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上升的西海固文学

论上升的西海固文学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西海固文学,众说纷纭,时至今日,在萧关文苑亦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1982年7月内部试刊的综合性文艺刊物《六盘山文艺》在千呼万唤声中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西海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终于有了自己的文艺园地。至此,《六盘山》更上一层楼,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虎西山的《西海固》高扬理性,使其散发出夺人的力度和灼人的热度。

论上升的西海固文学——兼评1998年《六盘山》同题散文专号

西海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关于西海固文学,众说纷纭,时至今日,在萧关文苑亦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为了行文的方便,我这里所说的西海固文学,是一个地理概念,即反映这块土地上人们生活的作品,我都把它称之为西海固文学。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目前生活在固原地区的作者创作的反映西海固的作品;二是离开六盘山区的人创作的反映这块土地上人们生活的作品,如张承志、南台、董炳新等。

西海固作家群的出现,我们认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是1981年11月28日。这一天,固原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固原县城隆重开幕,参加大会的109名代表经过充分酝酿,民主选举产生了固原地区文联和作协等三个协会领导机构,并组建了《六盘山文艺》(《六盘山》前身)编委会。1982年7月内部试刊的综合性文艺刊物《六盘山文艺》在千呼万唤声中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西海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终于有了自己的文艺园地。从那时以来,固原地区的文学创作步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六盘山》从第3期(总第14期)起交邮局向全国公开发行。至此,《六盘山》更上一层楼,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几年来,在地委、行署及文联和各协会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在《六盘山》编辑的精心栽培下,固原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诗人、作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其中知名的有翟承恩、高琨、丁文、慕岳、张光全、范泰昌、任光武、徐兴亚蔡锦启、屈文焜、薛正昌、火仲舫、罗丰、李云峰、王漫曦杨梓、虎西山、戴凌云、陈彭生、王亚平、兰茂林、王治平马存贤、钟正平、权锦虎、张嵩、李银泮、韩聆、杨友桐、火会亮、李程山、罗存仁、彭靖宇、朱世忠、李志坚、冯雄、赵建银、石舒清、郭文斌、王怀凌、杨建虎、左侧统、周彦虎白军胜、李方、李永林、刘鹏凯、苏强、张根粹、单永珍、郭静、古原、梦也、方石、王钟、兰煜、马占祥、拜学英、禹红霞、李继林等,数以百计,创作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丰富了西海固文坛,并且出现了几次高潮。在这将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海固的广大作者不但创作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而且在艺术上也有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处在一种上升的势头。由于西海固独特的人文景观,固原地区的广大作者在创作中也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色,这就是所谓西海固文学的特征。

一、面对现实,执著地表现具有悠久历史的、苦难的西海固。

西海固作者的作品,大都以西海固为背景,散发着一种阳刚之气,比较质朴,与充斥文苑的小家小气作品截然不同。明显的标志就是作家们的精神状态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这种精神状态不属于个人的卑微琐碎的情感,而是与时代同拍的大气、豪气。张嵩的《释读西海固历史的辉煌》之所以能博得读者青睐,我想,除了文笔的老练,更为重要的是贯穿全文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面对瑰丽缤纷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如同面对我们的先人,在他们灼灼的目光注视之下,我们在今天更多地应该做些什么呢?”由于作者直面现实生活,着力于表现自己的心灵世界,所以凭借古陶、古钱币创造了意蕴丰盈、情趣盎然的审美世界。张嵩写出了对客观事物的独到感悟,从而使作品描绘的客观事物,没有停留在感官的实用性观察上,呈现出一种丰沛的意趣和生命力。

如果说张嵩的《释读西海固历史的辉煌》是以象见意、意在象中,那么石舒清的《西海固断想》便是直抒胸臆、剖白心迹。即一切以情感为中心,顺乎一种本能,对各种世态人事的洞察,或是某种生活经历而引起的心灵律动,抑或是令人沉思的某种感觉和情致纷至沓来,绘出一幅深远的情感境界,表现出一种对生活与人生的真切感悟。虎西山的《西海固》高扬理性,使其散发出夺人的力度和灼人的热度。特别是作者在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的描述中,能以反讽,以及幽默,表现出情感与意趣的丰富性,进而把历史和现实、自然和人生、命运和社会凝结为一体,使西海固的人文景观、自然物象,渗透着浓浓的社会文化内容,满贮着历史的审视和现实的思考。王漫曦《远眺西海固的战争》,试图在感觉和理性之间取得一种妥协。情绪在他的笔下呈平静状态,几乎近于零度写作。从他的语态里感觉到的是冷峻,从字里行间迸射的是火。与此相反,王怀凌《西海固的背影》、刘长青《西海固与黄河对话》、魏凯《西海固之魂》等作品,情绪的反复回绕,节奏的内迫繁密,使这些作品有一种迫人的力量。而热切的呼唤,发自内心的咏叹制造了很好的文体感觉,使其成为活泼的、新鲜的、有骨头的文本。陈继明《关于西海固》,语言触角细密,文字出奇不意人们不知不觉被其吸引。“那个普通的镇子的天是怎么黑的又是怎么亮的,雨是怎么下起来的,太阳是怎么露脸的……我内心至今尚存的一点沉静,正是从那时候传承下来的。”细致的观察与艺术直觉的完美结合,使作品有了审美情感和思维的自由,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心歌。朱世忠《孤独西海固》所追求的不只是反映客观的信息,而是立足于将心态自由与社会心态契合,感应时代。在这里,富有艺术张力的文字,不在于寻找客观的特征,而在于借助客观特征,寻找自我感情和思维的特征,让意象向感情的深层掘进,给人以多维的审美感受。

