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把握银行经营管理七关系

正确把握银行经营管理七关系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宁波农信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转型关键节点,迫切需要理念的转变与提升。宁波农信机构正积极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改革不仅是要解决外在的体制问题,更关键的是促进内在经营机制的优化。这在客观上要求银行科学处理信贷投向与投量的关系。

正确把握银行经营管理七关系——读《远离冰山》有感

◎崔全利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暗礁、旋涡和冰山。既然冰山是一种客观存在,就要学会识别冰山,应对冰山。

《远离冰山》作者朱小黄曾任中国建设银行的首席风险官,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个首席风险官。他对银行的本质、风险管理的使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出想远离冰山就要划定边界、确定底线,学会管理明天。宁波农信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雨,逐渐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但离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标准还有些差距,特别是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还不强。当前,宁波农信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转型关键节点,迫切需要理念的转变与提升。

一、正确把握银行社会地位与市场定位的关系

银行在发展方向上应树立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注重自身社会地位的提升,更要注重自身市场定位的合理化,在促进银行协调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地位或者说是社会形象,往往是一些银行机构实力的体现,追求社会地位往往与追求银行的发展和经营绩效紧密相连,这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银行在地位与定位的关系中往往趋于同质化,要么追求大企业、大产业,要么赶潮流、随大流。大企业大产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这些企业和产业建立合作关系固然可以树立银行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但是银行机构追求社会地位的结果,导致银行贷款严重集中和信贷结构的同质化,影响了经济的均衡发展,对低水平重复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由于银行市场定位严重趋同化,银行业的经济分工不合理,为其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市场定位趋同化不符合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这一风险管理的最基本原则,不利于银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将最终损害银行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农信机构不同于普通银行,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市场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找准自己的“生态”位置,坚持支农、支小、支散,以实现错位竞争,并进行合理的市场分工,培植和建立自己的基本客户群,以比较优势,特色经营发展自己。尽量降低市场定位的趋同系数,规避被动的无序甚至恶意竞争,寻求银行业稳健经营、长治久安之策。

二、正确把握银行外在体制与内在机制的关系

体制改革往往是一次性设计,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强制推行,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经营机制是内生性的,一般而言其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其作用具有长效性。体制如同产品的外包装,机制则是产品自身的质量。银行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市场化的经营机制,金融改革要立足机制的引进和营造。

宁波农信机构正积极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改革不仅是要解决外在的体制问题,更关键的是促进内在经营机制的优化。不管是引进民营资本还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其着眼点都应该是促进内部经营机制的优化。一个良好的、健全的经营机制,应该包括:表现为产权制度的产权运行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表现为组织制度的高效率的科学管理机制,表现为分配制度和人力资源制度的激励机制,表现为风险管理制度的内控制度和自我约束机制等等。

三、正确把握银行信贷投向与信贷投量的关系

银行是一个聚集社会分散的盈余资金,然后再对社会资金进行重新配置的中间机构。要实现银行资金的有效配置,首先应解决好信贷资金投向与投量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协调一致。只讲投量而不讲投向,可能短期效益、眼前利益较好,而长远利益、可持续性发展不行。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某个行业或某种产品在投资生产初期,市场供给与需求是否平衡,单个经营者自己很难事先看到。他们会不停地扩大再生产,只有当市场信号发生变化,商品价格降低了,产品积压了,才知道要进行生产投资项目的调整,但这时银行投入的资金就变成了不良贷款。这在客观上要求银行科学处理信贷投向与投量的关系。如果我们没有解决好信贷投向与投量的关系,就会产生许多重复建设,导致很多贷款难以按期收回,产生大量不良贷款,影响资产质量。

因此,在信贷的发放管理上应以科学发展观来处理投量与投向的关系,不仅要注重投量上数量的扩张,看当期效益、短期效益,更要注重投向上质的发展,看重长期效益,要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信贷投向与投量之间不太协调的问题。

