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第1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2)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3)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4)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5),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6),紫红的桑椹(7);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8),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9)的叫天子(云雀)(10)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11)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12),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13)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14)藤和木莲(15)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16)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17)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18),像小珊瑚珠(19)(20)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21)

长妈妈(22)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23)。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24)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25),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手稿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26)需要人们鉴赏(27),这是荒园,人迹罕至(28),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29)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30)来,下面撒些秕谷(31),棒上系(32)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33),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34)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35)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36)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37)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38),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39)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40)道:三味书屋(41);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42)

寿镜吾不爱照相,图为他唯一留存于世的晚年照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43)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44),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45)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46),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47),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48)。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49)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50)。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51)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52),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53)。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54)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55)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

鲁迅少年读书处——三味书屋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56)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57)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58)”的,蒙在小说的绣像(59)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60)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61)和《西游记》(62)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63)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64)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九月十八日(65)

题解

本篇是鲁迅在1926年9月18日写于厦门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最初发表于同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19期,副题为《旧事重提之六》,署名鲁迅。后收入《朝花夕拾》,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32年9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鲁迅写回忆散文始于1926年2月。其时,正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年代,鲁迅自觉地投入了反对段祺瑞军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及其支持者“现代评论派”的斗争。自1924年11月开始,北京女师大学生为反对校长杨荫榆封建家长式的治校,爆发驱逐杨荫榆的运动,章士钊提请国务会议通过停办女师大。鲁迅一直站在学生一边,揭露章士钊及“现代评论派”对学生的压迫和污蔑,因此被章士钊非法免去了教育部佥事职务。鲁迅毅然向平政院控告章士钊的迫害。在这一时期的紧张战斗中,鲁迅因气愤、劳累过度,以至“喝酒太多,吸烟太多,睡觉太少”(见鲁迅1925年9月30日致许钦文信),致使肺病复发。从1925年9月到次年初,他一直处在重病中,面对充塞流言、谎话、虚伪的黑暗社会和病痛的折磨,他深切地感受到人生的痛苦,“宛然目睹了‘死’的袭来,但同时也深切地感着‘生’的存在”。所以,尽管他意识到自己走进了“杀人不见血”的“无物之阵”,却依然赞美那“举起了投枪”的“战士”,决然以自己的身躯(意志)“来肉搏这空虚的暗夜了”(见《野草》中的《一觉》、《这样的战士》、《希望》)。他抱病坚持战斗,不仅为青年学生增加任课量,写下许多匕首和投枪似的杂文,还完成了小说集《彷徨》,充满哲学思考的散文诗集《野草》,而且从记忆深处采集那在眼前闪烁着、“令他时时反顾”的早年生活,这就是他后来名之为“朝花夕拾”的回忆散文。它反映的生活虽也分明交织着美丑真伪,却透现出更多的“生命”的自然本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一篇对古朴纯真的自在生命的回忆。

本篇与作者写于北京的五篇回忆散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无论在主题的内涵和文章的气氛格调上,均有所不同。前五篇的回忆仍囿于眼前的斗争,所以追述儿童时的感受,首先旨在对现实的批判,字里行间不时刺向北洋军阀及其帮闲文人,叙述也就离不开议论。而写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鲁迅已离开北京。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政府开列了一份密令缉捕五十人名单,其中就有鲁迅。为了不作无谓的牺牲,也为了作短期的喘息,鲁迅接受厦门大学的聘请,任国文系教授兼国学院研究员,于1926年9月4日抵达厦门,暂住在生物学院的三层楼。该楼位于海边的小山岗上,石阶高达96级,因尚未开学,所以感到有些无聊,好在大楼“背山面海,风景佳绝”,“静养倒好的”。眼前的见闻也和北京不同,如感到“南方的阶级观念,没有北方之深”,“此地北伐顺利的消息也甚多,极快人意”(见《两地书》1926年9月4日、14日致许广平信),所以心境较为平静。当该校预科学生俞荻拜访他时,说到厦大校长提倡复古,学生依旧用文言写作等情时,他感到很惊奇,认为“这应该改变一下”。虽然那时他已不满于这个学校的一些做法,但总的感觉是:此地人民的思想“并不怎样老旧”,因此依然抱着新的希望。这种心绪显然也影响了他在厦门写的第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虽然文章的主题仍蕴含着对落后的封建教育的批判,但全篇重在描述充满活力的童心童趣,充分形象化的情和景,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

