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和原则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和原则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这是商业银行首要的和根本的经营管理目标。盈利是商业银行产生和经营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要通过强化管理实现利润与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商业银行的长期经营实践活动中,各国的商业银行已经普遍认同在其经营管理中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的“三性”原则。

第三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学习目的】

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了解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了解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了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主要思想。

本章案例

单笔贷款超限——银行不知自己违规

经济学消息报》曾披露,淮安一家商业银行与外地几家商业银行对当地的一家钢铁企业提供银团贷款2.2亿元,这个贷款令人关注的是银行贷款的额度。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个牵头银行对该企业的贷款为1亿元,按《商业银行法》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也就是说,按照1亿元的贷款额度来推算,上述那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应达到10亿元。据查证,该银行的注册资本不过为1.3亿元,按照法律规定,它对一个借款人的贷款总额最多不超过1300万元。

案例评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离不开经营管理理论的指导,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不断变化和创新,期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资产管理时期、负债管理时期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时期。现阶段,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是银行界的主要理论,即商业银行应当从资产与负债的结合上来保证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商业银行应加强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预测并从资产与负债共同寻求满足流动性的具体方法,通过有效管理资产与负债,着力解决资产与负债规模对称、利率对称、期限结构对称的问题,重视商业银行自有资本的及时补充。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和原则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

一般说来,商业银行的总体经营管理目标,是实现银行利润的最大化和股东收益最大化。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利润最大化

这是商业银行首要的和根本的经营管理目标。从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来看,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企业存款、贷款和汇兑为主要业务,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性服务的金融企业。盈利是商业银行产生和经营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风险最小化

在金融市场的实际经营投资中,利润与风险一般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利润越大,相应承担的风险也越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要通过强化管理实现利润与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就是要使得其盈利水平保持不变而实现风险最小化;或者说在风险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得盈利最大化。这是商业银行长期所要实现的目标。

(三)提高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能直接反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对消费者和用户的满足程度,也能表明企业的商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市场份额越高,表明企业经营、竞争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即是指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有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必须在竞争环境中通过营销手段来巩固、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增加服务范围稳定收入

商业银行收入主要来源于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使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必须大胆革新,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扩大服务领域。

(五)拓宽客户类型

作为盈利性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必须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采用各种营销手段,既要保留住原有的老客户不流失,也要开拓新市场吸引更多的新客户。

(六)塑造良好的形象

商业银行的形象,包括经营宗旨、经营思想、资信状况、人员素质、服务水平、自然状况等。商业银行形象是商业银行的无形资产,只有树立良好的商业银行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的最终经营目标。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商业银行作为以营利为目标的特殊经济组织,有着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在商业银行的长期经营实践活动中,各国的商业银行已经普遍认同在其经营管理中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的“三性”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必须确保其资金来源(客户存款)及资金运用(贷款、投资)是安全可靠的,避免发生损失。只有在安全性有保证的情况下,银行才可能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只有在安全性有保证的情况下,客户才会把其资金存入银行为银行提供盈利的来源。所以说,安全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要着重考虑的原则,大多数国家将“安全性”排在第一位。

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安全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方面,金融犯罪数量不断上升,社会上发生的金融诈骗案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恶性金融盗窃越来越残酷,特别是内外勾结作案的情况增加了防范的难度。从银行经营方面来看,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倒闭也为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任何商业银行如果经营不好、资不抵债时,就都要面临着破产。所以,安全性原则在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也是得到高度重视的。

(二)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一方面,商业银行是典型的负债经营,资金来源的主体部分是客户的存款和其他负债。由于存款是以能够按时提取和随时对客户开出支票支付为前提的,而借款则是要按期归还或随时兑付的,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就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即资产必须保持相应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资金运用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资产保持流动性。商业银行所发生的贷款和投资会形成一定的资金占用余额,这个余额在不同时点上是不同的,贷款需要逐步收回,投资需要到期收回;同时,商业银行在不同的时点上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贷款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又要一定的资金来源应付贷款发放和必要的投资。贷款和投资所形成的资金收付差额在时间上不一致,在数量上也不一致,这就带有某种不确定性,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应付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需要。

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是通过创造主动负债来进行的,如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同业拆借、利用国际货币市场融资等。

流动性是金融的生命,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中很多就有对其经营管理流动性要求的规定,金融法规的制定也从多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予以考虑,例如,《担保法》是对贷款流动性提供的保障,资产证券化也是对贷款流动性的安排。

