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亲与“列兵”

父亲与“列兵”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列兵”即列宁的兵。1958年,“小勇士”请求下放到第1军步兵第4团炮兵营75炮连当兵,戴上了一颗金星的列兵军衔,与红军团长李桂林同志一起,编入了龚银正班,并用“列兵”之名,在该连写了一些散文与诗作。父母皆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解放战争时期,他任新5旅旅长兼22团团长,奉贺龙司令员之命,前往冀中与深县带兵。父亲1945年任该区区委书记兼游击队政委,组织领导了董庄地道战,一举歼灭了号称“千人大军”的日伪之猖狂进犯。

那是在解放华北、华东和大西北的岁月,

第一野战军的指战员高唱着:“挺进!挺进!

向西安向南京向一切的蒋管区大进军”[2]的战歌,勇往直前……

天下第一军,

有个来自深县的“小勇士”,

名叫二水,

人称“列兵”。

雄赳赳,气昂昂,

告别故乡,投笔从戎。

在华北、西北与朝鲜战场上,

都留下了他工作和战斗的身影。

六十多年前,深县人民喜气盈盈,

贯彻中共中央颁布的《五四指示》,

群众齐响应。

闹土改,庆翻身,

实现耕者有其田,

农民真高兴。

西柏坡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老区又结合土改进行了“三查三整”[3]

党的优良作风,人民讴歌赞颂。

纪普录作词,小流作曲的《翻身歌》,

人人会唱,委婉动听:

“翻身的日子记得牢,咱们的救星毛泽东。”

保田保家,保卫“救星”。

青年参军,踊跃报名。

忆起昔日,尚是儿童。

亲爱的父亲,

时任中共深县县委委员、第九区区委书记兼县工会主任。

这位三十年代在饶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一九四八年,三月的春风暖融融。

子着戎装,齐齐整整。

灰色粗布,二尺挂零。

飒爽英姿,挺拔威风。

父子会晤,深县城南街政治处的门庭[4]

父亲正开县委会,忽然见到儿面孔。

自言自语:“二水啊我亲爱的孩子!这不是做梦吧?”

双手将儿搂在怀里,又喜又惊:

“吾儿成了个大兵,不!

是保卫晋察冀、保卫毛泽东同志的人民子弟兵!”

儿子应声道:

“是的!亲爱的父亲大人,儿就要离开爹了,

为保卫救星毛泽东,出征!出征!”

说毕又向父亲

躬行一个新兵刚学会的举手礼,

同时又来了个立正。

父亲端详着儿子:

“一个高小学生,个子还没一枝大枪高,

出征怕是有点早,这哪能成?!”

儿子斩钉截铁:

“不早,不早,不早!能成!能成!能成!

为解放全中国,

县委委员、区委书记的儿子,

带头参军,杀敌立功!”

父亲双眼含着泪花:

“话是这么说,

你哥大水,去年才参了军,战斗在华北四纵。

今天你又离爹而去,爹可真有点舍不得啊!”

儿忙背诵了父亲教给的唐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接着又用一个小老兵的口吻说:

“爹不必难过,你常讲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革命。”

父亲擦去泪珠:“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革命。

孩子,去吧!参军打仗,定要英勇!”

儿子一面说:“牢记父亲的教诲,英勇作战,不怕牺牲!”

一面飞跑着返回了军营。

父亲那响亮的声音,

虽已过去了六十多年,

但仍留在儿的耳边,

似一股温馨的春风。

“小勇士”带头参军,

胜过一声动员令。

轰动了深州

也轰动了冀中。

深县人民目睹新兵第五旅,

兵员日益剧增。

从一人到一个班,

从一排到一个营。

仅父亲所领导的第九区,

父送子,

妹送兄,

妻送夫,

兄弟相争。

组成了两个连队,

与“小勇士”荷枪同行。

为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

深县的近千名战士,

在荔北战役、扶眉战役和大进军中立下了战功。

春光明媚,

旭日东升

三月上旬,

告别亲人。

离开故土,

奔赴石门[5]

临行那天,

父亲到部队驻地——深县城西街的双楼欢送:

“亲爱的孩子,当兵打仗,可不能怕死啊!”

