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辨明古诗文中比喻的意象

辨明古诗文中比喻的意象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诗文,可能年代久远,加之治学者大意,有些喻体的意象,虽为名家名作,却不能正确的辨明,现今教材中的注释,我有三处颇有异议: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我认为这种注释是和原诗明丽的意境大为不合。《招隐士》里的“春草”应为实指,而“随意春芳歇”从“秋暝”即证实这是喻体。那“春芳”的意象是什么呢?这样的理解才可使诗意前后连贯一致,充分体现王维诗歌中恬淡优美的独特风格。

辨明古诗文中比喻的意象

比喻,俗称打比方,其要素有本体、喻体、喻词,种类则有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四种,因为具有化平淡为生动,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冗长为简明的作用,古今中外,人们都爱用之。古代诗文,可能年代久远,加之治学者大意,有些喻体的意象,虽为名家名作,却不能正确的辨明,现今教材中的注释,我有三处颇有异议:

其一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緎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这是《荷塘月色》中引用的《采莲赋》,可文中“兼传羽杯”的“羽杯”注为“酒器”;后面的参考译文也译成“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若此,则全文应改为《传器赋》或《饮酒赋》,但“传器”或“饮酒”一般应在大船上或陆地上或屋宇中,因“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这船实在太小了。而能照应“采莲”的除了“夏始春余,叶嫩花初”外,只有把“羽杯”当成“莲花和莲蓬”的喻体才可以。这是从形似上设喻,因为莲花的花瓣一瓣瓣地在水中漂浮或散至于地,就形如羽毛;而莲蓬的形状极似酒盅茶杯,这样理解使“采莲”落到了实处,我们好似看到当年采莲的妖童媛女在采摘到了鲜艳的莲花和新鲜的莲蓬时,亲切地喊着:“织女妹,我把这莲花送你了。”“牛郎哥,这莲蓬你可接住啊!”

其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是已流传了两千多年荀子《劝学》里的第二段文字,人们分析这段论学习会带来提高和改变结果的文字时,定为并列式结构。虽然文中运用了博喻,但根据比喻中本体与喻体的要素,我们可以看到从开头到“金就砺则利”都是喻体,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偏重于喻指“君子博学则智明”;“木直中绳,以为轮……金就砺则利”是侧重于喻指“(君子)日参省乎己而行无过矣”。因而此段文字分析中的错误有二:第一,“故”领起的句子只能到“金就砺则利”为止,这是属于对改变的喻体的略述,其后的标点应是句号;第二,整段文字的结构应为分总式,最后一句为前两类喻体的本体。

由此,原文中最后一句的标点应变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其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属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名家,《山居秋暝》为其代表作。人们评论他的诗作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而此诗更为代表。诗中作者借助触觉、视觉、听觉、嗅觉,把山居时雨后天晴的秋天晚景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有香有味,王孙读了真会乐之忘返。可是教材把“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为:春草就随它的意衰败吧,王孙自可留在山中(这里的秋景仍值得欣赏)。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是诗人自况。

我认为这种注释是和原诗明丽的意境大为不合。《招隐士》里的“春草”应为实指,而“随意春芳歇”从“秋暝”即证实这是喻体。那“春芳”的意象是什么呢?“芳”一般是代指花,如“芳草鲜美”、“野芳发而悠香”;再如毛主席在《采桑子·重阳》中所写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及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春芳”的意象应是指秋叶;“歇”也不是衰败,与“停车”句同义,即为流连欣赏;“王孙”也不应是作者自况,有如陶潜归隐时劝谕族人“忽驾言兮焉求”一样是王维劝谕友人的话。整句话我认为应译为:“随便你到哪儿去,艳如春花的秋叶都值得你流连欣赏,王孙啊,你完全可留下来。”这样的理解才可使诗意前后连贯一致,充分体现王维诗歌中恬淡优美的独特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