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于无声处写青春

于无声处写青春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当时,蚕茧的价格较低,全村其他的村民都纷纷把桑树挖掉了,但吴应春就是认准这个理,非要在养蚕上取得成功。夸吴应春是巾帼中的好男儿。几年来,吴应春先后被授予省“先进女能手”“养蚕状元”“养蚕能手”等称号。靠勤劳的双手,吴应春致富了,可她认为全村人都应走上小康路。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涌现出了一大批养蚕标兵,致富能手,无怪有人说,白河养蚕算鱼儿,鱼儿当推吴应春。

于无声处写青春——记省“养蚕先进女能手”吴应春

她的青春是一首绿的诗歌,在极平凡的位置上,白河县茅坪乡鱼儿村的吴应春,用追求编织火红的花环、绘制灿烂的致富蓝图。她今年虽然只有25岁,但早已以其兴桑养蚕而闻名遐迩了。

1983年,乡上号召栽桑,她家一次栽桑2800株,鱼儿村共栽桑70000株。1985年,年仅15岁的吴应春在母亲的带领下,养下了第一张蚕,收入36元,这次小小的成功和收获坚定了她兴桑养蚕的决心。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当时,蚕茧的价格较低,全村其他的村民都纷纷把桑树挖掉了,但吴应春就是认准这个理,非要在养蚕上取得成功。她加强桑树的管理,注意修枝、追肥、防虫,在父亲的支持下,新盖了3间蚕室,花了一大笔钱订了《陕西科技》《蚕桑通讯》《陕西农民报》等多种报刊,并把资料剪辑成册。为了学习他人的养蚕经验,她先后到江苏省溧阳县、安康大河区、石泉县等地取经,热心向别人求教。多年来仅外出路费就花了近5000多元。见吴应春这么痴心兴桑养蚕,许多好心人就劝她,这样傻干,又能得到多少钱。同村中一些姑娘到南方去打工,到年底倒也挣回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她的一位表姐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像你这样心灵手巧,到哪儿都可捞大钱,走,跟我一块儿闯南方。这些并没有使应春改变初衷。她有自己的辙。到1989年,她的桑园早已是绿树成行,一年能养蚕10张。从1990年到现在,养蚕由12张已发展到18张,年收入达到8000多元。1991年,全国扶贫会在白河召开,中央的领导在看过吴应春的桑园后。连连称赞,说这是贫困山区的一盏明灯。夸吴应春是巾帼中的好男儿。几年来,吴应春先后被授予省“先进女能手”“养蚕状元”“养蚕能手”等称号。

靠勤劳的双手,吴应春致富了,可她认为全村人都应走上小康路。她与父亲商量后,父女俩又合编自印了4000多份养蚕技术资料,免费讲课。此外,她经常给其他蚕农作技术指导,到现在,鱼儿村已有养蚕5张以上的农户20多户,全村共栽桑15万株,年养蚕148张,收入达11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涌现出了一大批养蚕标兵,致富能手,无怪有人说,白河养蚕算鱼儿,鱼儿当推吴应春。

(原载1995年5月8日《安康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