详解

正如题目所显示的那样,本文结构也分为两大部分,表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写“我的乐园”——百草园。第二部分(从“我不知道为什么……”至最后),写三味书屋的书塾生活。

第一部分先描写百草园的无限乐趣,次写园内关于赤练蛇的传说,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最后描述冬天在百草园捕鸟的情景。

文章开门见山扣题,点明“我的乐园”的位置、规模、名称,以及现在的情况:一是园已归属他人;二是久未见它;三是确认园中“只有一些野草”,作者特别用了“似乎”这一不确定的语气词,表达出不愿承认这一“确凿”事实的矛盾心理。上述三种“现在”情况,都旨在强调时空的变化,都抹不掉“我”对百草园的深刻印象。“但”、“却是”两个转折词,都加重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过去事实的分量。

第二段紧接上文,具体写为什么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全段行文简洁、风趣。先用两个“不必说”的分句,概观全园静中有动的风貌,又突出了下文“单是”一句要具体描写的内容。一略一详,一抑一扬,口气豪放,言外之意是:既然“单是”这一点就有无限趣味,足可证明它为什么是“我的乐园”了。

描绘园内的概貌,采用视野移动法,写得井然有序。以第一个“不必说”句,写春夏秋季园内的静景:视线由低到高、由近及远,描述园内植物、静物的色彩和形状,展示出一幅明丽、清新、开阔的境界,与文章开头第一句听说的“很大”规模相照应。又以第二个“不必说”句,写园内的动景:视线由高及低、忽低忽高地描述园内小动物的声响和姿态,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这两句短短的话,表现力如此丰富,也得力于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都十分真切、生动,紧紧抓住了事物的外表特征。如以“碧绿”形容菜畦,一个“碧”字就透出了菜蔬的鲜活,富有生命力;写桑椹,则抓住它熟透时的紫红色。又如以“光滑”形容石井栏,立刻使人感到它年代久远并产生清凉感;对皂荚树,则突出它“高大”的形状;写黄蜂,用一个“伏”字就显出它肥胖不灵便的模样。而描写从草间飞出的叫天子,则用“直窜”这一个有声有形的动词,既与前文的“轻捷”这一形容词对应,又区别了鸣蝉在树叶里的“长吟”声。这一系列描写无不使人赏心悦目,很符合小孩子开朗的欣赏心理。

“单是”句以下所描绘的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充满了想象力,用词讲究,比喻贴切。在描写顺序上,根据少年儿童的玩耍心理,先写动物,后写植物。对动物的描写,采取拟人化的比喻。如以“低唱”比喻油蛉孤独的声音,而以“弹琴”比喻几只蟋蟀行动时发出的和声。一个“们”字,照应了“弹琴”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儿童敏锐的听觉。同时也写儿童灵活的视觉:“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一个“断”字,点明了吸引小孩翻砖玩耍的原因,也写出他善于判断蜈蚣的藏身之地。描写斑蝥,更是以一个少儿的调皮行为,又猛然显现这种小动物有放屁熏人自救的功能,让人忍不住发笑。

对植物的描写,也不是停留在静态上,而是通过少年儿童寻根究底的心理和行动,活现植物内在的特色。如指出“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暗示了它名称的由来;写何首乌突出它“有拥肿的根”,便联想起有人说它的“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由此引出少儿的好奇心和“常常拔它起来”的行动,虽然为此“弄坏了泥墙”,但正是这种认真的无虑的反复实践,否定了传说的妄言妄信。写覆盆子的形、色、味,也是通过孩子“不怕刺”的亲自摘吃的实践,才得出它的“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的实感。

整个第二段,是全文的描写重点,充分显示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活力。这也反映出鲁迅幼年善于观察事物,熟悉生活,这是他后来创作的基础。

