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现甘肃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研究

实现甘肃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研究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现甘肃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研究跨越式发展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欠发达地区打破旧的束缚,用新思路、新机制采取一种超常规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非常规、跳跃式发展。下一步要紧紧抓住农业资源优势和地区特色,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形成区域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甘肃农业跨越式发展。

实现甘肃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研究

跨越式发展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欠发达地区打破旧的束缚,用新思路、新机制采取一种超常规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非常规、跳跃式发展。农业跨越式发展是与历史上农业渐进式、每阶段按次发展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发展方式,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突破,呈现阶梯型上升的超常规发展模式。

一、支撑甘肃农业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刘易斯较早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农村中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和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能够促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此后费景汉、拉尼斯修正了刘易斯模型中的假设,在考虑工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的基础上,完善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发展思想。由此,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就成为了在古典主义框架下分析二元经济问题的经典模型。

2010年,甘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8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高7.3个百分点,表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异很大;再加上2008年甘肃的二元对比系数为0.1,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来源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以“发展极”为标志的非均衡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当前,“增长极”常被作为制订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方法。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内部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等很多问题。所以,甘肃省具备了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条件,应该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为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极化”效应,形成经济增长中心,并辐射带动其它领域、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整体上实现甘肃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后发优势理论

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即指后发地区由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该理论最先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过程中提出,后来经过发展逐渐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它产业和领域,如农业领域。

甘肃由于现代农业起步较晚,2010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为599亿元,在全国排位靠后,与其它农业大省差距较大。虽然农业落后,但甘肃具备一定的农业发展条件。因此,甘肃省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落后的有益性,即后发优势,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科研基础,通过模仿创新获得时间、成本、经验的优势,促进甘肃农业跨越式发展。

(四)优先发展农业理论

二战以后,在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落后的传统农业的制约,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后来,由于舒尔茨等人发表了《改造传统农业》等权威性著作,农业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舒尔茨的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基本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甘肃是农业资源大省,可是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农业发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重工轻农”,以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快速发展的发展思路所造成的结果。所以,在我国经济总体已经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形势下,甘肃省也必须重新定位工业和农业增长的关系,贯彻实施“优先发展农业”和“农业与工业并行增长”发展战略。

(五)农业产业集群理论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因此,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产业基础,区域特色优势明显。下一步要紧紧抓住农业资源优势和地区特色,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形成区域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甘肃农业跨越式发展。

二、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

甘肃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10年,全省耕地面积达5240.71万亩,人均1.93亩。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又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是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

2.政策法规优势

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2009年底,国务院批准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把甘肃整体列为全国唯一的循环经济示范区。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中央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局出发,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深远。

3.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

辽阔的地域、独特的大气环境和土壤条件等使甘肃省产生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农产品。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全省已经形成了酿造原料基地、优质专用马铃薯基地、优质中药材基地、草食畜基地、优质猪基地、高原夏菜基地、奶源生产基地、制种基地、优质牧草基地和优质鲜果生产基地等十大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二)不利因素

1.生态环境恶劣

甘肃大部分地区处于半干旱、干旱荒漠地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盐碱化、荒漠化、草场退化等问题比较突出。干旱、雹灾、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每年全省农业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都在10亿元以上。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劣已成为甘肃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

2.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产业结构必然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来启动和运行。甘肃属老、少、边、贫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支农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投入。虽然近年来农业和农村投入连年增多,但投入机制变化不大,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农业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

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落后

一是甘肃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10年全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二是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三是缺乏劳动技能,种地只能粗放经营,外出务工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效益低下。四是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转化机制不健全等造成农业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

三、县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一)县域农业综合实力与结构调整分析

县域是中国经济最为重要的层次之一,它处于宏观经济之“尾”,微观经济之“首”,中观经济之“实”,是区域经济最基层的环节。由于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和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差异,甘肃各县域农业产业之间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尤其是最近十年来,甘肃县域农业综合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近10年来县域农业综合实力变化情况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县域农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估方法

(1)指标体系。县域农业综合实力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评估指标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本文依据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可得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及可操作性原则,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选取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均主要牲畜存栏量等13项指标确定农业综合实力评估指标体系,以客观反映甘肃省县域农业综合实力。

