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互批评意见100例

相互批评意见100例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员和干部们认为,大队书记老刘同志能在整风和生产中虚心听取社员意见,闻过则喜,及时改正缺点,是重要原因。闻过则喜,大有好处,这是刘书记在整风和生产中的一条深刻的体会。否则,闻过则怒,就等于堵塞了别人的口,闭塞了自己的耳目,哪还能听到真正有利于自己的批评呢?“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批评既然对我们有利无害,“悲”从何起呢?但对批评、建议进行分析和选择,也必须以闻过则喜的态度为前提。

(1961年5月23日)

怀来县洪高堡生产队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社员们说:“粮食超产在兜里装着哩!”生产怎么搞得这样“随心如意”呢?社员和干部们认为,大队书记老刘同志能在整风和生产中虚心听取社员意见,闻过则喜,及时改正缺点,是重要原因。

闻过则喜,大有好处,这是刘书记在整风和生产中的一条深刻的体会。过去由于对社员的意见虚心听取不够,生产上有好多问题,社员也就不提了。经过整风,他不仅主动检查自己思想工作中的缺点,还发动社员提意见,并对每条意见都作了认真仔细的研究,正确的就采纳兑现,发扬了优点,克服了缺点。因此,在全村,形成了社员主动给干部提意见,为工作想办法的好风气,出现了“出勤早,做活细,质量高”的新气象。

过去,我们常常责备有的人有话不直说,见到同志有缺点不批评,听之任之,认为这些人太“不实在”。但从刘书记的事实中却给了我另一方面的启示:人家对你的过错为啥不批评呢?主要原因在于被批评者是不是能做到“闻过则喜”。虚心对待别人的批评,喜听“逆耳之言”,实际上就起了鼓励批评、广开言路的作用。刘书记说:“闻过则怒,社员发了怵;闻过则喜,意见往上提。”只有闻过则喜,批评者才敢于发言提意见,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否则,闻过则怒,就等于堵塞了别人的口,闭塞了自己的耳目,哪还能听到真正有利于自己的批评呢?

“闻过则怒”不对,悲呢?也不对。因为诚心诚意指出我们缺点的人,都是好心人,都是对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批评既然对我们有利无害,“悲”从何起呢?有人说:光说缺点,不说成绩是抹杀了自己的功劳,伤了自己的面子,降低了自己的威信,等等。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成绩与缺点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一般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谁也抹杀不了。若对个别缺点不检查克服,缺点越来越大,这才是一种可悲的现象。相反,接受批评,克服缺点,成绩就越来越大,岂不是可喜的事么!至于“伤了面子”、“降低威信”等理由,就更不能成立了。刘书记的事实说明,从别人的批评、意见中发现和认识自己的缺点,及时纠正或弥补,不但不会降低威信,反而会更加受到社员的爱戴。如若讳疾忌医,恐怕伤面子降威信,不接受和改正缺点,从而犯了错误,那才真正是“伤了面子”,“降低了威信”哩!

当然,闻过则喜,决不是对任何批评、建议,都不加分析、研究,全部接受下来,而是要分析正确与错误,真实与伪假,“择其善者而从之”。但对批评、建议进行分析和选择,也必须以闻过则喜的态度为前提。因为,只有首先欢迎这些批评意见,才能正确地冷静地分析这些批评意见。如果没有闻过则喜的态度,把别人意见拒之九霄云外,怎能谈到分析、选择和采纳人家的正确意见呢?

也有人说,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勤务员,群众有意见就要提,有话就要说,闻过者是喜是怒是悲,无关紧要。这话有片面性。闻过者是喜是怒是悲,群众本着当家作主的精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固然是我们常见的,但是,闻过者不喜,就会妨碍群众对干部提批评意见的积极性,这是必然的。

问题还不仅如此,问题在于对闻过者来说,“闻过则怒”,根本不会认错,还会把自己从群众中孤立起来;“闻过则悲”,虽然考虑了别人意见,但不是去积极克服,反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只有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批评,才是克服缺点,不断前进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我们要永远记住毛主席对我们的教导:“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又添一乐] 把良药的外面包上糖衣可以不苦口,进忠言如能针对本人的特点多讲究点方式方法,也可以做到不逆耳,使他乐意听下去,心悦诚服地接受下来。发表在《河北日报》上的这篇短文,只谈到一面,现在又想到另一面,确实是件乐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