第三段是写“草”,这本是“百草园”名之由来,照理应详写,可是作者却笔锋一转,说“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又由这“赤练蛇”引出听保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和教训。

第四、五、六段,都是说“美女蛇”的故事及对“我”的影响。它的内容与百草园没有直接关系,在文章的结构上称为“插叙”。但这段占第一部分三分之一篇幅的文字,却深化了本文的主题思想。因有“赤练蛇”和“美女蛇”之说,小小的“我”不敢走进“长的草里”。这是大人们通过主观的善意的“教育”,达到了吓唬孩子的目的,也就束缚了儿童好动、猎奇、探秘的天性。但这一传说在客观上也引起了儿童以善惩恶的想象力:“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以战胜美女蛇。同时,这故事引出的“教训”,也使幼年的“我”,开始“觉得做人之险”。以上都是人们传说的“美女蛇”故事对“我”的影响,其中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

所以,尽管这一传说带有迷信色彩,但不能笼统说作者是在批判迷信。鲁迅之所以插入这个“美女蛇”的故事,正是要说明:人们以想象力创造了神话传说,又反过来对人类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儿童的成长——产生强大的、复杂的影响。只是这种种影响,将因每个人日后不同的环境和经验,有的或被发展,有的或被消除。作者的这些思想和本人的经验、体会,并不是以说教的语言来表达的,而是通过非常传神的记叙,让读者自己来体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因此,读者中便有人肯定了这一故事的积极成分,有的则以作者在本文中所谈的经验,批判了它的迷信成分和对人的天性的束缚。有的认为这故事结尾的教训使人觉得“做人之险”,是消极的,造成人际交往中的戒心,失去了古朴的感情;但也有人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斗争经验,证明“做人之险”是有益的人生经验,可以提高警惕,识别伪装,以至认为作者是以“美女蛇”的故事,稍带刺一下当时以“正人君子”等美名露面的“现代评论派”。这些不同的认识是正常的,恰恰证明了这一段插叙的意义:反映了人生在从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影响的束缚或启示;在儿童阶段,主要来自神话传说故事和大人们的教训。这正是本文所要反映的思想之一。

对幼小的“我”的影响,还来自另一方面,这就是第七、八段表现的内容:通过描写冬天百草园的趣味,写出雪地捕鸟的收获。这收获也不是用论说来反映的,而是十分细致、具体地记叙了雪地捕鸟必须掌握的时间、条件和方法,用了“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一系列动词,简明准确地介绍捕鸟过程,并说明“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对闰土的父亲没有很多的文字描绘,只是对比地写出我的“失”,和他的“得”,又用了他的一个“静静地”“笑”的回答,便使读者看到了一个勤劳智慧、沉静幽默的老农形象,而急于求成的“我”正是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有益的生活经验,包括做事不能太性急。所以,这一段表面是写捕鸟,实际是写“我”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劳动人民的影响。它与下文书塾中死读书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上第一部分是追怀少儿时代百草园给予“我”的乐趣和启示。

第九段是承上启下,过渡到第二部分。

本段是写“我”得知将进书塾后恋恋不舍百草园的心情。突出少年“我”对家长专断决定的不满和对书塾的恐惧。用“也许是因为”三个排比句推想家里人将要送“我”进书塾——“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原因,猜测的内容与上文所表现的天真无邪的行为一一对应,更在情绪上形成书塾和百草园的对立,由此暗示这正是封建式的家庭教育本身造成的后果。作者以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写“我”把百草园里的草木虫鸟看作自己亲密的小伙伴,一声声呼唤,一声声告别,更加重了对书塾的负面预感。

第十段开始转入对书塾的具体描述。

首先按“我”上学的路线和视线,一一写明书塾的地点、性质、名称和拜师仪式。尽管前文已强调这是一个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但作者并没有在“严厉”的外表上做文章,倒是突出了这是一个平常的家,摆设简单,先生质朴。作者以少年“我”的眼光和感受,写出这个书塾的特征。

