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七项专利一颗心

七项专利一颗心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半年的考察,刘远清带回一大堆废旧机具和零部件,还有几十本专业书籍。产品先后被省上评为乡镇企业“优秀产品奖”“秦龙奖”和省政府的“科技进步奖”,省政府授予刘远清“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当刘远清拿到第六项专利证时,他又开始琢磨了,黄姜作为我县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现已种植到3万亩,然而,数千万斤的黄姜要一个个手工切成片,该是多大的劳动量。

七项专利一颗心

——介绍七项国家专利获得者,省优秀农民企业家刘远清的事迹

八月五号,当刘远清接到国家专利局颁发的第七本证书时心情非常平静,只是在盘算着拿第八本证书的时间!

五十多岁了,该是宠辱不惊的年龄了。

可刘远清给记者说得很动情。

(出录音:我生在贫困的秦巴山区,看到乡民们落后辛苦的劳作,我实在不忍心。总想用自己的一点手艺来做点啥,我这一辈子的血汗都流到这几个红本本上了)

就是为着“不忍心”这掷地有声的三个字,耗尽了一个农民毕生的心血,写就了刘远清几十年不寻常的奋斗历程。

刘远清的名字第一次走进国家专利局是他发明的玉米营养团制钵器。

1985年,全县秋旱,庄稼几乎颗粒无收。但是,大岭乡栽种的450亩玉米营养团亩产达到400多公斤。农民们望着满地枯死的庄稼长叹:如果我们多做些“粪蛋子”,不也是好收成吗?这句话,提醒了刘远清,十个多月,他几乎没睡成一个好觉,脑子里时时刻刻转的都是多做“粪蛋子”。能给农民生产出一种做“粪蛋子”的工具该多好啊!一天夜里,他做梦又回到了当兵时的航空兵修理厂,看到飞机时起时落。对了,他猛然惊醒,一头坐起来,飞机的起落架原理提醒了他,参照蜂窝煤模具的样式,连夜赶制出自动玉米营养团制钵器。第二天,他用蛇皮袋一装,背到地区农技站,站领导欣喜若狂,要知道,全国各地这时都在研究这项技术,十分钟前,他送走一位专家,他也刚设计出这种设备,一台成本5000元,1小时可打800个营养团。而刘远清的制钵器只需12.6元,每小时可打1000个。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远清解决了农民多快好省做“粪蛋子”的难题,在发明创造上旗开得胜。1987年l2月,他捧回全地区第一个国家农业专利证书。

刘远清一时声名大振,咸阳的一家厂子找到他,“带上专利走,给你一个副厂长职务,月工资千元,全家户口农转非。”

多么优惠的条件,许多人苦苦奋斗求之不得,刘远清只要愿意,就能唾手可取。

一边是全家人的机遇变迁,一边是他的事业和生他养他需要他的故土。

在这个节骨眼上,刘远清还是那三个字:不忍心。他不忍心自己有了出路忘了根。他说:家乡贫穷,劳作落后,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拼搏改变的目标吗?我怎么能离它而去呢?

刘远清留下了,继续着他的事业。

1990年,他为了配合全县烟草主导产业建设,研制出营养袋装袋器、化肥深施器,同时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有一件事,对刘远清感触至深。一天,他们院子几个人抬粉碎机,由于山路崎岖,粉碎机滚了,一个叔伯兄弟被砸伤送到医院,等他到医院看时,人已经死了。同时,他看到附近学校的一个教师的爱人也在住院,由于要到有三相电的三十里外去加工面粉,她已经两次摔断了腿。

一整天,刘远清沉默不语,心里像灌满了铅,要多沉有多沉。

他三出四川、四下江南,跑遍大半个中国,他在苦苦寻觅下一个目标,广大农村用的都是两相照明电,而农村用的加工机械都需三相动力电,如果能研制出一系列选用两相电带动的家用微型机械。那样的揪心惨剧就不会重演了。

经过半年的考察,刘远清带回一大堆废旧机具和零部件,还有几十本专业书籍。他边学边干,拆了装、装了拆,开始新的攻坚。家里盖房,爱人三番五次催闹说,你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山里的规矩你不是不懂,你不回家,我累死都不怕,可帮忙的乡邻们都说你架子大,中了邪!这些刘远清不是不知道,可他的研制正在节骨眼上,有泪也只能往自己肚子流。过门那天,他回去了,吃饭时,他边敬酒边解释,末了,扑通一声朝十几个大小工匠面前一跪。他说:“不是我对你们不敬,你们还记得前几个月被粉碎机砸死的老四吗?我现在搞的这个东西是我的命,也是为了救命啊!”

