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对《流石》

面对《流石》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篇文章先前在《流石》登出来了,是应梁晨要求所写的“社会观察”。由此,《流石》这本文学校刊于我是一面镜子,诚实得直白。她的心田在《流石》里丰收,我在这里也收获与她续着的缘分。但是在《流石》中能看到融合,因为这是一个人的书写,一个人精神的集散地。黄春老师面对每一个学生总像面对同一个自己,从不关上一扇《流石》的门和一扇心灵的窗。

面对《流石》

李一格,北京四中2013届道元班毕业生。

入学时我第一次在道元班进行自我介绍,“我叫李一格,我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三年来,学习与读书,行走与思考,我开始更直白地自省,而“语文”是这自省中的一种原料、一条途径和一个对象。童时我写日记,“‘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对语言和文字悟与赏的路上,我和美好同行。

面对《流石》,就是面对自己和知己。

我的书《格外》出版前,编辑建议“拿下”其中一篇《落户谁家?》,她面对出版审慎、诚恳,“教育的问题还是挺敏感的”。但这篇文章先前在《流石》登出来了,是应梁晨要求所写的“社会观察”。我借和几位外地同学聊天的机会请教对户籍制度和异地高考的看法,继而把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写下来。

一个出版物,对外界是扇门,对作者是扇窗,门打开,在意未来、未名、未如。一本校刊,对外界是扇窗,对学生是扇门,门打开,在意学生把此时、此身、此地托付、交映其间。我想,对文学有些期许的青年在一本校刊上登一篇文是件好事,这本校刊里以年轻模样出现的你,为了在老时与你相遇。你屏住呼吸,看自己的脑袋瓜曾这么放纵、驰骋。你老来若是还有股精神,要负责的种种就都变成对那个年轻的你负责。由此,《流石》这本文学校刊于我是一面镜子,诚实得直白。

对于《流石》,我是一个幸运的过客,而《流石》的幸运则是拥有一些熟悉的老友,像可欣、九七、镜尘和梁晨。

和可欣认识在2006年,我俩在百度空间互相写诗,一个矢车菊,一个蓝季。命运把我们俩在几年后牵回一个高中、一个宿舍。她没变,圆圆的脸、圆圆的眼和真真的才、真真的情。她变着,愈加滚烫的思辨和温凉的挑剔。她那变的部分如同车轨,前行、刻在大地上。她的心田在《流石》里丰收,我在这里也收获与她续着的缘分。

因学校活动,与九七同行到过台湾、呼和浩特。大家口中的“田大师”果不其然,对文学是真痴迷!对生活是真热诚!我想,不论同行多远路,都不如在九七的文章中观察他。见字比见人更直接有力。《流石》中有九七“墨绿的青城”,他走啊走,哼唱“伟大的生命也许并不像一座华美的宫殿,而像是青城山中的自然亭,朴素、自然、永恒”。

有一天和镜尘在我宿舍里相对而坐,聊天。她对我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在西北的大林子里植树,看一辈子的林子,守一辈子的林子。那一刻我忽然感受到一个人可以在多个维度里生发、壮丽。镜尘的下一个理想国在文字里,她不哭泣不放弃,像《我负明镜》里不染的尘。

“咱们模联也培养文学社社长啊!”我开玩笑地对梁晨说。实际是她出色,不仅是模联社的骨干,而且能在文学社这块福地滋养她朴素又激扬的文采。四中这地方,好在没有“内耗”,大家的兴趣、爱好、擅长、好奇都可以融入不同的社团和活动中。但是在《流石》中能看到融合,因为这是一个人的书写,一个人精神的集散地。就像我喜欢梁晨对社会的积极思考和对人情的格外珍重。

《流石》,适于在四季寥寥地看,不经意地守望友者的成长、欣赏同伴的胸怀、分享同行人的理想、建构大家的多面形象。今天读它,是面对自己和知己,未来则要面对历史和青春了。

我感恩一位自称“《流石》母亲”的书生,他在师生足球赛上活跃地踢着足球,阳刚又和气。赛完,他擦擦汗,朝校园里走过的孩子微笑,又要回到书桌前、讲台上的稳当、儒雅。黄春老师面对每一个学生总像面对同一个自己,从不关上一扇《流石》的门和一扇心灵的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