如把书塾称为“先生的家”,十分切实地指明这个书塾的性质,是先生在家设馆授徒。中国旧时的私人学馆,几乎都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形成家长式的管教方式。鲁迅自7岁开始,就在家塾中受启蒙教育,前后教他的几位本家叔祖,教学的水平虽有不同,但都存在着内容单调、天地狭小的问题,这也是百草园成为“我的乐园”的原因。12岁的鲁迅,第一次走出家门进了另一所私塾,也就意味着有更加严格的学规和学习任务等待着他。

对书房的描写只写了两样东西。一是中间挂的匾,写着书塾的名称“三味书屋”。三味,就是古人对读书的体会,认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如稻谷粮食、史书如菜肴一般重要,诸子百家的书如调味品那样各有风味。以三味书屋命名,表明书塾要严格地按儒家的教育内容,指导、规范学生学习。

二是匾下的画,是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松下。其含义有两种。其一,认为画面的意思隐喻中国传统的吉祥语“福禄寿喜”,松表长寿,“伏鹿”是“福禄”的谐音,梅花是中国传统的喜花。其二,以“鹿”为“禄”的谐音,画面暗寓书塾教育的目的“学而优则仕”:学生在书塾,犹如伏在古松下苦读,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旦学业完成,就能参加科举的县考,如考上秀才,便可进一步通过各级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或学会经商的本领,以期养家糊口,甚至发财致富。三味书屋正是以此画表明书塾将按照封建教育的目的“严厉”管教学生。所以,尽管它没有设孔子牌位,只须对着匾和鹿行礼,实际上无异拜了孔子,以及引导自己的老师。

不过,匾和画只是祖上传下来的形式。书塾是否真正“严厉”,关键在于老师的为人和教学态度。所以,第二部分主要是写“我”眼中的先生,通过“我”时喜时忧的心理活动,逐步深入地写出“我”对先生的印象,及如何竭力摆脱书塾沉闷的空气。

最初的印象有两点:一是先生“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一是“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从外表上可见这是一位严守古礼,以身作则,不倦于学的宿儒。这正是家长选择老师人品的标准,倒也符合孩子早先就听说的:“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所以,除了“恭敬”外,还消除了原有的几分畏惧,心中一高兴便赶快向他请教早就想知道的问题。

先生干脆地拒绝回答传说中的“怪哉”这种虫的问题,还脸露“怒色”,这是“我”从先生的态度上获得的第二个印象:原来这“和蔼”、“渊博”的先生跟不少大人一样,只要求学生读书,不准问课外这种神怪方面的事,“我”也因此初尝先生“严厉”的脸色。在此,作者以一个孩子真实的感受,揭示封建教育“严厉”的原则,也巧妙讽刺了那些不能回答孩子天真的问题,却又要装出一副学问渊博的样子,以示他们并非不知道,只是跟随他们的先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与前文长妈妈讲神怪故事形成对比,显示了下等人的亲切、热诚。

对先生的第三个印象,是在“我”循规蹈矩地读书、习字、对课后,刚高兴地看到先生的态度“好起来了”,又见先生不断给“我”加重了功课。暗示三味书屋之所以被人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真正原因——它对学生的功课抓得很严很紧。

死板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总要遭到活泼好动的孩子自发的抵制和抗拒。书屋后面的小园便成了他们的乐园。虽然只能偷偷地溜出去,而且最好是“静悄悄”地玩。后园虽小,却跟百草园一样,把书房的孩子一个个吸引了去,以至“戴着大眼镜”“读书入神”的先生也会发现书房空了,“便大叫起来”。

“我”从先生的管教方式上获得了第四个印象:这位老先生不像有的书塾先生那样常常体罚学生,一般只是“瞪几眼”,“大声”命令学生读书。这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先生,但他还是丢不开那时教育必有的戒尺和罚跪的规矩。学生也只好在这种“严厉”的管教下,不得已放开喉咙胡乱地读一阵书。

