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餐饮文化小析

中国餐饮文化小析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饮食文化,底蕴丰富、形式多样,比如,一道菜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能诠释很多文化内涵。如今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中国餐馆全球开花,中国饮食文化对人类的影响之大之深显而易见。以我个人的理解,就近百年来的中国饮食文化而言,“吃了没”“吃的啥”“在哪儿吃的”“和谁吃的”这四句问话最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时代变迁,以及面子文化的精髓。

2015年 20 9月小

中国的饮食文化,底蕴丰富、形式多样,比如,一道菜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能诠释很多文化内涵。如今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中国餐馆全球开花,中国饮食文化对人类的影响之大之深显而易见。

以我个人的理解,就近百年来的中国饮食文化而言,“吃了没”“吃的啥”“在哪儿吃的”“和谁吃的”这四句问话最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时代变迁,以及面子文化的精髓。

第一句“吃了没”,在穷困潦倒的年代出现频率最高。记得小时候在山沟里的老家,大人们相互问候时常说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主要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问你吃过饭了没有,如果没的吃可给点儿接济,因为我家还有一些红薯或窝窝头,可帮你应应急。如果别人吃过了,而你还饿着肚子,说明你家比他家穷。

第二句“吃的啥”,就上升了一个层次。也就是说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主要问对方吃的好或者坏,是大米、捞面还是山珍海味,谁吃得好,证明谁的生活水准提高了,从而也证明他家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他更有面子。比如他吃的是奶汤金钩翅、红烧海虎翅、木瓜血燕等稀缺昂贵的菜,喝的是茅台外加路易斯,而你吃的还是家常便饭,那你们之间的差别就大了,他的身份地位相对就比你高了很多。从这里延伸出中国绵延至今的互比文化,从吃的好坏上也要比出个高低,明不比暗比,你不比他比,个人不比群体比,非比出个结果来!

第三句“在哪儿吃的”,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这个阶段,吃了没、吃的啥已经不再重要,关键是在哪儿吃的,“在哪儿吃”已经成了吃饭的重心和主题。在家吃、在地摊吃、在饭馆吃、在普通酒店吃、在五星级酒店吃、在最著名的什么地方吃,在北上广深吃、在纽约吃、在东京吃、在巴黎吃、在钓鱼台国宾馆吃,等等,都蕴含着大不相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含义。这个时候,吃的什么已经不是主要内容,哪怕你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上只吃了一个热狗,或是你在迪拜的六星级酒店就喝了杯咖啡吃了个甜点,就比在北京某面食馆吃顿大餐显得高贵。在哪儿吃,成了身份和地位的缩影。

第四句“和谁吃的”,更是上升了一个层次。你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吃饭,你和省长一起吃饭,你和市长一起吃饭,或者你和关系友好的邻居一起吃饭,你和情深义重的同学一起吃饭,你和公司的同事一起吃饭,前者和后者的区别大相径庭,尽管实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吃了顿饭,可总会有人把其意义延伸到纲举目张的程度。哪怕你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的小餐厅喝了碗小米粥,也很可能会被传播得家喻户晓,诸如此类你不想比也得比,非给你比出个三六九等,这就是中国吃文化演绎出的社会亚文化

这四句有关饮食文化的阐述,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已打上深深的烙印,其象征意义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八项规定等举措也许能限制和约束国人在饮食上的铺张浪费,但要想彻底改变社会文化习俗赋予中国饮食文化的想象和象征,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