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质量是灵魂

质量是灵魂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省市电视台是展示旬阳的一个窗口,县委、县政府对外宣的要求越来越高。民生新闻对质量立台的回报也是丰厚的,它赢得了观众,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关注与支持。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文化品质,从2006年初开始,我台在《旬阳新闻》节目中开办了“印象旬阳”栏目,力求用最美的画面展示底蕴深厚的旬阳文化风情、独具魅力的旬阳自然风光。抓质量,核心是以人为本。

质量是灵魂

——旬阳县广播电视台坚持质量立台狠抓节目质量纪实

旬阳县广播电视台建台于1995年,现有职工48人。多年来,台上始终坚持质量立台、兴台方略,让质量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播电视宣传质量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实现了在市两台发稿六连冠目标,在省台发稿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各县级台前列,2009年节目评优中,3件作品获得市广播电视奖一等奖,1件作品获得陕西广电奖一等奖。

一、质量是灵魂

从事广电宣传的人都清楚,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就是我们电视人生命线。观众取舍的核心当然是节目质量,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节目质量作为立台之基、兴台之本,制定完善了涵盖全台编采播各个环节和流程的严格的质量规范目标制度,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正误,大到漏播、误播的严控,形成了人人重视、层层把关的质量控制体系。再就是与时俱进,重视策划,鼎立创新。新闻宣传的本质特征要求我们必须紧紧跟进时代步伐,立足旬阳特色的同时,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在引导力上下工夫、在有效性上做文章,我们坚持一贯的周策划、月评稿、日考核等制度,从节目的包装到节目形态、语态等与时俱进的发展,逐步完善的质量考评体系,相对地保证了节目质量的提升;再次是精品意识,高度重视节目创优,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每年必须保证一件作品参加市以上评优,否则,当年考核不称职,同时,重奖获奖人员。这样让质量意识真正根植于每个职工心中,成为每个人日常践行的自觉行为。

二、创新是动力

县级电视台新闻宣传首先要找准定位,用望远镜思维,用显微镜工作,近几年,我们矢志不渝把创新作为不断前行的动力。当然,对我们来说,这种创新主要是学习和纵向的改变。

主题报道求“深”。省市电视台是展示旬阳的一个窗口,县委、县政府对外宣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为”才有“位”,近年来,我们加强与省市台的联系沟通,先后与省电视台联合推出了系列报道《旬阳推进河源文明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文化兴县》,与安康电视台联合推出了系列报道《“三创”精神在旬阳》《突破发展看旬阳》《科学发展在旬阳》,这些报道从小角度、小切口入手,以具体生动的事例,报道了旬阳科学发展、突破发展的大主题,其中把旬阳决策者的理性思考、科学决策、实践探索巧妙穿插,让报道有了在同类题材中普遍缺少的高度与厚度,具有经验性和指导性。在合作的过程中,省市电视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旬阳的平台,而且教会了我们如何驾驭重大题材,让骨干记者在业务上有了大的提升,为我们的主题报道的创新铺平了道路。紧跟中心抓重点、强化引导抓热点、深入一线抓好亮点,我们本台的主题报道注重策划和包装,从学习模仿到不断创新,一步步走向成熟。记者出镜、事实切入、采访手记、新闻链接,调动不同手法让主题报道摆脱生硬说教,让过去单薄的电视新闻有了理性的厚度。民生新闻在“活”。2006年,本台适应新闻改革,借鉴省市电视台的经验推出了贴近百姓生活的《记者跑街》栏目,它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为拓宽民生新闻的报道视野,2008年,我们再次改版,将《记者跑街》栏目更名为《民生在线》,新栏目除保持《记者跑街》跟踪新闻、接近现场和低视角、小角度的栏目风格外,立足百姓的生活、生命和生存,以小切口、大民生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好政策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实惠;以小故事、大视野关注县委、县政府兴办的各种实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以小人物、大背景关注大环境下城乡居民的喜怒哀乐。在我们倾力打造民生新闻品牌的这几年里,从局台领导到普通记者,追求“快”与“活”的理念已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对有奖娱乐公开赌博的暗访、对汉江电鱼的蹲守、对豆制品黑作坊的跟踪、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让记者经受了考验,让一条条鲜活的新闻走上荧屏。民生新闻对质量立台的回报也是丰厚的,它赢得了观众,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关注与支持。公安、消防、民政、医疗等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线索,有的还配置摄像机,留下了突发事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年轻记者骑着摩托车追赶消防车,完整记录生死救援过程制作的专题《深度窒息》,荣获了2009年度陕西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人物报道重“情”。新闻因人而生动。近年来,我们先后与有关部门协作开办了《“三创”人物十佳展播》《创业之星》《十大孝星》等栏目,着力筛选报道的各行业具有社会影响、受到广泛关注的典型人物,挖掘了平凡中的伟大。推出了典型,如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陈分新、全国十佳农民工陈明钰、全国孝亲敬老模范陈彦坤、37年义务办广播的残疾农民黄世和、为了山里娃执著坚守的曾朝友、山城美容师编外清洁工刘平军等,一次次触动人的情感、震撼人的心灵,而“十大孝星”评选活动,用故事解读真善美,被称为“感动中国”版的“感动旬阳”。

人文宣传求“美”。为了提高新闻的可视性,挖掘人文旬阳的和谐内涵。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文化品质,从2006年初开始,我台在《旬阳新闻》节目中开办了“印象旬阳”栏目,力求用最美的画面展示底蕴深厚的旬阳文化风情、独具魅力的旬阳自然风光。四年多时间里,我们也在苦心经营着这一栏目,从题材的选择到画面的拍摄,到后期的制作,我们做精每一个细节,做细每一个环节,让节目在精益求精中诠释美的色彩、美的瞬间、美的过程,给人以美的启迪、美的享受。《天然太极城》《古韵蜀河镇》《风云铜钱关》等多期节目在《陕西新闻联播》“印象陕西”中播出,提高了旬阳的知名度。因为我们提出基本保证期期都有“印象旬阳”,每组《旬阳新闻》都要在美的印象中结束,也给我们在题材选择、人员调配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为拓展题材的范围,我们进行了各方面的尝试,比如说,在庆祝建国60周年时,我们推出了成就系列《生态立县铸丰碑》《教育花开春满园》《科技创新向未来》等,春节期间我们又推出民俗系列……能够坚持下来,我们自己都觉得挺不容易,我们也将继续努力把这一品牌栏目办得更精彩。

三、机制是保障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抓质量,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机制和环境,首先把抓学习作为人本理念的基础。这几年,我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渠道,使全台的每一个专业人员都参加了中央传媒大学、省市台等各类型的业务培训,日常工作中,要求每个新闻工作者,加强岗位学习,每天必看央视、省台和市台新闻,订阅邮购专业刊物、书籍,组织辅导、业务考试。其次是结合实际建立一整套新闻编采质量考核考评机制,十几年中,局台领导变了六七任,但是这套机制没有变化,只有优化,就是把记者的内外宣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结合日常差旅、奖惩、经费包干,实行稿件的ABC片分制度等,达到提升节目质量,调动记者积极性,兼顾公平原则的“一石三鸟”作用。形成了人人提升素质、追求质量、敬业奉献的良性发展格局。(2010年安康市电视宣传工作会发言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