(2)数据来源。数据均取自相关年份《甘肃农村年鉴》。

(3)分析方法。

①对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②确定指标权重。为尽可能减少指标权重中的主观意向,科学反映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统计分析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第一步,用spss软件做因子分析确定各项因子权重。

第二步,对各因子进行分析,把与主因素具有正高载荷和高度正相关指标归到各主因素下面。

第三步,把各指标与人均农业增加值做相关分析,结合专家意见把主因素的权重分配到与其高度正相关的指标上去(见表1)。

表1 甘肃县域农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img74

③计算各县农业综合实力得分。

用各指标标准化值乘以其权重,再把其结果相加(逆指标为减),得出各县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为说明位次变化,直接给出各县位次排序结果(见表2)。

2.结果分析

(1)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间,县域农业综合实力位次上升的有42个县,位次下降的有40个县,有四个县位次没有变化。上升位次超过10的县有13个;下降位次超过10的县有11个。十年来,位次上升最快的县为凉州区,上升30位;位次下降最快的县为漳县,下降35位。在全省8个牧区县中,位次上升的有6个,下降的一个,持平的一个。

(2)从2001年到2005年,县域农业综合实力位次上升的有46个县,上升最快的为凉州区,上升29位;位次下降的有36个县,下降最快的为徽县,下降31位;有4个县位次没有变化。

表2 甘肃县域2001年、2005年及2010年农业综合实力位次

img75

续表

img76

(3)从2005年到2010年,县域农业综合实力位次上升的有41个县,上升最快的为合水县,上升12位;位次下降的有35个县,下降最快的为灵台县,下降17位;有10个县位次没有变化。

3.结构分析

为了研究县域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综合实力的影响,我们选取三个县做典型分析。由于牧区县情况比较特殊,本文从中选取位次上升最快的碌曲县来分析牧区县的农业经济结构。另外分别选取“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位次连续上升且幅度较大的秦安县和位次连续下降且幅度较大的漳县进行分析。

(1)碌曲县

碌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位于甘、川、青三省交界处。可利用草场总面积39.4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3%,草场植被覆盖率95%,盛产高原牦牛、藏绵羊、蕨麻猪等畜产品。

“十五”期间全县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之比由18.14:81.85调整为12.09:85.72,农业比重下降6.05个百分点,畜牧业比重上升3.87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到2010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之比为5.68:93.65,与2005年相比,农业比重下降6.41个百分点,畜牧业比重上升7.93个百分点,十年间种植业内部饲料作物比重上升8.06个百分点。充分说明畜牧业是碌曲县的主导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该县始终坚持大力发展畜牧业,逐步缩小种植业比重,取得明显成效。

(2)秦安县

秦安县位于天水市北部,2010年底,总人口61.6万人,盛产鲜桃、西瓜、苹果和花椒等产品。

从农业结构来看,2001年到2010年十年间,该县种植业比重提高28.29个百分点,畜牧业比重下降24.46个百分点;在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提高7.27个百分点,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面积比重持续下降。近年来,秦安县做大做优林果产业,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中国苹果之乡。2010年底,全县果园面积达到37.39万亩,园林水果产值达到7.71亿元。2001年到2010年,种植业比重提高28.29个百分点。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发展道路。

(3)漳县

漳县位于定西市南部,2010年,全县总人口20.59万人,耕地面积46.77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蚕豆、洋芋、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料和当归党参、红(黄)芪等中药材为主。全县有天然草场131万亩,占总面积的40.4%,载畜量为60.2个羊单位。

“十五”期间全县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之比由74.27:23.55调整为60.43:34.64,农业比重下降13.83个百分点,畜牧业比重上升11.08个百分点。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提高15.8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面积比重下降15.85个百分点。

到2010年,全县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之比81.13:15.67,与2005年相比,农业比重上升20.7个百分点,畜牧业比重下降18.97个百分点。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下降17.3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面积比重上升17.35个百分点。