文章对书房读书背景的描绘,可以说是全文的高潮。对全景的描绘不是用了好多形容词,而是用了一个成语:“人声鼎沸”——闹开了锅;又用了一个对比:待先生也念书,学生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先生还大声读着。又摘录双方念的句子:学生念的不知所云,错误百出,“死读书”的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摘先生念的句子,特别加了几个语气词和声浪号,可见念得极有感情。但明眼的读者看了会笑:瘦弱的先生丢了原文的“玉如意”,举起了“铁如意”指点比划,仍觉得很潇洒自如;大口的金杯子也从“倾倒”变成了“颠倒”。老先生真的醉了,他已沉醉在骈体文的铿锵音韵中,以至念走了意思。作者又用一个“特写”,惟妙惟肖地描绘先生读书的神态,他似乎已走进一个不计功利的自由境界,“我”也因此对先生有一种新的印象:先生开心起来是那么自在、天真,甚至可笑!

最后一段写先生读书入神,进入他自身自由状态时,也就解除了“严厉”的管教,学生也因此获得稍许的欢乐和自由。读者可以想象学生又乘机一个个溜到后园去玩,作者不必再花笔墨,而是重点表现学生在书塾自由空气下的创造性活动: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影描绣像。作者最后说:“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这是对书塾生活的调侃。

以上第二部分是追忆三味书屋沉闷的学生生活,含蓄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束缚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也毒害了本性正直、质朴的先生。

透过第二部分的记叙内容,即可知三味书屋之所以被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原因,在于它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严守封建的教育制度。说它是“最严厉”的,也因为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种品格固然令人敬重,却也使他格外认真、切实贯彻封建教育的要求,而且必须袭用封建教育的“严厉”手段,这使他的教育不只是“严格”,而是“严厉”。但他毕竟与那些充满封建专制思想、残酷体罚学生的塾师不同,所以人们称三味书屋管教学生是“最严厉”的,而不是最“厉害”的。

由此可见,作者能选用准确的词汇评价三味书屋,是鉴于对他的老师有正确的分析。所以,虽然第二部分重在批判,却没有把先生写歪,即使最后的特写有点漫画化,却仍然使人感到这位有点迂腐的老先生,颇为可敬可爱。作者以这样一个颇得好评的书塾来揭示封建教育的问题,不仅使批判更有说服力,而且深化了主题,表现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使他们陷入迂腐、可笑、无能的境地,因此必然遭到年青一代的反对和抗拒。所以,本文是在强烈对比中追述少儿时代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展现并赞美了充满纯真追求的天性,揭示某些人为的教育,特别是封建教育束缚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毒害了读书人,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运用得最多的是对比。大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小至草木虫鸟。写百草园时,有春夏秋季和冬天不同趣味的对比,有静和动、有声和无声的对比。甚至写捕鸟,也把“我”的性急和闰土父亲的沉着相对比。写三味书屋,则有室内沉闷的读书和室外欢畅的游戏对比,即使同是读书声,也有学生和先生的不同。同是神怪内容,则有长妈妈和先生的不同态度。在知识上,更有正确和虚妄的分别。通过对比,不仅突出了不同人、不同事物的特性,而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或贬或褒的感情。因此,尽管本文的目的是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却没有一句论说的话,肯定和否定完全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中。

在描绘的手法上,充分抓住人物、生物、事物的色彩、声音、形态等特色,以准确、鲜明的形容词和动词或拟人化的比喻再现事物的神态。而这一切又是通过一个男孩的眼光、男孩的行动、男孩的心理、男孩的情感表现出来,使描绘的内容情景交融,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尽管本文反映了纯真的天性与人为的封建教育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但全文充满了童趣和诗意,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全篇结构十分严谨,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划分为两个部分,但又不限于一时一地,在行文中时时发生联想,扩展开去,却又前后照应,不论是美女蛇的故事,还是怪哉的问题,都紧扣主题,深化了主题。

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美文。

【注释】

(1)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百草园,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新台门后面的一个荒芜的菜园,为周氏10来户人家所共有。三味书屋,在绍兴鲁迅故居附近,鲁迅12至17岁在这里从寿镜吾读书。新中国成立后,绍兴鲁迅故居由人民政府从后来的房主章氏收购,三味书屋则是寿氏捐献,归国家所有,均为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并对外开放。