四、正确把握银行贷款回收与贷款回报的关系

回收是指信贷资金本金的回流,回报是指利息收入。从理论上来说,作为理性的经营者应当首先关注其贷款回收情况。因为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第一位的是安全性,即保证本金安全地回收,这是银行信贷资金循环的内在要求。第二位才是追求利息收入,关注盈利状况。这里存在一个值得研究的金融理论问题,银行的功能究竟是资源配置,还是资源的增生和再生。笔者认为更应该将银行资金看作是可再生资源,因为资金怎样放出去还要按原来的形态收得回,而且是按更高的价值收回。如果放出去的是现金,收回来的是房产,就没有实现资金的再生。在再生的前提之下有了利息收入则称之为增生。如果是将银行的功能仅仅定位于资源配置,那么银行将资金贷出去,只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投向,满足企业的市场需求就行了,这是一种被动性的选择。新的银行理论应在银行功能定位上有所突破。金融要支持经济发展,从传统角度上看这个观点没有错,但是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恐怕就不一定正确。因为银行的功能定位是促进资金这种稀缺资源的再生,其首先要满足的是自身的发展需要。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只是其经营手段,而不是其经营目的。其目的是银行自身的发展壮大,也就是贷得出去,将来能以更高的价值收得回来,做到本金的回流和利息的回报,即“既有回收又有回报”。

五、正确把握银行人缘需求与人才需求的关系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稀缺资源,银行要发展就要靠人才,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就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智力的竞争,未来社会是一种学习型社会,社会竞争就是看谁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新得更快。但是,一些银行在人才观上不是看人的真才实学,而是考察人缘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病根在于“委托—代理冲突”,委托人是出资人,代理人就是银行的行长,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激励不相容、权责不对等、合同不完全。委托人追求的是长远发展与投资回收,代理人追求的是眼前利益和自身的回报;委托人希望银行按其利益行事,代理人利用对银行资产使用、收益分配等事实上的控制权做有背委托人初衷的事情。总而言之,代理人分配性努力大于生产性努力。

六、正确把握银行资产增长与资本增长的关系

在对待银行发展上应注意资产与资本是否协调增长。目前部分农信机构资本都不是很充足,充足率不高。巴塞尔协议把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因为它是衡量或约束一家银行实力、质量效益高低、发展潜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银行资本金的多寡,决定其资产规模的大小,资本金越多,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可以发展得越大。而资产质量的高低又决定其资本收益率的高低。因为银行拨备是根据资产质量的高低按不同比率提取的,按我国有关规定,银行关注类资产按2%计提拨备,次级类资产按25%计提拨备,可疑类资产按50%计提拨备,损失类资产按100%计提拨备,资产质量越差,其应提拨备越多,直接计入成本冲减其利润。因此,计提拨备后的效益才是真正的效益,计提拨备后的利润才是真正的利润。另外,资本充足率还约束着银行机构的发展数量和资产规模的扩展,如果资本充足率不足,监管当局一般不会同意其新设机构和新办业务,甚至可以要求停止发放新的贷款;资本充足率不足,监管当局可以将其列为有问题银行,按照差别监管规则,增加现场检查频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惩罚性监管;资本充足率不足,监管当局可以责令股东增资,限制其资产转让,要求其进行资产重组。因此,对于资产与资本两者之间,更应该重视资本的增值或增长。

七、正确把握银行外部约束与外部激励的关系

银行监管部门作为外在力量,对银行机构不仅要有外部约束力,更要有外部激励措施,在监管理念上要处理好严厉监管与激励相融的关系。我们提倡严格监管,严厉监管,更要注重激励性监管。作为全新的银行监管理念,除了严管、严查和严处等外部约束措施之外,还应该增加外部激励性监管措施,给银行发展提供一种动力,变压力性监管为动力性监管。通过实行差别监管,如对发展稳健、管理规范的银行减少现场检查频率,调动银行稳健经营的积极性;通过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调动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积极性;通过实行评优活动,调动高管人员守法经营的积极性;通过实行承诺监管,如承诺以资产质量为核心考核指标,如果达到某一标准,就可以多增设一个机构或者多开办一项新业务新产品,鼓励银行规避信贷风险,努力提高资产质量。通过诸如此类的办法或措施,来激励和促进银行朝着监管者要求的目标和方向发展,提高监管效率。

(作者系省农信联社宁波办事处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