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撑起一把爱心伞

撑起一把爱心伞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目前,全市已多方筹措农村特困群众定期救助基金350万元,纳入定期救助对象3785户1.1万多人,发放救助金210万元。为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治病难的问题,2004年,我市在山丹、民乐两县开展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试点。去年,在试点基础上全市全面推开了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由于对农村特困户的大病医疗救助坚持做到了三公示、四公开,重症重救,小病小救,不设门槛,深受群众好评。

撑起一把爱心伞——我市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纪实

秋凉冬寒,面向农村困难群众、“三无”对象、受灾农户的一次次爱心捐助活动,受到了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的热情响应。一笔笔捐款、一件件棉衣,及时输送到农村救助对象手中。3年来,全市仅在“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中就为困难群众筹集善款256万元、衣被31.25万件。加之已经实行的农村特困群众定期救助、医疗救助、灾民救助、五保户集中供养等,我市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社会救助已成为我市维护稳定的稳压器、救灾助困的及时雨、分忧解愁的爱心伞。

困有所助,让特困群众有依靠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政组织心系困难群众,把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现实要求,在千方百计落实惠民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以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去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特困群众定期救助制度,对全市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因灾、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且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常年特困户,每月给予人均25元至30元的定期救助。至目前,全市已多方筹措农村特困群众定期救助基金350万元,纳入定期救助对象3785户1.1万多人,发放救助金210万元。对摸排出的全市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00元的7.8万人,通过五保、优抚和其他特殊救济政策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有9500人;通过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及时予以生活救助的有3.65万人;春荒冬令时节通过爱心捐助得到临时救助的有2万多人。与此同时,我市还采取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生活救助与生产扶持、扶志与扶贫相结合的办法,切实解决特困群众的实际困难。

今年,全市组织困难家庭劳务创收5007万元,接受社会捐款82.8万元、实物近28万件,确保了农村特困群众定期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病有所医,让困难群众有希望

“小病挨、大病拖、躺倒才往医院抬”。这是过去农村医疗现状的真实写照。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在农村非常突出。为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治病难的问题,2004年,我市在山丹、民乐两县开展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试点。

去年,在试点基础上全市全面推开了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把大病救助资金,按农村人口每人每年2元列入财政预算。其中,市财政列支100万元、县区财政列支88万元、省上资助161万元。至目前,全市通过救济资助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特困户达1.05万人,动用救助资金21万元;对8200名农村特困户进行了医疗救助,共用救助资金210万元。由于对农村特困户的大病医疗救助坚持做到了三公示、四公开,重症重救,小病小救,不设门槛,深受群众好评。

老有所养让困难群众有盼头

农村五保户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关心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对于弘扬新风、落实国策都有特殊的昭示作用。对此,各级党政组织不断加大敬老尊老工作力度,出台了《张掖市农村五保供养实施意见》,将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将供养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并实行供养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机制。为了改善供养条件,我市把原来的60多所敬老院合并为43所。甘州区先后投入资金260万元,高标准改扩建了梁家墩等4所敬老院。目前,全市实现花园式、公寓式管理的敬老院已达到了30多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650人,分散供养的达到了4440人。

灾有所救让困难群众有活头

10·25地震、6·9洪灾,以及每年不同程度发生的干旱、沙尘暴、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给群众的生命财产一次次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强化减灾救灾工作,我市逐级制定了救灾应急预案,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救灾工作管理的意见,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抢险救灾、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工作机制。近年来,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市、县区财政列支救灾款327万元,抢救转移安置灾民31万人次,解决了38万人次的吃粮困难,让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受灾的280个村、1.4万户群众在最短的时间里全部完成了重建任务,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张掖日报》2006年12月4日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