(2)并:连同。

(3)朱文公的子孙:这里是作者对周家新台门屋宇的买主朱阆仙的戏称。朱阆仙(1873-1937),原名世焕,更名文煜,字心焘,号阆仙,绍兴人,祖籍绍兴安昌白洋。绍兴著名绅士、慈善家。他确实一直以“朱文公的子孙”自居。朱文公,就是宋朝的理学家朱熹(1130-1200)。“文”是宋宁宗赐给他的谥号。

(4)确凿(z o):确实。

(5)菜畦(qí):菜地。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

(6)皂荚树,又称“皂角树”,落叶乔木,果实(皂荚)像扁豆,长七八寸,可作为药材,也可捣碎了洗衣服。据周作人回忆,百草园的皂荚树果实呈圆形。

(7)桑椹(shèn):桑树的果实。椹,同“葚”,成熟时呈紫黑色,味甜,可食用、酿酒。

(8)长吟:形容鸣蝉(知了)连续不断的叫声。

(9)轻捷:轻快。

(10)叫天子(云雀):一种形状像雀的鸟,飞得很高,叫得很响亮,喜欢捕食小虫。

(11)油蛉(líng):就是“金钟儿”,也叫“铃虫”,形状像西瓜子,昼夜都叫。

(12)斑蝥(m o):一种昆虫,体长六七分,颜色美丽,捕食小虫。这里所说的斑蝥是指类似斑蝥的“行夜虫”,俗称“放屁虫”。

(13)后窍:肛门。

(14)何首乌:多年生蔓草,根粗大,可以入药。

(15)木莲:一种蔓生的常绿灌木。

(16)莲房:莲蓬。

(17)拥肿:也写作“臃肿”,这里形容何首乌的块根肥大粗壮的样子。

(18)覆盆子:一种落叶灌木,有刺,开淡红色花,果实可食,又可入药。

(19)珊瑚(shān hú)珠:珊瑚制成的珠子。珊瑚,海里的一种腔肠动物所分泌的石灰质聚集而成的东西,形状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

(20)攒(cu n):凑在一块儿。

(21)赤练蛇:也写作“赤链蛇”。一种无毒蛇,长可达1米多,生活在田野和村庄附近。

(22)长(ch ng)妈妈:鲁迅小时候家里的女工,她常给鲁迅讲故事。下文的“阿长”也是指她。

(23)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24)敛(liǎn):收拢

(25)髓(suǐ):骨内的凝脂。古人认为脑由精髓汇集而成。

(26)罗汉:佛教对修行得道者的称呼。

(27)鉴赏:评论欣赏。

(28)人迹罕(hǎn)至:来的人甚少。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29)觅(mì):寻找。

(30)竹筛(shāi):竹做的筛子。筛,分离粗细颗粒的用具。

(31)秕(bǐ)谷:长得不饱满的谷粒。

(32)系(jì):打结,系上。

(33)“张飞鸟”:就是鹡鸰(jí líng),头圆而黑,前额纯白,形似戏剧舞台上张飞的脸谱,所以浙江有的地方叫它“张飞鸟”。张飞,三国时蜀国的将领。

(34)闰土的父亲:指鲁迅小时候家里的短工,名叫章福庆(1850-1903),是个农民,兼作竹匠,会稽县道墟乡杜浦村(今属上虞市)人。他的儿子运水(1879-1936),是鲁迅童少年时代的朋友,后来鲁迅在小说《故乡》中根据这一原型塑造了一个名叫“闰土”的农村少年形象。这里是袭用小说中的称呼。

(35)叉袋:袋口有叉角,可以打结的布袋或麻袋。

(36)书塾(shú):旧时民间教读的地方,如私塾、义塾、家塾等。

(37)无从:没法、无法。

(38)Ade(adei):德语,“别了”、“再见”的意思。

(39)我的先生,指寿怀鉴(1849-1930),字镜吾。详见本书有关文章。

(40)扁:也写作“匾”,挂在门楣、厅堂、亭榭等处的题字横牌或直牌。

(41)三味书屋:位于绍兴鲁迅故居东首不远处,系塾师寿镜吾家的东厢房。详见本书有关文章。

(42)方正:指为人正派,不圆滑,循规蹈矩。

(43)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东方,复姓,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东)人,西汉文学家。他是汉武帝的太中大夫,善讽谏,喜诙谐,知识也很渊博,后来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史记·滑稽列传》附传中说东方朔“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