(三)盈利性原则

所谓的盈利性原则,也可称为“效益原则”,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首先,能够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收益,国家得到更多的税收收入;其次,盈利的增加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自身积累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银行信誉,拓宽客户市场,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实现更好的经营;最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增强了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可以避免因资产损失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破产倒闭风险。

三、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统一与协调

商业银行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组织,首要目标在于盈利,盈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但是作为一个以货币和信用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又必须受到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制约。如果忽视这两者,单纯追求盈利,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陷入混乱。

在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管理中,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从盈利性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资产可以分为盈利资产和非盈利资产,资金用于盈利资产的比重越高,商业银行获取的收益就越多,盈利规模也越大。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非盈利性资产,如现金资产,随时可以应付客户的提现需要,具有十足的流动性,因而现金资产的库存额越高,商业银行体系应付提现的能力越强。从安全性角度看,一般情况下,具有较高收益率的资产,其风险总是较大的。为了降低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银行就不得不把资金投向收益率较低的资产。这就表明,一方面,盈利性原则要求提高盈利资产的运用率,流动性原则却要求降低盈利性资产的运用率;另一方面,资金的盈利性要求选择有较高收益的资产,而资金的安全性却要求选择有较低收益的资产。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商业银行某些经营决策往往会只顾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外的方面;某一原则的实现,经常以另一原则的放弃为代价。这种矛盾要求商业银行的管理者需对“三性”原则进行统一协调。

实际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原则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统一协调关系。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是统一协调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衡量指标并不是单一采用预期收益率指标的,而是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计量后所得出的收益率指标,才是商业银行的实际盈利状况。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原则和流动性原则也是统一协调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要求商业银行保留一定水平的流动性资产,以满足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需求。如果商业银行将本应作为流动资产的资金全部投放到盈利性资产中去,在短期内会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盈利性,但当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需求或有新的高盈利资产投放机会时,原来投放在盈利资产上的资金不能及时抽回或抽回需承受重大损失,导致商业银行因不能保留流动性资产而使增加的效益损失殆尽。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也存在统一协调关系。安全性越高意味着风险性越小,而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其实质就是安全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这三个原则是一个统一体,缺一不可,且不可偏废。安全性保证了商业银行的利益不受损失;流动性则为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提供了保障;而盈利性则是通过提高银行的利润水平,增加银行自身积累,从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银行资产更为安全。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中,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原则相互矛盾,相互制约。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找到三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才能实现三个原则的统一协调,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才能真正把银行经营好。研究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原则的统一协调,在保障资产安全的情况下将利润扩大到最大限度的理论,称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根据理论发展的演变,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三个阶段。

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核心思想

商业银行从产生到20世纪60年代,资产管理理论长期以来在商业银行管理中占据统治地位。资产管理理论的盛行,是与商业银行发展的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当时,金融市场不发达,非银行金融机构尚未发展成熟,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融资工具单调,间接融资是经济活动中的主要融资方式。这一方面,使得社会上的盈余资金持有者只能通过存款的方式进行投资,从而保证了商业银行有着稳定的充足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活期存款是当时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来源结构的单一限制了商业银行利用资金的途径。因此,当时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就在于维护资产业务的流动性上,并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通货膨胀还没有成为普遍性的、长期性的货币现象,这也是决定商业银行有着稳定资金来源的重要原因。

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而资产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所能主动管理的业务活动;相对来说,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即商业银行资金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客户是否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愿意存多少资金在银行,这对银行来说是自身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因此,银行应重点关注资产业务,关注如何恰当地安排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管理,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统一。

(二)几种主要的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依其提出的顺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性贷款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由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该理论认为,银行的业务应集中在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而能自动清偿的贷款。实际上就是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因为这类贷款能随着商品周转、产销过程的完成,从销售收入中得到偿还。该理论认为,银行的大多数存款是活期存款,客户随存随取,只有发放短期自偿性贷款才能保证用户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从而避免挤兑风险发生。因此,银行不应该发放长期贷款和消费者贷款,即使有必要发放,其数量也应该严格限制在银行自有资本和储蓄存款范围之内。同时,这种理论还强调,商业银行在发放短期流动性贷款时要以真实的贸易作为基础,要用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以此保证资产的安全性。

商业贷款理论第一次确定了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一些重要原则。①资金运用要根据资金来源的性质和资金来源的结构进行合理安排,这一原则已成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基本准则。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要保持高度的流动性和经营的安全性。这为商业银行降低经营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这一理论至今还保留着它的影响,英美等国家部分商业银行还是坚持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要的资金运用业务。