村上人拉起他,异口同声只朴实地说了一句:“你走吧,我们心里有数儿。”

从此直到房子盖起的三个多月,刘远清没回过一次家。

半年下来,他头发熬白了,眼睛视力从1.3下降到0.1,几乎看不清东西了。大家劝他,老刘,眼睛都看不清了,还研究啥?你是不要命了!他摇摇头说:“只要我的脑子还能使,我一定要把它弄出来。”

几天后他把自己制造的家用磨面机模型背回村里试验,安装时,一脚踏空,从院坝坎上摔下,在医院里,他一连四天昏迷不醒,到第五天醒来,他对妻子说,我头痛得厉害,怕是不行了,快把我的机器搬来,让我再看着想想。

一个多月后,刘远清康复出院了,这次住院对刘远清来说简直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因为他在病床上完成了两张重新改进的磨粉机图纸。

几百天的钻研,几千次的试验。刘远清终于在今年春节家家户户隆隆鞭炮声中迎来了他的三项发明:FQ-200微型家用粉碎机,6TP-150型多功能磨粉机,5TD-35型低能高效脱粒机三种单相家用微型系列产品,全部获得国家专利,结束了全国千百万农户不能用两相电使用家用小型机械的历史

省农机管理局,技术监督局的专家对刘远清的发明鉴定时,连连感叹,“你这个泥腿子专家不可想象。”

刘远清回答得似乎答非所问,现在不是提倡科工贸一体化吗,等我的厂子把这些机械生产出来了,送到千家万户,那时候就可以想象了。

沿着这个路子,刘远清三换厂牌,从农机修造厂到制钵器厂到新农机械厂,厂子的效益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从“一个半人”外债6000元到今天产值过百万,成为地委、行署命名的“明星企业”,“科技兴安先进集体”,厂子生产的他研制的6项系列农用机械专利产品行销27个省60多地市,仅制钵器配套推广的玉米年增产50亿公斤,家用微型系列机械年销售达3000多台。产品先后被省上评为乡镇企业“优秀产品奖”“秦龙奖”和省政府的“科技进步奖”,省政府授予刘远清“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

走过的,是一个辉煌迎着一个辉煌。

不变的,是那颗终生不渝的为农之心。

刘远清不会止步,他的不忍心支配着他的不安分。当刘远清拿到第六项专利证时,他又开始琢磨了,黄姜作为我县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现已种植到3万亩,然而,数千万斤的黄姜要一个个手工切成片,该是多大的劳动量。也许是机遇对他格外垂青,或许是刘远清轻车熟路,最近他发明的薯类、黄姜切片、磨浆、榨杆多用机已经问世,随即申报国家专利,并投入生产。

前不久,他参加了中国杨凌农高会,专利产品获得后稷金像奖,20多个省区的几十个农械公司同他签订了购销合同。

捧着金灿灿的金像奖,刘远清说:

(我的产品能够走向全国市场,服务全国农民,也不枉了我这把老骨头几十年的血汗。只要农民用了我的产品说,刘远清不愧是一个农民的娃,秦巴山沟沟儿这个农民心跟我们时时想在一起,这个金像奖都在其次了)

是的,刘远清用他的赤子之心,用他的七项国家农机专利早在亿万农民心中塑就了一座不朽的金像。

(1997年8月20日旬阳广播站播发。1994年8月9日《陕西日报》刊登。1994年6月18日《安康日报》刊登。获安康广播奖一等奖、安康新闻奖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