定的合理性,既符合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也是对上一次流动性压抑的释放。

面对“天量贷款有理论”,诸多经济学者们沉默了,本应春风和煦的3月,冷寂得像是冬天。显然,他们在辨别风向。此时我虽然人在体制内,但已经不再担任社长,正是这种“无官一身轻”的状态,让我不卑不亢,更加敢作敢为了。

我先是写的博客文章,一口气写了6篇,用连载的形式发出去。发完后觉得这是给老百姓看的,有什么用?唐山一个叫孙恩荣的博友提醒我,你的文章应该给温家宝寄去呀。于是把文章修改一遍。

在这篇近万字的文章中,我陈述利害,指明原因,提出对策。对信贷狂潮的产生、危害、措施等方面都作了详细探究与说明。信贷热潮是如何产生的?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信贷狂潮产生的动力来自银行追求自身的利润率与业绩。

目前,出现在中国信贷的大跃进是谁组织起来的?是中国的银行家们组织起来的。几乎疯狂的贷款热潮,动力来自银行追求自身的利润率与业绩。信贷增长是由于银行为追求业绩,主动放贷造成的。

其次,信贷狂潮的蔓延也与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冲动有莫大的关联。

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央政府税收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的经济更为紧张。地方政府的收入基本是税收、费收与卖土地大概各占三分之一。现在房地产几乎一下子停了下来。而地方政府总要办事,也包括“政绩工程”,钱从哪里来?就是银行贷款。

那么,这些大量的资金最终流向何方?我一路跟踪,最后发现近来的放量信贷资金流向呈现出“两头热一头凉”的局面。“两头热”,一是主要流向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铁路公路、基础设施项目,二是流向国有大企业;“一头凉”是民营企业、小企业融资供给仍不足。

我在文中提供了一个细节:在2009年1、2月份信贷接连创下单月万亿元投放之后,实体经济虽然还未有正面反应,股市却“立竿见影”地一度暴涨600点,泛滥的信贷资金是否流入股市的质疑也随之出现。资金的不良流动,信贷狂潮存在的诸多隐患:

首先,银行存在坏账风险。其次,巨额票据融资存在“次贷”隐患。票据融资规模有虚增现象,票据资产容易产生乘数效应,票据融资的规模很容易“虚增”,但是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宏观经济的回暖情况。票据现象迅速上涨,是一种“中国式次贷”。第三,有可能造成泡沫经济现象。如果信贷流向中小企业或其他有助于扩大内需的领域,将是非常有益的。但如果流入股市、楼市、车市,风险将会很大。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增长的规模上去了,然而泡沫成分也随之快速增长,内需并没有扩大多少。这种贷款速度与规模似乎在制造一种新的风险与危机,资本的泛滥与企业的空心化,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留下隐患。第四,会转移为政府债务负担。第五,加剧了投资依赖型发展模式。第六,垄断企业的规模和集权地位会得到强化,使改革丧失动力。

最后,我建议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与银监会的领导会商一下,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信贷大跃进”停下来。

文章写出来的当天上午,我便将其直接交给了分社社长,谦恭地说,你们公事繁忙,没有时间坐下来研究,我为你们提供点参考。他说中国的体制就是这么怪,对有才华的,常常就是坚决不让你发挥;你不在位,或者不再聘任,便把你视若草木。

这位负责人瞥了一眼,未予理睬,更未上送。隔了几日,以“你的看法与中央精神不一致”为由,搪塞了事。

其实,在情况最为严重的3、4月,新华社在山东并未发出类似我这般真实而振聋发聩的声音,夜半北望,常常一阵悲情涌上心来。

按照惯常做法,我将调查一份给山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一份寄给南方的《南方周末》,再就是在博客上发表。然而做完了这些,我总是有些不甘心。我仍然觉得自己苦心孤诣的研究是为国家破解难题。念着杜甫的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我猛然想起了博友提的建议:寄到中南海去!

我决定碰碰运气。

3月23日,我来到济南市中区玉函路对面的邮局。早饭没吃,已到中午,我便先来到附近的知味斋粥店,当时口袋里只带了25元钱,买了一个豆角炖肉13元,一个凉菜7元,一碗米饭1元。分社司机小安也在这里吃饭,他还为我买了一杯啤酒。

我在邮局摊开信封,上面直接写“北京中南海温家宝 收”,在新华社山东分社的信封下面写上李锦。

本来打算用挂号信寄出去,但是邮递员一称,挂号要6元8角,可自己只有4元钱了,邮递员大姐说,平信只要3元8角。

我与邮递员逗趣说:大姐,你看看吧,这是写给总理的,你不能照顾一下吗?

邮递员笑了:你让温总理给俺主任打一个电话,主任一分钱也不会要你的。

我说:打到北京,再由总机转来转去的,这4块钱打电话也不够了。

邮递员说:那就认命吧,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总理每天收信要几万封,哪能看到你的信。说完瞥了我一眼,带着几分劝慰。

我只好说:碰碰运气吧,平信就平信吧。

就这样,我把这封信寄往了中南海。对于温总理能否看到,我充满期待,但也不抱过高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