“列兵”明白,

这是父亲的关怀,

也是最亲切的叮咛:

“不怕!不怕!不怕!牺牲光荣!”

父亲频频点头,儿子注视父亲目不转睛。

也许因为谈到了“死”字,

父亲难以控制感情,

泪水不断,

泉水涌。

一声军号,

划破晴空。

队伍出发了,

向着晋西南,

向着大西北,

向着陕甘宁。

为谁打仗?

为谁当兵?

经过城角庄“诉苦”,

眼亮心明。

在红军旅长李国良将军[6]率领下,

年轻的新兵像下山的猛虎,

个个英雄

跋山涉水,

一路高歌:

“走!跟着毛泽东走!消灭蒋介石建立新中国……”[7]

立场更坚定。

这鼓舞士气的歌声,

唱得燕赵大地一片沸腾。

“列兵”离开了父亲,

留给父亲的是深切思念与寂静。

后来父亲在一封家书中写道:

“儿在不该离开爹时离开了,爹爹心疼。

但你和你哥都参加了革命,想起来爹心里痛快高兴。”

父子分别,

何时相逢?

在成千上万的欢送人群里,

只见父亲挥着手,

犹如指挥大军前进,

把那支曾在董庄地道战[8]中敲碎日本鬼子脑袋的德造驳壳枪,

高高举过了头顶。

“列兵”理解,

这是让儿子看得更清,

并喻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人民离不开武装斗争。

父亲大声喊着:

“胜利后要回来!别忘了家乡冀中!”

公元一九四九年,

解放战争大举反攻。

毛泽东和朱老总[9]

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父亲作为一名县级干部,

牢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毫不迟疑,坚决执行。

由一个老区的县级干部,

成为毛主席点名的“五万三千个随军南下干部”的尖兵。

父亲范长林带头南下的事迹,

在《冀中导报》[10]头版头条刊登。

父亲曾用写在一把粗瓷茶壶上的八个草字教子:

“春三月花开遍地红。”

就在这“花开遍地红”的季节,

老区的人民,

唱起了《胜利花》[11]

“胜利花开千里香,

解放区人民喜洋洋。

优秀干部争南下,

解放军到处打胜仗。”

是年二月四日,

深县的大礼堂,

响起了欢送“优秀干部南下”的掌声。

父亲与深县的一百一十八名南下干部,

在定县车站万名群众高唱着:

“光荣的花儿光荣的匾,

欢送干部下江南,

冀中的干部最优秀,

领导人民把身翻”的赞歌声中,

开始南征。

随二野三兵团十二军李德生将军,

参加“渡江战役”,解放了徽城[12]

为了人民得解放,

父子天各一方,

一个在西北,

一个在华东。

南下,

西进,

目标一致,

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战火纷飞,

炮声隆隆。

“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彭副总司令指挥果断,

一野将士作战勇猛。

战斗在西北战场上的“天下第一军”,

在贺炳炎与廖汉生将军指挥下,

驰骋八百里秦川,

把胡宗南歼灭在关中。

彭德怀与贺龙司令员,

于户县涝店作了军事部署,

围歼国民党主力四个整军,

拂晓即向全军下达了战斗命令。

一军的广大指战员,

不怕疲劳,向前猛冲,

高唱着“挺进!挺进!

向西安向南京向一切的蒋管区大进军。

那里的穷苦老百姓

多年来盼着人民解放军去解救他们。

上起刺刀勇敢向前进,

挑死害人的瞎怂坏种。

减租减息合理负担,

帮助穷人大翻身……”

“列兵”与战友们涉过渭河,

参加了“扶眉战役”,

接着又登上了六盘山峰。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追歼马步芳

直抵青海西宁

一野歼敌三十万,

解放了西北全境。

二野司令员刘伯承

“常胜将军”顶有名。

三野奋战在华东,

能文能武陈毅司令。

淮海战役打得好,

一举解放了南京。

父亲横渡皖江,

随军解放了安庆。

了解父亲与“列兵”的李国良将军,

誉称范氏 “革命家庭,父子英雄”。

“将革命进行到底”,

五星红旗在天安门高升。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无数人为此喜极而泣,

普天同庆。

郭沫若先生即兴赋诗:

