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守望孩子心灵的成长

守望孩子心灵的成长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回到现实,面对激烈的竞争,家长们不由自主地被裹挟着关注辅导班、关注特长发展,不是不想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实在是觉得“心灵”太抽象,让人无从下手啊!那么,在“守望孩子心灵成长”的期待中,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生活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细节的演变中丰富起来,孩子也会在一个又一个细节的浸润和磨砺下成长起来,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该忘记,家庭才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最初家园。其次,孩子的爱心是可以培养的。

【雾里看花】

绘本阅读课上,我们讲起了《爱心树》的故事:

一棵高大的苹果树喜欢上一个男孩儿,让他在自己的身上荡秋千、饿了就吃苹果,累了就在树荫里睡觉,需要钱就卖掉苹果,需要居所就砍掉树枝,想要远行就伐去树干……大树倾其所有依然快乐,因为它满足了男孩的需要,即便在它只剩下一个老树墩时,仍旧满心欢喜地挺直身子让男孩坐上去休息。

故事很温暖,但当我讲完后孩子们都不说话了,似乎所有的人都在沉思。我说:“这个故事可能会让我们想起许多人,他们在你遇到困难时、经历欢乐时都陪伴着你,给你力量,与你分享快乐。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能对他无私帮助且不求回报的人只能是爸爸妈妈了,‘要记住,你就是父母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目的、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无限的爱你之中,他们有时竟会忘记有那么一天,为了给你们带来物质的(感觉到的和具体的)生活欢乐而将自己的全身精力耗尽,而他们所余之力只会去爱你了。’”我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对《爱心树》最深刻的诠释了。

“男孩为大树做了什么呀?这个故事还应该再说点什么的。”一阵沉默之后终于有人提出异议。

“是的,故事里没有讲这些,但我们可以想一想,你觉得男孩可以为大树做些什么?”我问道。

“浇水、施肥、捉虫什么的。”

“保护好它,不要砍伐它。”

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我的心里升腾起温暖的感觉,我知道这是一群知道感恩懂得回报的孩子。我追问:“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大树呢?”

“有啊,老师啊,您教了我们很多知识,还给我们讲了很多道理。”

“爸爸妈妈啊,他们总是把最好的给我们呢!”

“那么,我们都想一想能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呢?不要说出来,今天就去行动,明天我们再来交流。”

我期待着孩子们能在付出自己的关爱之后,对爱多一份领悟。

【春暖花开】

人最可贵的是什么?是善良的心灵。人们常说“要成才先成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可是回到现实,面对激烈的竞争,家长们不由自主地被裹挟着关注辅导班、关注特长发展,不是不想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实在是觉得“心灵”太抽象,让人无从下手啊!那么心灵到底是什么呢?作家赵丽宏的形容最贴切,在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一下:“心灵是一棵树。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丫,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的绿荫。”说得多好,心灵是一棵树,要想它枝繁叶茂、花香四溢,那就得用“善良”和“爱”来培育。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乐善疏恶、孝老爱亲,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坚强勇敢、尚美好学呢?然而,能够保持着清醒头脑并注重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何其少也!那么,在“守望孩子心灵成长”的期待中,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重言传,也重身教。养正教育应该是家长倾力为之的事情。许许多多的规范、要求、警示等,要及时说出来,也要随处做出来。如果你希望孩子爱读书,那么请跟孩子一起捧起书来吧;如果你希望孩子遵守规则,那么就千万不要带着孩子闯红灯了;如果你希望孩子孝敬长辈,那么就带着孩子一起关爱身边的老人吧;如果你希望孩子诚实守信,那么你在孩子面前就一定要说话算数……生活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细节的演变中丰富起来,孩子也会在一个又一个细节的浸润和磨砺下成长起来,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该忘记,家庭才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最初家园。

其次,孩子的爱心是可以培养的。培养爱心,一味地说教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带领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爱、感受爱、回报爱。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的极好素材,曾见识过这样的一类作业:请为母亲梳一次头,请为父亲倒一杯茶,请向父母或家人做一次模仿传统的拜年仪式(活动)……所有这些,都是在要求孩子们不要让孝老爱亲的活动停留在口头上或想象中,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实施的过程与细节。当然,可以提示孩子们拜年的仪式网上有许多文字和视频资料,最好跟父母一起学,然后拍下照片、写成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这类作业的目的就是引导孩子们学礼仪、品亲情,感受家庭的温暖,感悟家长的不易,在举茶齐眉、躬身一拜或磕头行礼时回报一份孝敬和关爱。这些活动与孩子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每个家庭都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引导孩子经历自主体验获得情感的升华。

跟大家分享华盛顿儿童博物馆里的一则格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看了这则格言,我想到家长常常抱怨孩子的“不懂事、不疼人”,父母是一边事无巨细地张罗着孩子所有的事,一边又渴望着孩子的独立与自主,梦想着孩子体会到自己的辛劳后加倍努力学习,做一个懂事、听话、上进,不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家长的愿望是无可厚非的,但孩子不亲自尝试怎么会知道这其中的滋味呢?适当地让孩子投入到综合实践中,与人合作,动手动脑,经历了自然会有收获。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劳动,比如收拾自己的书柜、帮妈妈打扫卫生,学做一道美食等,再如到社区服务站当志愿者,到敬老院送温暖等,让孩子多为身边的人做一点服务,多付出一些关爱,他们才更能体会汗水里的浓浓爱意,只有先学会付出爱,才能更好地感受爱、回报爱,最后他也才会获得更多的爱。

最后,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合作和竞争。

会有这样的孩子,当有人成绩超过自己时,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却在同学身上百般挑刺,甚至还要怂恿自己的伙伴孤立他。家长要引导孩子间的良性竞争,以阳光心态看待自己的失败,学会冷静分析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懂得取长补短的含义。要让孩子明白凭实力取胜才是最光荣的,而那些阴谋、算计、嫉妒、恶意排斥等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即便竞争激烈,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的时候没有办法凭一己之力把任务完成好,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借助同学之力,把目标相同、爱好相近的孩子聚拢来,各展其能,相互补充,彼此激励,一起为了一份美好追求而努力拼搏。要懂得:相互帮助,互利互惠是合作的法则,在竞争中学会合作也是良性竞争的需要。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当孩子们培养起一个良好的习惯,参与了一次实践活动,对生活多了一份热爱,对家人多了一份关爱,阅读小说获得一个深刻的启示……这棵树上就会开出一朵娇艳、芬芳的花朵,给人生画上亮丽的底色。

【锦上添花】

感谢书信这种表达方式,我在班级获得了很多理解和支持,孩子们培养起阅读的习惯,愿意把自己的感悟述诸笔端;孩子们在一次次集体活动中感受团队荣誉的重要,他们努力地展示自己,热情地为同伴加油,只因为自己属于这个大家庭,所有伙伴都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即使偶然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摩擦和小矛盾,我们也把它当成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坎坷和体验。孩子们彼此都能在合作的框架下尝试着化解矛盾,克服困难,以致达到和睦如初、和衷共济。他们爱同学、爱老师、更爱家人,每一年的感恩活动、素养月、劳动月等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我们还走出学校和家庭到福利院去献爱心,感受爱的美好和伟大……因此我看到了孩子们心灵之树的苍翠,感受它在孩子们内心深处蓬勃的生命力,看过的书、做过的事,都画满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深深浅浅,但真实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