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一”纪念亭

“六一”纪念亭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月4日,武大“六一”惨案善后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其中一项议题是讨论纪念死难者的办法。6月18日,善后委员会又召开联席会议,研究了建筑纪念亭的地点。李先生1947年8月从安徽大学回到武大执教,这时离“六一”惨案刚过两个多月时间,但珞珈山上仍然充满白色恐怖。1948年6月1日,“六一”纪念亭内树立起纪念碑。

刘以刚

在武汉大学,有一座六角飞檐、碧瓦熠熠、六根朱红圆柱支撑的纪念亭,这就是“六一”纪念亭。

1947年6月1日,国民党军警千余人突然包围武汉大学,搜捕进步教授和学生,并开枪打死王志德、陈如丰、黄鸣岗3名学生,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六一”惨案。在死难的同学中,陈如丰是台湾省台南县新营人。当时家中父母健在,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生活十分清苦。惨案发生后,武大台湾籍同学控诉说:台省沦陷了50年,台胞受尽人间苦痛。陈君不死于日人刀枪下,想不到投到祖国怀抱里来受高等教育,反死于凶残的国人之手,这太令人痛心了!台湾同学会在敬悼的挽联中写道:“涉重洋而来祖国,堪嗟大雅斯文,不死于寇盗,不死于仇仇,却丧于有司之手;将热血以溉自由,是真英雄本色,可萃乎泰山,可巍乎天地,更昭乎日月之光。”

6月4日,武大“六一”惨案善后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其中一项议题是讨论纪念死难者的办法。决定在校内建筑一座纪念亭,将3位同学的殉难经过,刻写成碑文,并烧制瓷像(或铜制浮雕),以作永久之纪念。

6月18日,善后委员会又召开联席会议,研究了建筑纪念亭的地点。打算选择校体育馆前或校车站前的空场地,修建纪念亭,亭中立一纪念碑,邀请美术和建筑专家妥为设计。

纪念碑的碑文由谁来写合适呢?当时的代校长兼文学院院长刘永济先生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李健章。李先生1947年8月从安徽大学回到武大执教,这时离“六一”惨案刚过两个多月时间,但珞珈山上仍然充满白色恐怖。李先生冒着杀头的风险,临危受命。刘永济教授对自己学生的安全考虑得十分周全。为写碑文的人保密,不公开他的名字。碑文写好后只在校行政会议上传阅。李健章先生在写碑文时,故意采用古文来写,使人不易读懂,容易迷惑敌人,后面一段议论加上孟子的一句话:“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暗喻反抗的意思。碑文和三生传写好以后在校务会议上传阅,稍作修改即获得通过。纪念碑正面记述事变概略,背面书写三生家世,言简平实,情感深沉。纪念碑上的字是当时武大事务组的事务员瞿扶民写的,他擅长书道,字有功力。碑记用八分体书写,三生传用楷书写成。1948年6月1日,“六一”纪念亭内树立起纪念碑。

(原载《老武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本书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