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色省会的古韵遗风

红色省会的古韵遗风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葛源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红色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白石书院就是葛源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展现了葛源这个红色省会的古韵遗风。横峰县令现场勘察后,认为损毁过重,无法修复,即宣布停办“白石书院”。如今,虽然白石书院已见不到当年的风貌,也听不到学子的书声,但文脉仍在,葛源重视文教,崇尚读书的风气依旧,白石书院增添了红色省会葛源的古韵遗风。

冯会明

曾经作为闽浙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的“红色省会”——葛源,是横峰县第一大集镇,素有“小小横峰县,大大葛源镇”之称,因遍长野葛,地处溪水源头而得名“葛源”,被誉为“中国葛之乡”。2008年,葛源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红色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白石书院就是葛源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展现了葛源这个红色省会的古韵遗风。

白石书院是葛源最早的书院,也是横峰县五大书院之一,曾经是南宋名儒刘养浩讲学之地。其孙子刘光正式创办为白石书院,迄今已有700年的历史。

葛源《白石刘氏家谱》有《白石书院源流记》一文,对白石书院的兴废源流作了清晰的交待:

葛源刘姓的开山始祖是刘东白,他曾任南宋大理评事,致仕后,因爱四面环山、山水秀丽的葛源,于是,将家从临近的玉山县大横塘迁居于此。到葛源后,刘氏“子姓繁衍,宋元明间科甲相继,宅第鳞列”,成为当地名门大族。

刘养浩是白石书院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是南宋大儒,字体元,号白石。少年时,曾到京城临安,学于太学,为增长学识,又跋山涉水,专程到福建,拜朱熹高足兼女婿的黄勉斋(黄干)为师,深得朱熹理学精髓,“溯黄勉斋而上述朱晦庵”,成为当时理学大家,人称“白石先生”。刘养浩考中进士后,授官宁国府教授,但仅一年后,父亲去世,他辞官回乡,为父丁忧。服丧期满后,就在家乡葛源选择了一块僻静之地兴建住舍,潜心治学,并讲学于此。因其理学造诣精深,致使“远近从来”,学子纷纷前来问学,盛极一时。

白石书院的创始人刘光,是刘养浩之孙,字自谦,号泉山,在任元朝翰林院编修时,为了光宗耀祖,上奏朝廷,请求将祖父刘养浩隐居研学授业之所建为书院,以祖父之号“白石”为书院之名,白石书院正式创立。书院主祀朱熹、黄干,以白石公配享。由此可见白石书院的理学色彩非常浓郁。刘光还捐献田地一千多亩,作为建校和师生读书生活的费用。白石书院主要教导刘氏宗族子弟,也有不少外地学子慕名前来。刘光的义举,受到了元朝政府的肯定和嘉奖,朝廷将其家族立为义门。据同治《广信府志》卷四《学校书院》张嘉庆《白石书院记》所载,白石书院建成后,“聘吴草庐先生讲席以教宗里子弟”,白石书院能聘请元代理学大师、“国之名儒”吴澄来书院讲学授徒。这说明白石书院在当时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才能请到吴澄这样的名师大腕。至此,白石书院开始了教化育人的历程。

刘光之子刘朝任又子承父业,“割田以为赡学之费”,进一步扩大了书院的规模和实力,并取得了广信郡守于太中的重视和支持。“命属县修理之”,对书院进行了修缮,并由官府选派进士聂义方为白石书院“山长”,主持书院事务。聂义方专门作《广信郡守于太中修白石书院记》一文,记录修缮书院之盛举,并刻石碑立于书院门前。事实上,元代对书院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至元二十八年(1291),朝廷下令:凡“先贤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学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元代除了接管宋代的官办书院外,还对私家书院,由地方呈请朝廷立案,赐额置田,选派官员主持,使一批民办书院获得了官方身份。白石书院此时也得到了官府的支持和认可,成为一所官办书院。

入清之后,白石书院遭受兵火,书院建筑被毁,只有基址仍存。清乾隆十三年(1748),刘氏后裔刘起凤率族人重建书院,当时知县秦锡琈处理葛源镇葛仙宫僧徒争田产一案,认为僧徒相争的根源是葛仙宫寺院田产太多,导致纷争,决定除留三十四亩田产给葛仙宫外,其余田产拨给白石书院,以资书院膏火。这样,书院学田每年可收田租二百一十二石,其中六十石为书院祭祀之需,十石为修理资费,其余一百五十石为延请教师的费用,使白石书院财力大增。同时也规定,凡有志愿学之士,无论城廓远近,皆得就学于此,书院的学生范围,从以前的刘氏宗族,扩展为附近的有志之士。但还是由刘氏家族聘请名师,管理书院事务。同年七月,重建后的书院正式落成,共有正室七楹,川堂五楹,门屋三楹,左右走廊相连,具有相当的规模。

乾隆二十八年(1763),制定了白石书院条规七条,规定聘请名师,教育士子,使凡有志之士,不拘城乡远近,皆许入院肄业,倘有品行不端,不崇实学者,听馆师摈逐之等等,使书院的管理更加规范。

光绪十二年(1886)秋,一场罕见的狂风暴雨在葛源引发了山体滑坡,导致白石书院建筑以及其学田被大量泥沙冲毁。横峰县令现场勘察后,认为损毁过重,无法修复,即宣布停办“白石书院”。

从创办到损毁,700年来,白石书院为横峰县培养了不少本地的乡亲学子,使葛源“科甲相连”,闻名一方。白石书院与岑山书院、叠山书院、荷峰书院、梅溪书院一道,成为横峰的五大书院,在江西书院文化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今,从葛源镇老街北门往东北方向四华里,有村庄叫刘村,还有一个叫“书院门”的地方,可见一座牌楼式大门,从牌楼大门东行30米,便是白石书院故址。虽然已经淹没在一片稻田之中,但还可以隐约见到书院的轮廓,书院坐北朝南,东西北三面靠山,宛若一把太师椅。前方为学田,学田的一边是书形山,就如一部打开的巨大天书,引发学子无尽遐思。

如今,虽然白石书院已见不到当年的风貌,也听不到学子的书声,但文脉仍在,葛源重视文教,崇尚读书的风气依旧,白石书院增添了红色省会葛源的古韵遗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