(44)“怪哉”:传说中的一种奇怪的虫。据说汉武帝曾在路上遇到这种怪虫,就问东方朔是什么虫。东方朔回答说:这是秦朝时逮捕了许多无辜的老百姓,大家愁苦得仰天叹息:“怪哉!怪哉!”大概是上天被感动了而生出这种怪虫。这种虫是忧愁结成的,放在酒里就会溶化。“怪哉”,就是“奇怪啊!奇怪啊!”的意思。见《古小说钩沉·小说》。

(45)消释:溶解。

(46)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指我听完先生讲的新课,将要回到座位上去的时候。旧时书塾一般是一个老师教程度不同的几个或十几个学生,所以老师讲新课时,就教的学生要站到老师座位旁边,叫“上生书”,听讲完毕,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则叫“退下来。”

(47)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有年老的,或长久从事某项工作的意思。

(48)对课:对“对子”。旧时学习词句和准备做诗的一种练习方法,书塾教学生练习对仗的一种功课,用虚实平仄的字相对,如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柳绿”,学生对“桃红”。

(49)言:这里是“字”的意思。

(50)蝉蜕(tuì):即蝉衣,蝉蜕下的壳。

(51)同窗:旧时对同学的称呼,意思是同在一个窗下学习。

(52)戒尺:书塾里教师用来责罚学生(打手心)的形似尺子的木条。

(53)人声鼎(dǐng)沸: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得滚开,发出响声,热气腾腾。

(5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见《论语·述而》。《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后来列为儒家经典之一。“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见《幼学琼林·身体》。窦,念dòu。“上九潜龙勿用”,见《周易·乾》,原作“初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见《尚书·禹贡》,原作“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包厥柚锡贡”。厥,念jué。这几句都是旧时书塾读物中一些难懂的句子,又无标点,因此学生在死记硬背时常常读错。

(55)“铁如意……”:清末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中的句子。原文作:“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倾倒淋漓,千杯未醉。”“先生”念时,将原文的“玉如意”念作“铁如意”,“倾倒”念作“颠倒”。念句中的“呢”“噫”“嗬”“……”,均非原文所有,是录者为表达念者的朗读感情而加上去的语气词和声浪号。玉如意,古时的器物,头部形状如灵芝或云叶,有短柄,可拿在手上比划或赏玩。倜傥(tì tǎnɡ),洒脱,不拘束。叵(pǒ)罗,大口酒杯。全篇内容是歌颂五代后唐开国帝王李克用父子。该文是常州府秀才刘翰选入江阴南菁书院学习后作的应试课卷,被评为“古学超等八名”,选进王先谦编的《清嘉集初稿》卷五。

(56)拗(ǎo):这里表现人用力向后仰的状态。

(57)盔(kuī)甲:古代军人穿戴的护身器具。头上戴的叫做“盔”,身上穿的叫做“甲”。多用金属制成,也有用藤或皮革做的。

(58)荆川纸:一种竹纸,薄而略透明。

(59)绣像:原指绣成的神佛像或人像。明清以来附在通俗小说卷首的书中人物的白描画像,也称“绣像”。

(60)影写:即摹写,把纸蒙在书上照着描画。

(61)《荡寇志》:长篇小说,清朝俞万春著,又名《后水浒传》,70回。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道光年间曾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

(62)《西游记》:长篇小说,明朝吴承恩著,共100回。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63)锡箔:把锡碾得很薄,粘在纸片上,叫做“锡箔”。旧时人们为祭奠死者,常烧锡箔,说是给死者当钱用。

(64)绅士:指旧时地方上有财产、地位和权势的人。

(65)九月十八日:1926年9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