从结构变化分析,该县农业、以及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具备连续性,并且有一定的滞后性。反映到农业综合实力排名上,2005年排名比2001年下降19位,2010年比2005年下降16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十年来甘肃省部分县(市、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好地效果,但从全省范围来看,许多县(市、区)农业结构调整仍存在着盲目性和雷同性。一方面农业结构主要在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在产业层面上进行调整,但由于结构调整的主体仍然是农民,受长期短缺农业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短期内难以完全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虽然各地都以“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在调整各自区域的农业结构,可依然逃不出区域间结构雷同的厄运。另一方面,完全以价格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农业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具有绝对优势的农产品无法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农户的经营活动仅局限在生产领域,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竞争的要求,区域农业结构调整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二)县域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1.种植业优势生产区域

甘肃省东西狭长,省内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差异显著,可以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进行分析,确定全省主要农作物优势生产地区,为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优化提供依据。

(1)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适合于在一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之间某种商品,或同一区域内不同产品之间比较优势的衡量和比较。综合比较优势主要有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等指标。

综合优势指数是效率优势指数与规模优势指数的综合结果,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每种作物生产的优势度。由于资源因素和市场区位因素在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形成中的重要性相当,缺一不可,二者之间制约关系极其显著,只要其中一方优势出现被动就会对整体水平影响很大,就会导致比较优势的丧失。因此,综合比较优势是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ij

AAI为效率优势指数,ijSAI为规模优势指数。ijAAI>1,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i区j作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ijAAI<1,表明i区j作物生产与全省水平相比无优势可言;ijAAI越大,优势越明显。

(2)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甘肃省农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胡麻、油菜籽、蔬菜、瓜类、中药材九种作物及苹果、梨、杏子三种园林水果作为研究对象,按甘肃省行政区划,对86个县(市、区)12种作物之间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考虑到种植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本文选择了2006~2010年的平均数据,以减少计算结果的误差。

(3)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甘肃省分县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区域

img78

2.畜牧业优势生产区域

本文借鉴《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研究》一文的研究成果,全省有会宁县,凉州区,甘州区,通渭县,民勤县,古浪县,环县,金塔县,夏河县,肃南县,天祝县,景泰县,阿克塞县13个县(区)属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县。这些县中除4个纯牧区县外,其余的都农业大县,也是产粮大县,农作物秸秆比较丰富,也多为畜牧业发提供了大量的饲料,畜牧业潜在的发展潜力很大。

有永靖县,榆中县,靖远县,灵台县,渭源县,陇西县,瓜州县,安定区,临洮县,庄浪县,玉门市,临泽县,民乐县,敦煌市,岷县,静宁县,礼县,山丹县,永登县,泾川县,高台县,两当县,华池县,临夏县,崇信县,镇原县,甘谷县,玛曲县,皋兰县,迭部县,肃州区,清水县,合作市,永昌县,卓尼县,崆峒区,合水县,碌曲县,庆城县,正宁县,宁县,秦安县42个县属于畜牧业中层次发展模式的县,畜牧业发展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除3个纯牧区县外,大部分县在发展经济作物、特色林果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所以要结合当地实际,全面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都不可偏废。

四、“十二五”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优化布局的思路及基本原则

针对当前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强化发展种植业,积极提高林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立区域性商品生产基地,发挥区域和规模优势,全面推进种、养相结合,产、销一条龙,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作为为总的指导思想。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调整农业结构和优化布局必须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着眼长于国际市场,实现农业生产与国际经济的有效对接。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调整农业结构与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挥本地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坚持增加农民收入的原则

广大农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主体,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才能调动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在尊重农民的生产决策权的同时帮助他们按照市场导向做出正确选择。

4.坚持科技优先的原则

科学技术是农业结构调整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依靠科技,才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技术、装备、生产资料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推广科技创新项目,加大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体系建设,使得现代农业的发展逐步减少对资源投入的依赖,转向更多地依靠科技支撑上来。

五、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统筹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跨越式发展要求区域农业经济必须具有能够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变化不断培育新兴产业、淘汰弱势产业,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产业结构的能力。就目前而言,甘肃的传统农业以经不能够适应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甘肃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农业的束缚,跳出传统农业的结构框架,按照世界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趋势,使农业的生产结构进一步合理化,促进甘肃农业尽快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由追求总量扩张向提高经济效益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提供初级产品向提供加工产品的转变。

(二)坚持农、林、牧业协调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结构调整中,要正确处理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的关系,逐步提高种植业与林牧业之间多层次综合利用水平。通过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饲草,最后转化为人类生活必需的肉蛋奶等优质动物食品和其他产品;通过畜牧业为种植业和林业提供有机肥料;通过发展林业,涵养水源,防止土地沙化、盐渍化,提高粮草产量,促进农牧业发展,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发挥良性协同效应。