商业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时代的背景使得它也存在着很多缺陷,一是忽略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存款的稳定性、贷款清偿的外部制约因素等,这就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范围,也使得短期贷款的清偿机制显得单一。二是商业性贷款理论有可能助长经济波动。如果银行发放贷款完全依据商品需求而自动伸缩,那么在经济景气时,信贷会自动膨胀并刺激物价上涨;反之在经济衰退时,银行信贷会自动萎缩,这无疑会加剧经济的波动,与中央银行的调控政策背道而驰。

2.资产转移理论

资产转移理论又称为“资产可转换性”理论,是20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在其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的。

资产转移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因此保持流动性资产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可转换资产。可转换资产具有信誉高、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从而可以保证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能迅速转化为现金。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就是典型的可转换资产。

这一理论的提出与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此以前,西方国家不存在短期证券市场,银行除依靠现金保持流动性外,还要求贷款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来满足流动性的需要。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后,各国政府竞相发行短期政府债券,同时客户对银行的贷款需求也变弱,这就为银行以短期债券代替短期贷款作为资产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创造了条件。

资产转移理论为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找到了新的办法;资产转移理论仍然强调商业银行应根据资金来源的性质保持高度的流动性,但资金运用的范围可以适当扩大。这样不仅丰富了银行的资产结构,突破了商业性贷款理论对银行资产运用的限制,而且使银行扩大了资产组合范围。但资产转移理论是在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成熟,金融资产交易较为普遍的情况下来进行金融资产的转换,保持银行高度的流动性,一旦市场萧条,证券行市大跌,人们竞相抛售证券的时候,银行也很难不受损失地将所持有的金融资产顺利转让以达到保持流动性的预期目的。

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是1949年普鲁克诺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贷款并不能自动清偿,贷款的清偿依赖于借款人与第三者交易时获得的收入。贷款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如果一项贷款的预期收入有保证,即使期限较长银行仍然可以接受。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也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还可以发放非生产性的消费贷款,只要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可靠,还款来源有保证。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发展的西方经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种资金需求,不仅需要短期资金,而且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同时,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银行开始注重给消费者提供贷款,客观经济环境给商业银行提出了中长期贷款和消费者贷款的需求。此外,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商业银行也迫切需要开拓新的资产业务领域。在这种背景下,预期收入理论应运而生,它为商业银行开拓新的资产业务领域找到了理论依据,并成为商业银行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

预期收入理论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一个重大进步,明确提出了贷款清偿来源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该理论促进了贷款形式的多样化,加深了银行对经济的渗透和控制,巩固和加强了商业银行自身的地位。预期收入理论最大的缺陷在于,预期收入是难以把握、不确定的。基于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或突发事件的影响,借款人将来收入的实际情况往往与银行预期有一定的差距,甚至相距甚远,这种情况在长期贷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按照这种理论经营贷款,往往会增加银行信贷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

(一)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核心思想

20世纪60年代,通货膨胀开始成为困扰各国经济的难题,西方各国实行严格的政府利率管制政策,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受到了金融市场上较高利率的各种金融工具的严重冲击,资金吸收能力迅速降低。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证券市场也迅速成熟。通货膨胀的压力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成长导致了严重的“金融脱媒”现象,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无论是渠道上还是数量上都受到极大威胁。寻求资金来源,扩大负债数量,已经成为当时商业银行的第一需要。美国第一花旗银行率先创新了一种新的负债工具——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存款迅速增加,商业银行纷纷效仿,由此引发了现代银行负债管理理论的兴起。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对负债业务并非无能为力或无所作为,银行能够也完全应该采取主动,积极地到市场上去购买资金。只有更多的负债,才能支撑起更大的资产规模。尤其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负债越多越有利。因此,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应该从资产方面转向负债方面,努力扩大负债。同时,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可以通过负债结构的安排和负债来源结构的安排来实现,而不必依赖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公共安全网”的作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存款的信誉和安全。

(二)几种主要的负债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按其演变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传统的负债管理理论(包括银行券理论和存款理论)和现代负债管理理论(包括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

1.银行券理论

银行券理论是一种古老的银行负债理论。最初人们将金银或铸币存入银行,银行开出一种承诺见票即可支付票面数额的支付凭证,也就是银行券。发行的银行券成为银行的负债,但其背后都有贵金属资产做后盾。在贵金属阶段的部分准备发行制度下,银行不必以100%的金融资产作为后盾,银行券可以多发,持券人一般不会同时要求兑现。于是多发银行券成为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同时银行券也成为银行的基本负债。

