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十七个春秋的守望

六十七个春秋的守望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2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郑宜栋永生难忘的日子。为了省点住店的钱,郑宜栋用几片棕叶包裹着脚,不顾同伴的劝阻,毅然上路了。就这样,直至上饶解放,郑宜栋当了7年挑夫,替父还了1000多元的债务。然而当时政府实行的是供给制,郑宜栋每月微薄的收入除了自己生活,还要赡养母亲和供弟弟读书,加上婚后生了7个子女,生活一直窘迫。就这样,郑宜栋在风雪中奔波了9天,还清了102位债主的债务。于是,郑宜栋决定按15%的比例补偿给债主。

六十七个春秋的守望

——素描郑宜栋

郑宜栋今年八十有五。

没想到耄耋之年当了回“新闻人物”。

2009年12月4日。北京。梅地亚央视演播大厅。来自方志敏故乡的郑宜栋白发苍苍、精神矍铄地走上了“2009年度中国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暨颁奖晚会”的舞台。尽管老人穿着为此行特买的新衣服,但细心的主持人张绍刚还是发现他崭新的外衣里面,穿着一件袖口打着补丁的旧毛衣。

“为了替父亲还清67年前的旧债,只得节衣缩食,这件毛衣穿了25年,嘿嘿,袖口补了好几次呢!”

郑宜栋喃喃着回答。

现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为了替父亲还掉一笔本可以不还的债务,郑宜栋老人从17岁起守望到现在,整整67年了。他守望的是债务吗?不!是诚信。中国人的法制生活因他的奉献而精彩,因他的执著而生辉!”

这是张绍刚噙着热泪给予郑宜栋的获奖赠言。

老人笑了,也噙着泪。

郑宜栋有个“宝箱”,从不示人。

里面藏着啥?谁也不知道。钥匙就拴在他的腰带上,连睡觉都要压在枕头下。儿女们也在揣摩。是钱财么?不可能,老人一生节俭,省出的每分钱都用在还债上。是珠宝么?不现实,老人一辈子都在这块弹丸之地打转转,何处觅宝?

这是郑家一个谜。

记者到他家采访时,老人百感交集地打开了箱子,里面躺着一本纸页已发黄的账本。这是父亲67年前留下的遗物,记录着一段饱含着血泪的往事。

郑宜栋的老家在上饶县黄沙岭乡麻墩村,那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父亲在村里经营着一个油榨坊,因直率诚信、老少无欺,深得乡亲们的依赖和拥戴。因而“诚信立家”乃郑家的祖训。

1942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郑宜栋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父亲和哥哥午饭后到田里干活,被当地恶霸强行抓壮丁,父兄不从,竟被枪杀。为了斩草除根,郑宜栋也被扣押在班房,母亲则疯了般地携着年幼的弟弟到处讨公道。晚上,一伙盗贼趁火打劫,将村民们存放在郑家准备榨油的茶籽、菜籽、桐籽悉数盗走。这真是雪上加霜、漏屋逢雨啊!

在乡亲们的声援下,郑宜栋终于逃出了魔掌,他含泪掩埋了父兄的遗体后,在坟前长跪不起,暗暗立下血誓:要报仇血恨,替父还债。

于是,17岁的郑宜栋挑起了全家的大梁。

于是,父亲遗留的账本成了他的珍藏。

郑家遭遇的横祸得到乡亲们的极大同情,没有一人提起债务,更没有一人上门讨要。乡亲们越是这样,郑宜栋的心里越不好受,虽然家败了,没有能力立即还债,但要创造条件,能还一分是一分。于是,他远离家门,干起了挑夫,远赴福建挑盐。俗话说,当牛做马不干挑。挑夫的生活是要用血泪书写的,每天要挑着100多斤的担子跑近百里山路,餐风宿露不说,还充满着危险。有一年,他挑着满担的盐经过山峭路陡的分水关时,正遇大雪。为了省点住店的钱,郑宜栋用几片棕叶包裹着脚,不顾同伴的劝阻,毅然上路了。别说雪天,就是平常挑担走山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不知摔了多少跤,腿摔破了,雪地里留下一行血印……

深夜回到家,母亲看到他如此惨样,心疼地抱着儿子哭了。郑宜栋哆嗦着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铜板塞在妈妈的手中说:“娘,你看,又能还些债了!”

说完,便昏迷过去。

就这样,直至上饶解放,郑宜栋当了7年挑夫,替父还了1000多元的债务。尽管距离账本上的数目还差很远,但毕竟他在用行动恪守着“诚信立家”的训言。

1996年元月的一天,麻墩村出了件新鲜事。

村口停着一辆满载着油桶的货车,旁边贴着一张告示,大意是:父亲在54年前因遭横祸,欠下了乡亲们不少的债务,现来偿还,请债主的后人前来认领。落款人:郑宜栋。

可整整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一人前来认领。

郑宜栋带着儿子仍死死守着那张告示。

好些村民都对急得满嘴燎起了血泡的郑宜栋说:“宜栋呀,你的好心大家都领了。可与你父亲同辈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他们临终前都没有交代有这笔债务,谁也不会来认领的!”

“这怎么可能呢?这账本上每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你们不接受,我的良心不得安宁啊!”