“多少人民血,

换来此尊荣;

思之泪欲坠,

欢笑不成声。”

二十个大字,

抒发万人情。

全国得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为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

父亲踏上了天都峰[13]

开发黄山,

治理太平。

一九五二年,

十月隆冬,

“列兵”以优秀的政治干部被选,

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政治干部学校,

由“人民功臣”,

成为军校的“上等生”[14]

亲人一别,

转瞬即是六周年整。

漫长的两千一百九十天,

终在古城西安重逢。

“相见时难别亦难……”

骨肉团聚仅有两千八百八十分钟。

父亲从王曲的湘子河边,

又回到率水之滨的屯溪山城。

建设徽州水利工程

战天斗地,

堪称安徽省治水典型。

一九五三年春,

父信告子:“由太平县长,

调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徽州区建设科长

省委书记、政府主席曾希圣同志亲自任命。

主管农林牧副渔,

还有城建水利电力与交通。

建设任务,

十分繁重。”

他带病坚持工作,

从来不肯歇停。

曾经为保卫冀中而流过血的父亲,

又为皖南与新安徽省的建设,

积劳成疾,

患了肝硬化不治之症。

于一九五四年八月八日,

为皖南人民献出了生命。

父亲“俯首甘为孺子牛”,

革命战斗,光荣的一生。

父子永别,万分悲痛。

父亲无私奉献和忠于共产主义的革命精神,

儿子“列兵”永远继承。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毛主席讲:“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今天的安徽,

已成了一个富裕之省。

桃乡深州建成了一座贸易新城。

祖国的大西北,

面貌早已改容。

以前的荒山秃岭,

今日都郁郁葱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革命者之心,

依然那样鲜红。

为实现共产主义向小康目标奋进,

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

宛如战争年代那样,

“小勇士”时刻不忘:“我是一个兵”!

【注释】

[1]“列兵”即列宁的兵。1958年,“小勇士”请求下放到第1军步兵第4团炮兵营75炮连当兵,戴上了一颗金星的列兵军衔,与红军团长李桂林同志一起,编入了龚银正班,并用“列兵”之名,在该连写了一些散文与诗作。发表在1959年3月《解放军歌曲》上的《我爱我的小骑枪》等,就是在75炮连创作的。这首歌当年唱遍了全军。

[2]《挺进》一歌的作者系西北战场上的一位文艺战士。

[3]“三查三整”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区结合土改而进行的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内容的整党运动。

[4]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区、县委员会,对外均称政治处。

[5]“石门”即解放前石家庄市的旧称。

[6]李国良同志,少将军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洪湖赤卫队大队长。其父是中共县委书记。父母皆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解放战争时期,他任新5旅旅长兼22团团长,奉贺龙司令员之命,前往冀中与深县带兵。回晋绥军区后,旋即任吕梁第10军分区司令员。南下后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后病逝。

[7]《走!跟着毛泽东走》由孙定国作词,刘汉章作曲。

[8]董庄在深县护驾迟北三华里处。父亲1945年任该区区委书记兼游击队政委,组织领导了董庄地道战,一举歼灭了号称“千人大军”的日伪之猖狂进犯。民兵战斗英雄董振宗就是该庄人。

[9]“朱老总”是解放区军民对朱德总司令的尊称。

[10]《冀中导报》是战争年代中共冀中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即今天《河北日报》的前身。该报于1949年2月6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父亲带头南下的事迹。

[11]《胜利花》作者为陈贻鑫同志。

[12]“徽城”即安徽省歙县的旧称。

[13]“天都峰”为黄山之巅。当时黄山三十六峰,在太平县境内就有八峰。1952年6月,父亲由祁门人民法院院长调任太平县代县长,后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徽州区建设科科长兼水利工程处处长、皖南木材(林产)公司党委书记等职。

[14]“小勇士”首次立功是1948年12月在吕梁第10军分区。1954年9月在第一政治干部学校参加国家考试,成绩优异,获“上等生”称号,并立三等功。1959年10月任一军二师政治部文艺队政治指导员时,立三等功。1956年2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战争年代有功人员的解放奖章一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