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海固文学的引领者

西海固文学的引领者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象征性地看,正平之于师院,师院之于西海固大地,以及西海固文学之于外界,正如大自然的这份奇特构造,或者说如师院所在的这个特殊地理坐标。这充分表明,钟正平对“西海固文学”及其作家,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西海固文学”因钟正平而幸运;这正是评论家的职责和功绩所在。没有西海固文化,就没有西海固文学,这是他的结论。

西海固文学的引领者

钟正平教授现在任副院长的高校,原来是“固原师专”,现在是“宁夏师范学院”。

在固原师专更名、升格、扩建和搬迁期间,我有幸经历了这个过程。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忙碌的身影当中就有年轻的正平。我认识并熟知正平也就在那个时候。正因为有了共事的经历,我们又有着许多共同的追求和爱好,再加上我又在宁夏社科院院长的岗位上工作,正平一定要我为他的文学评论集《文学的触须》作个序,我本来是不敢为像正平这样有才学的学者作什么序,但因为以上缘故,我还是答应了下来。

宁夏师范学院就坐落在叫“古雁岭”的山脚下,校园被起伏柔和的群山环抱,又是固原市新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美丽、大气、舒展,极具现代气息。是辐射陕甘宁三省方圆五百里之内的唯一一所高等学府,是宁夏南部唯一的一所高校,也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高校,是固原这座古老文化名城孕育的一张璀璨的文化名片

象征性地看,正平之于师院,师院之于西海固大地,以及西海固文学之于外界,正如大自然的这份奇特构造,或者说如师院所在的这个特殊地理坐标。在喧哗中保持了应有的宁静与祥和,同时又期盼外界的眷顾。我认为这正是正平的文学评论集《文学的触须》由衷暗示的一种复杂声音。

作为作家,他理所当然是“西海固作家群”中的一员,生于斯长于斯并且工作于斯,西海固大地深处的丰富人文内涵,比如苦难、隐忍、坚毅、诗意、温情、和善,以及粗犷、尖厉、豪放、阔达等等,都见诸笔端。这时候,他是一个细心的体会者、敏感的聆听者和睿智的叙述者。作为文学批评家,他虽以局外人的眼光,冷峻而热情地审视着西海固作家群及其文学创作,但由于他始终站在作家的角度想问题,他的评论便比别人多了一些温情脉脉和柔肠寸断。“入乎其内”,体贴和同情使得他更加懂得作家们的苦衷和意图,所以,在他的评论文字中我们读到更多的是一种“叹息肠内热”的关切。作为现当代文学教授、专家,“西海固文学”在他眼里自然是中国当代文学之一部分;当代文学史的标尺,又使他的评论无处不透露着恨铁不成钢的严厉与苛刻。所谓“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的发现就有了高人一筹的眼光和视野,他的审视就具有了某种普遍性和总体性,“西海固文学”因为钟正平的努力,才有了更高的品质和格调。

正是钟正平的体贴与理解,西海固作家笔下不被外人所知,或者并不被外人所全知的苦难主题及其社会环境,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宣传与介绍;正是钟正平在每个关节点的推波助澜,他们新颖的作品非但没被埋没,反而适时地得到了推广与诠释,走向了全区乃至全国,甚至站到了最高文学领奖台上。也正是钟正平的提升与阐释,“西海固文学”成了当代中国文学版图上不可抹杀的存在,变成了外界了解西海固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文学创作与评论的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从“西海固文学”与钟正平的关系来看,没有钟正平的引领、促进、激发、阐释,以及富有学理的界定与提升,我敢肯定地说,知道并熟知“西海固作家”的人要比现在少得多,影响也远要小得多。

这充分表明,钟正平对“西海固文学”及其作家,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西海固文学”因钟正平而幸运;这正是评论家的职责和功绩所在。

正平把他长达20多年的论述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西部边地的文学风景”、“西部边地的文学声音”和“西部边地的文学视野”。表面看,这种分法好像只是文章性质的归类,其实不然。无论“文学风景”、“文学声音”,还是“文学视野”,都渗透着他作为一个严谨学者治学的态度,也就委婉地表达了他一以贯之的人文价值标准和追求。为什么说这个分法体现了正平一以贯之的人文价值标准呢?

比如“文学风景”这一辑。大体而言,由“西海固文化”辨识,和代表性“西海固作家作品”评论组成,比如对石舒清、郭文斌、季栋梁、韩玲等人的小说、散文等所进行的跟踪式读解,对同一作家的相同作品甚至还做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反复阐释、提升。但是,他并没有把眼光封闭在作家作品世界内部而论作家作品的独特性——这一点正是新时期以来多数评论家所热衷的方法。他一般把作家或作品的独特品质还原回所属地域文化,然后在地域文化、民间信仰,以及由此而造就的人文土壤中去把握作家作品的品貌。这就形成了他自己的极富学理性的评论体系。不是说每一个作家或作品都携带着无法割舍的地域文化胎记,而是说,正平总能把作家或作品的特性这个微观视角,适当地上升到地域人文积淀这个宏观的视野,于是,他的价值观便指向了更为深层的人文精神重建。这是他三番五次辨析“西海固文学”,并在其下论评具体作家具体作品的内在逻辑所在。即定义人的主体性,寻找精神的更高飞跃,辩证地阐释众多西海固作家作品,在清净、祥和与苦难、寂寞、孤独之间徘徊的当下意识,具有了巨大的社会学意义,长期以来文学的“内在性”得到了广泛印证。文学的审美构成本来就不是单纯的技术演绎,在钟正平那里,指的就是人的生命体验。没有西海固文化,就没有西海固文学,这是他的结论。

按照这样的价值基座,再读“文学声音”和“文学视野”两部分的内容,谈路遥的启示也罢,论孙犁的艺术贡献也罢;或者,品味他对历届“茅盾文学奖”的质疑,思考他对“汪国真现象”、《廊桥遗梦》、《山楂树之恋》、《泰坦尼克号》、《马语者》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审视等等。文虽短,意却长;虽为众论之地,但他的声音却犹如黄钟大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正平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冷静,和优秀学者的严谨。他学识渊博,但不滥用才华;他熟悉文学理论在现如今语境下会被轻易戏谑,但他始终坚持他的人文重建理想。他相信,只要学者、批评家的自我视角还在,公共意识还在,至少,经这样的学者、批评家所建构的文学精神就不会被湮没。这个道理,对于今后的“西海固作家群”如此,对于文化全球化后的“西海固文学”亦如此。

“文学的触须”这几个字作为他文学评论集的名字,其深刻用意盖在此。“触须”亦可作“神经”解,只要有健全的文学神经,文学的特殊功能就能被发现,文学的生命就会永远延续,文学之树就会长青。

(2012年8月 《文学的触须》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