说这话时,郑宜栋的脸上布满了愁容。要知道,为还这些账,他准备了大半辈子。

解放后,共产党替郑宜栋报了仇,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大恶霸。从此,他认定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出路。由于他苦大仇深,积极进步,不久就被招收到乡里当上民兵营长,后又担任区农协主席、县农技站站长、公社党委书记等职。然而当时政府实行的是供给制,郑宜栋每月微薄的收入除了自己生活,还要赡养母亲和供弟弟读书,加上婚后生了7个子女,生活一直窘迫。尽管这样,他时刻也没有忘记父亲遗留的那笔债务。全家生活处处节俭,一家老少常常以野菜番薯果腹。1982年,虽然担任了公社书记,仍是5分钱青菜吃两顿,一件衣服穿十几年,妻子则帮人缝缝补补挣点钱,他把省下的每分钱都存起来,准备用于还债。在采访时,大儿子郑垒华给我们讲了这么段往事:8岁时,父亲带着他第一次进城,是牵着他的手走了几十里山路,实在走不动了,父亲就背着他。他清楚地记得,汗珠从父亲的额头沁出,整件衣服都湿透了,就为了省8毛钱车费。

但天有不测风云。当郑宜栋省吃俭用有了些积蓄时,老屋在一次罕见的风暴中倒塌了。为了建房,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一屁股的债。直至还清了建房款,儿女也长大了,郑宜栋也到了退休的年龄,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完成几十年未了的夙愿。他取出珍藏的账本,用了足足半年时间进行整理,经过反复核实,终于算清父亲生前共欠106户人家茶油、菜油、桐油共计873斤4两52钱。又经过近10年的积攒,凑足了这笔钱,又托人买来最好的油料,兴致勃勃来还债,没想遇到这样的尴尬。

于是,郑宜栋找来两个亲戚带路,捧着账本挨家挨户地上门还账。时值江南最寒冷的日子,北风呼啸,雪花飘扬,道路泥泞,72岁的郑宜栋在风雪中艰难地跋涉着。大部分人家都不肯收,他就将账本展示给债主的后人看,然后加上利息,毫厘不少地将油还给人家,并在账簿上签名具结。

昌盛是位憨厚的农民,尽管家境不富裕,却怎么也不收账。他说:“我听父亲说过这件事,当时你家是遭了难,人总得讲个良心。再说,老人们都过世了,人死债亡,你的诚意我收了,但债不能收!”

尽管郑宜栋费尽了口舌,徐昌盛就是不收。于是郑宜栋就3次冒雪登门做工作,最后一次徐不开门,他就和儿子打着伞站在门口等,感动得徐昌盛事后热泪盈眶地逢人便说:“宜栋的诚信亘古少见,可以动天地泣鬼神,好人呀!”

就这样,郑宜栋在风雪中奔波了9天,还清了102位债主的债务。余下的4位因年代久远无法认定或外出打工,老人只得日后再慢慢查访。

尽管在后面的日子里,郑宜栋都在苦苦寻觅着最后的几位债主,但他的生活毕竟平静了许多。

2008年的一天,在与一位老友的闲谈中,一句不经意的话又激起了已84岁高龄的郑宜栋心中的波澜。

“解放前的老秤一斤是十六两,现在是十两,其间有些差异呀!”

郑宜栋懊恼得直拍自己的脑袋,怎么这么糊涂、粗心呢?他想找把老秤来试验,看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多少,可现在哪有那“古董”呢?于是,他便到处找人咨询。有的说是7%,也有的说是10%,还有的说是15%。于是,郑宜栋决定按15%的比例补偿给债主。他又翻出老账本,把106户债务又仔仔细细地重新算过一遍,再次积攒着还债的钱物。

这回老伴不同意了。她抹着眼泪说:“我跟你一辈子,还了几十年的账,你今年都84岁了,还要折腾,谁在乎那几两几钱的?”

郑宜栋脖子一昂:“他们不在乎,我在乎。这诚信就好比成色十足的金子,少了成色,它还叫金子吗?”

2008年12月9日,郑宜栋带着钱物再次回到麻墩,乡亲们被他的诚信再次感动了,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他只得再次一家家上门做工作,常常情急之下,老泪纵横,恨不得把心剖开给乡亲们看。他说:“我都80多岁的人了,黄土都埋到了脖子,你们不收,死后我怎么面对九泉之下的父亲?”

乡亲们收了。是含着热泪收的。

他们收下的是郑宜栋那颗金子般的心。

趁这次返乡,郑宜栋又重点调查了让他魂牵梦萦了10年的最后4户债主。

在父亲的账本上,有一户只写着4个字:国山存油。可他了解到,当地有3个国山,分别姓叶、翁、陈。他通过多次走访排除了叶、陈的可能性。可账本上为什么没记下具体的数字呢?庆幸的是翁国山的遗孀杨雪香还健在,今年已88岁了。郑宜栋便拄着拐杖翻山越岭找到她家。

“账本上既然没有数目,就不用还了。”杨婆婆说。

“不,我父亲是个办事认真的人,不会在账本上随意记录的。请你回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在郑宜栋的追问下,杨婆婆终于道出了原委。那是她出嫁时的100元陪嫁,丈夫拿它到郑家投资的。郑宜栋长吁了一口气,立即连本带利还给了她395元钱。

通过努力,郑宜栋理清了3家这样的无头案。只有在账簿上记载欠款一角的翁新华的后人一直在外打工,无法还债。2009年清明节,郑宜栋再次回到家乡,他揣测翁家一定有人回来扫墓。这天,他在门口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没等到翁家的后人。于是,他从门缝里塞进了1元钱,并在“还债记事簿”上郑重写下:欠翁新华一角,今还1元。

至此,压在郑宜栋老人心头67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这天,他来到父亲的坟前,默默坐了很久。

他想哭,却流不出泪。

他想笑,又笑不出声。

一种百感交集的情丝深深缠绕着这位执著的老人。他只是立起身,用颤抖的双手,往父亲的坟上掬上一捧新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