现代商业银行不再发行银行券负债,但是银行券理论对当今的银行负债管理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是银行发行的负债凭证,必须要有真正的货币兑现准备;二是这种兑现准备的数额,可以大大小于银行发行的负债承诺数额,两者间的比例随不同的经济形势而变动。负债的适度性,正是银行券理论的精髓之所在。

中央银行是通过存款准备金制度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商业银行需按规定比例缴纳准备金存款;银行存款是应当保证按契约要求兑付现金或转账支票的,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这就是银行券理论衍生出来的关于银行负债管理的政策要求。

2.存款理论

当商业银行失去了发行银行券的权利以后,存款利率便成为银行负债管理的主要理论。存款理论认为:①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②存款是存款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一种选择;③银行应当支付存款利息;④存款者和银行共同关注的焦点是存款的安全性问题;⑤存款的稳定性是银行经营的客观要求,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限制在存款的稳定性沉淀额度内;⑥存款可以分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根据存款理论的观点,一系列银行经营管理制度诞生,并起着稳定银行经营管理的积极作用,如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利率限制制度等。

3.购买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面临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增长并存的巨大压力,一种有别于存款利率的负债理论获得了银行界普遍的青睐,这就是购买理论。

购买理论认为,银行对负债并非消极被动和无能为力,银行完全可以积极主动地购买外界资金。购买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增强流动性;②资金购买对象是十分广泛的;③直接或间接地抬高资金价格,是实现购买行为的主要手段;④银行奉行购买理论的适宜气候是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实际负利率;⑤购买负债是适应银行资产规模扩张需要的积极行为。

购买理论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变消极的付息负债为积极的购买负债,这是银行负债经营思想的重大转移,被称为“银行负债思想的创新”和“银行业的革命”。但购买理论使得商业银行更加积极主动吸收资金,刺激了商业银行片面扩大负债,盲目竞争,可能加重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

4.销售理论

20世纪80年代,销售理论兴起,其核心是银行要努力推销金融产品。销售理论是在金融工程和金融创新兴起,金融竞争和金融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产生的。它同以往所有银行负债理论的显著区别在于,它不再单纯着眼于资金,而是立足于服务,是创造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为需求范围广泛的客户提供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者,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推销这些金融产品,从中既获得所需的资金,又获得应有的报酬。

销售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客户的利益和需要是银行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②客户是多种多样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金融产品也必须多种多样;③银行应善于通过服务途径,利用商品和劳务的配合,来达到吸收资金的目的;④金融产品的推销主要依靠信息的沟通、加工和传播;⑤从负债角度来看,应该适当利用贷款或投资手段的配合来达到资金的吸收,作出“一揽子”安排。

归根结底,销售理论始终包含着一种市场概念,要求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研究银行应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告诉客户银行将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销售理论的兴起,反映了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的彼此竞争和相互渗透,标志着商业银行正朝着功能多样化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及核心思想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金融创新的浪潮,各种新型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纷纷采取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提高资金价格,利率限制实际上已经被冲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先后取消或放松利率管制,银行界甚至整个金融界出现了金融自由化浪潮。一方面,随着利率和经营活动的自由化,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品种增加,金融产品根据市场定价也成为可能,银行因此能够主动灵活地控制资产和负债的各种条件,如期限和利率。另外,自由化的进程也使客户需求多样化,银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充分管理资产负债的风险显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传统的以贷款量扩张的数量导向式银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金融市场中的衍生交易不断增加,电脑技术的发展,都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最优均衡,只有兼顾了银行的资产方和负债方,强调资产和负债两者之间的整体规划和协调搭配,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以及协调统一管理,才能控制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与其他理论的比较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资产管理理论偏重流动性和安全性,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而负债管理理论则较好地解决了流动性与安全性问题,但由于吸收外部资金来源,因而带有较大的风险。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同时关注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汲取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精华,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商业的银行经营管理更为科学。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已经成为当今银行业经营管理的主导方式。

重要概念:

经营目标 经营原则 资产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流动性 安全性 盈利性

思考题:

1.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

2.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则。

3.简述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

4.简述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

5.简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6.试比较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几种主要理论。

参考文献:

1.李志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曾康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朱新蓉,宋清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4.盖锐.金融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刘秀兰,尹宝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杨有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刘忠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案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8.王淑敏,符宏飞.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9.黄亚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