二、面对苦难,对未来充满希望,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又在艺术的求索中。

众所周知,文学是一种心灵开放的艺术,心灵的自由,实际上说的就是作品要有个性。没有个性的作品,只能是应景的时文,不成其为艺术品

西海固作者的作品题材大致相同,立意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在不多的共性中,个性特征倒显得较为突出。当城里人问西海固人能吃饱之类的问题时,石舒清是这样写的,“你想不回答,你想异常冰冷地看他一眼你想对着那优越的面孔激情难抑地讲很多东西,你想对他说人与人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差别不在物质,而在于精神。”言为心声,情急则语疾,情缓则语稳,语言的表达受制于情感的表达“异常冰冷”一词便把作者的激愤宣泄无遗。而关于物质和精神的议论,则是感情的进一步上扬。作者的感情是亢奋的,一旦喷发出来,犹如江河奔腾,滔滔不绝。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抒发自己的胸臆,尽情尽兴。看虎西山的作品,似乎又有些不同。“在这样一片土地上,那种卿卿我我的浅唱低吟和花前月下的柔媚情调,会显得不伦不类,所谓的君子气度,如何能适应那大起大落,转眼间阴阳颠倒的人生格局?”一切都显得较为平静,没有大起大落,作者的语气不爆,语势不直,语言的节奏舒缓、优雅,如微澜舔礁,曲径通幽,具有一种超俗之美。张嵩的文章又显示出另一种格调。“纵观秦汉的一些陶品,不是缩头缩颈,就是四平八稳,充斥着压抑和矛盾,没有生气可言,弥漫着沉沉的暮气,和原始人那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洋溢着浪漫情调的陶器相比,则高下判然,今天我们虽然能把陶器制作得更加精致更加美观,但肯定缺少人在少年时期所具有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思维方式所释放出来的‘神气’与‘灵性’。”文章娓娓道来,妙在和谐得体。作者的感情表达方式是平和的,像古陶那样自然,那样深厚。三个人都醉于自己脚下的西海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由于感情表达方式不同,风格大不一样。石舒清的语言冷峻雄浑,气势逼人,在挚诚率直地和读者交流着内心情愫的过程中,充溢着一种撼人的力量。虎西山委婉舒展,厚道、真挚地坦露胸中的一切,真实地记录着自己心灵的律动。张嵩剥落浮华,开诚布公,于平直之中益见凝重。

在西海固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诗人抑或作家,正在努力地为自己的家乡和他们自己,在水很深的中国文坛争一席之地,他们在执著地寻找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特色。这些硬气的山里人,心性很高,以不亢不卑的态度对待一切。他们作品的内容很厚实,就像他们的人一样,也像他们脚下厚厚的沉沉的黄土地一样。

西海固的作者们不约而同地注目于自己的西海固,又从不同的方面去写这个西海固,他们的作品与时代精神息息相通感情真挚充沛,他们或直接呼唤改革,呼唤发展,或是侧面间接地反映这种心态,不管采用那一种形式,心情总是处于密切关注的境地。由于他们多半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身有感受,使他们不能自已,才提起笔来,从灵魂深处的琴弦上弹奏出感奋或义愤的旋律来,面对苦难而无怨艾,因而言之有物使人觉得真切可信,深受感染。不过综观西海固作者的作品我们感到有些作品还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有些较好的作品,也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思想观念较为封闭。西海固地处内陆,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以致不少作者的视野不够开阔,作品中至今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大量反现代价值观最近几年来崭露头角的一群,因袭的包袱较轻,他们中的个别人,接受了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但普遍缺乏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责任感,理想主义,自我意识较强。

二是语言锤炼不够。一切文学语言都要求简洁,比起绘画舞蹈来,文学的语言自有其独特的风姿。而我们有些作者语言冗长,似乎缺少纯熟地掌握选择、排列、调换文字的本领。更有甚者,辞不达意,不知所云。

三是人们通常所讲的选材不严、开掘欠深,随意性太强造成文章散漫。还有些作者对材料缺少研究分析,不能从平凡的事物上发现和发掘出深刻的意义。

四是由于自身的匮乏和停滞,想为社会承认的非审美欲望开始上升为个别西海固作者的主要创作动机,一个人的“自我”不见了。这样,当你通过艺术的形式去追求这种价值时,你的作品必然是非审美的,因为审美的最大特点是个体生命通过的不可重复,不可替换的纯形式的一次性完成。

总的印象是,缺乏精品意识,有点浮躁。但不管怎么说,成绩是主要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只要我们的广大作者贴近时代,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西海固文学就一定会日新月异。

19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