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何纪念“辛亥革命”

为何纪念“辛亥革命”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辛亥革命,究竟留下了什么?我以为,一切必须循着盘点辛亥革命,探索上下三百年。了解辛亥革命之前的一百年,深省辛亥革命发生后的一百年,以及从今天开始研究未来的一百年。接连的失败,使“辛亥革命,只是一棵大树在完全蛀空的时候,轻微风吹草动都会将大树吹倒”。辛亥革命一举推翻帝制,草创共和。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改“革”了,可没有立“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枪声,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知不觉,距今整整一百年。曾经漫天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无踪。独每年临近,总有或大或小的庆典纪念。

今年,颇为隆重。然而我所好奇的,我所琢磨的,我想表述的,恰是这段过往历史中精神性的存在,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反而不重要了。这个世界,永远不是“前人负责革命,后人负责纪念革命”那么简单。我只渴望,寻找、追问、反思一百年来,中国与中国人的变,与不变,以及将变。辛亥革命,究竟留下了什么?我们,为什么纪念?

我以为,一切必须循着盘点辛亥革命,探索上下三百年。了解辛亥革命之前的一百年,深省辛亥革命发生后的一百年,以及从今天开始研究未来的一百年。

第一个百年,从1811年至1911年,中国百年积弱。清人自入关伊始,奉行闭关锁国。不单生产方式滞后,且中国传统文化也慢慢失去活力,种种恶劣风气逐渐养成;文官制度,也亦败坏。到1840年前夕,无论文化与国力,清朝皆疲惫衰退。两次鸦片战争,割地赔款,整个国家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饱受几千年闻所未闻的耻辱灾难,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华农耕文明没落谷底。中国人觉醒中,不得不改革自身,追寻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而且模仿西方政治制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从头至尾,却没有人认真思考中国的真实状况。接连的失败,使“辛亥革命,只是一棵大树在完全蛀空的时候,轻微风吹草动都会将大树吹倒”。

第二个百年,从1911年至2011年,中国百年复兴。辛亥革命一举推翻帝制,草创共和。可惜又乱象丛生,革命、立宪、共和、复辟诸多势力,或合纵连横,或孤注一掷。只打下了半壁江山,其他归顺与袁世凯,革命不彻底,既成功了、也失败了。中国政治改革开了头,却进行了一半,带着遗留的大尾巴,至此开始长达三十年的军阀混乱时期,中国人继续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走向对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文化形态、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全面转变和彻底改造,欲将整个西方文化成绩移植到中国的文化土壤上。五四运动打破了传统观念与标准,却对文化核心问题没有一般性的自觉,无法提出自觉的要求、目的和指导原则。20世纪中国的几乎整个历史,都笼罩在五四精神有“醒”未“觉”无“悟”、“破”而不“立”的深远影响之中。

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政治改革终于完成,社会制度大调整。中国人仍在“旧”被打破、“新”未成型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全力追求经济、政治等“硬实力”的大翻身与国家现代化的表现。1979年改革开放,朝着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开创经济新局。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一骑绝尘快速向前、跃身全球第二,中国崛起。这一百年,其实就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的一百年,也是五千年中华文化饱受西方文明冲击之后,所积聚爆发的一个自我更新过程,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大生命力的与时俱进。

第三个百年,从2011年至2111年,中国昂首腾飞。今天,回望历史,我们深切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振兴和社会进步而披荆斩棘、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行者们,难忘他们的实干精神、牺牲精神、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一百年过去了,社会进步,国家中兴,我们已然经过了两次政治革命,可文化制度的重建,依然没有开始。中国向着民有、民治、民享的目标,发展了几步?民众要参与公共生活、要有公共精神、公共道德的理想,又走了多远?“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纪念辛亥只是一个回顾,整顿自己、明晰脚下、认清明天,才是开拓未来的重要契机。

此刻,不禁想起胡锦涛主席前不久的讲话,在本世纪上半叶,中国要完成两个宏伟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想起孙中山先生《总理遗嘱》中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所谓革命,革命,无非改革落后,清洗过往,重建、赋予新的生命。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改“革”了,可没有立“命”。“命”在哪里?“命”就在当下!

载《明报》2011年10月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