(三)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

一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要加强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在农产品优势明显的地区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产地批发市场或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增强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三是要增加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构建以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广泛参与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四)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梯度推进,产业带动、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根据县域农业综合实力及评价指标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县域进行聚类分析,将全省86个县分为四类。

第一类包括红古区。红古区农业资源得天独厚,耕地质量较高,灌溉体系完善。要继续发展精细蔬菜、高效养殖、优质果品等支柱产业和牧草、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充分利用甘肃省5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进一步扩大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副食品基地、奶源基地和果品基地建设。

第二类包括肃北县、阿克塞县、肃南县、玛曲县、碌曲县。这5个县都是纯牧区县,典型的特征是人口少、耕地面积小,草原面积大,发展牧业具有绝对优势。要依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落实,健全禁牧管护机制,完善草畜平衡核查机制,加强草原保护,优化畜群结构,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类包括凉州区、民勤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甘州区、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永昌县、金川区、白银区、崇信县、合作市、夏河县、秦安县、静宁县、泾川县、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共25个县,根据聚类结果,又可以把它们分为四个小类。

第一小类包括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四个区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已经很小,适宜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在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

第二小类包括秦安县、静宁县、泾川县。这三个县发展果业在全省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尤其是苹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应以鲜食品种为主、兼顾果汁加工专用品种,逐步扩大优质果园面积,提升果业经济。

第三小类包括合作市、夏河县。这两个县是纯牧区县,发展畜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但相比第二大类的5个县而言,人口比较多,耕地面积比较大。在纯牧业乡镇要重点发展草原畜牧业,在部分种植业条件比较好的乡镇要以发展特色小杂粮、油料等作物为主,也可以扩大饲料作物面积,依托牧区发展圈舍养殖。

第四小类包括凉州区、民勤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甘州区、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永昌县、金川区、白银区、崇信县。相对而言,这些县农业基础重要条件较好,大多集中在河西灌溉农业区,除了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外,也是重要的农区畜牧业养殖基地。这些县(区)要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扩大制种、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依托丰富的农作物物秸秆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养殖,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第四类包括其余的55个县。这些县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中部、陇东南及民族地区,应该根据各县的发展实际提出优化布局思路。

1.蔬菜

以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靖远县、景泰县、临洮县、武山县、临夏市、靖远县、甘谷县、天祝县、崆峒区、西峰区为主。

2.马铃薯

以东乡县、渭源县、安定区、西和县、宕昌县、积石山县、临洮县、漳县、通渭县、陇西县、会宁县、礼县、武都区、迭部县、广河县、康乐县、庄浪县、永靖县、环县、张川县为主。

3.中药材

以岷县、临潭县、卓尼县、宕昌县、渭源县、漳县、陇西县、康乐县、华亭县、武都区、两当县、正宁县、舟曲县、文县、礼县、迭部县、成县、清水县、环县、和政县、西和县、临洮县、徽县、积石山县为主。

4.油料

以华池县、通渭县、灵台县、环县、古浪县、清水县、永靖县、景泰县、金塔县、崆峒区、礼县、华亭县、卓尼县、碌曲县、和政县、临潭县、积石山县、康乐县、迭部县、舟曲县为主。

5.苹果

以礼县、西峰区、甘谷县、清水县、合水县、正宁县、漳县、庆城县、庄浪县、张川县、西和县、崆峒区、麦积区、秦州区、武山县、秦安县为主。

6.林产品

以武都区、礼县、文县、康县、临夏县、积石山县、甘谷县、舟曲县、麦积区、清水县、成县、西和县、迭部县、宁县为主。

7.畜牧业

以会宁县、通渭县、古浪县、环县、天祝县、景泰县、永靖县、靖远县、灵台县、陇西县、安定区,临洮县,庄浪县、岷县、礼县、徽县、两当县、华池县、临夏县、广河县、康乐县、和政县、东乡县、镇原县、甘谷县、清水县、卓尼县、崆峒区、庆城县、宁县、清水县、张家川县为主。

(甘肃省统计局农村统计处 李忠东 高 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