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边塞遗风话长城

边塞遗风话长城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城是宏观上巩固边防、拱卫中原的战略防线,并不是位列最前沿的边境线,更非国境。在冷兵器时代,长城的防御作用是卓有成效的。长城的御边效应为中原地区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古代北部边疆的开拓发展,大多与以长城为核心的边防建设密切相关。从而发挥了传播先进文明、开发边疆、孕育“塞上明珠”的生命线作用。

边塞遗风话长城

朔色晴天北,

八月萧关道。

一声羌笛吹关柳,

陇山萧瑟秋云高。

渐见黄河直北流

贺兰千嶂裹云霄。

望断南飞雁,

长河落日圆,

水阔无边深无底,

贺兰山前高射天。

塞北江南旧有名,

宁夏信是米粮川。

这是一首集历代诗人咏宁夏的诗词名句重组的一首词。它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宁夏历史地域文化边塞风格的特点。

一、边塞遗风

来过宁夏的人无不为宁夏人文景观中具有的很强的边塞风格所震撼。

别看宁夏现在是西北内陆的一个省级自治区,可它在历史上却是边塞要地,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诗经·小雅·出车》云:“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旗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说的就是西周宣王派大将南仲在朔方筑城,战胜入侵的猃狁,解除边患的事。唐代边塞诗意境高远,视野开阔,胸怀激荡,格调悲壮,数量也很多,其中不乏反映宁夏地区风貌的精品。唐代诗人李益有一首《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云:“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首诗被明代胡应麟誉之为“中唐绝句之冠”。诗的意境很美。用回乐烽和受降城的夜景,表现了戍边战士普遍而迫切的乡思。诗中的受降城即为灵州(今宁夏灵武、吴忠一带)治所回乐城的别称。晚唐诗人王驾的《古意》诗则更是凄美:“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当然也有人说这首诗是王驾妻子陈玉兰所写,但不管怎样,这首诗将怨妇思念戍守边关丈夫的悲切之情表现得却是非常凄婉和动人。在宁夏彭阳县的长城塬上至今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动人传说。住在秦长城东西两端的孟家塬、姜家洼村,在每年十月初一,仍保留着送寒衣的习俗。唐代,人们将由西安出发去西域行经固原的大道称作“萧关道”。被誉为“诗家天子”的王昌龄有“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岑参有“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的诗句。王维《使至塞上》诗云: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燕然借指今宁夏灵武一带)。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早已成为描述宁夏边塞风光的千古绝唱。一代名相、明朝万历皇帝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塞下曲》诗云:“九月西风塞草残,胡沙黯黯点征鞍。一声羌笛吹关柳,万卒雕戈拥贺兰。”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出塞诗》云:“晨发灵州更西望,贺兰千嶂裹云霄。”大戏剧家汤显祖的《夏州乱》则云:“贺兰山前高射天,花马池南暗穿虏。”这些诗句充分反映了宁夏的边塞风貌和作为关中屏障、中原门户的战略地位。

就拿“宁夏”这一地名的称谓来说,1227年,蒙古铁骑灭了西夏。1288年,元朝改西夏故地中兴路为宁夏府路。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其所著《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说:“所谓宁夏,就是平定西夏,使之永远安宁的意思。”历代统治者都希望这个地方平静安宁,但宁夏从来就没有安宁过,一直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拉锯争夺的战场。为防止游牧民族南下侵扰,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以长城为枢纽的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楚、齐、燕、赵、魏、秦等诸侯国,纷纷利用山河之险修建连绵不断的城堡和长墙,用做军事防御。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视横亘在帝国腹地的城墙为统一障碍,“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夷去险阻”。与此同时,保留加固燕、赵、秦防御北边的旧墙,进一步连贯补修,“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万里长城。

中国古代并非只是汉族中原王朝修建长城,北魏、北齐、东魏、北周、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或进入农耕地区之后,也都曾相继修筑长城,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到明朝,万里长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营造,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建造的历史丰碑。

长城是宏观上巩固边防、拱卫中原的战略防线,并不是位列最前沿的边境线,更非国境。其位置、走向也因时因朝代而有所变迁。汉代长城“因险制塞”,以夯土长墙与不筑墙连缀的墩台配合而成,向西延伸至甘肃敦煌。敦煌往西至新疆罗布泊绵延的亭燧,则是长城防御体系的延伸。明朝则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大规模地修筑长城达十八次之多,东至辽东鸭绿江,西至甘肃嘉峪关,构筑的最为坚固、完善。秦、汉、明三代建造的长城都超过一万里,历代修筑长城的总长度,超过了十万里。有人曾经做过粗略统计,如果用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来修筑一道高五米厚一米的大墙,或是铺筑一条宽五米厚三十厘米的马路,那么这道墙可环绕地球十几圈,这条马路可环绕地球三四十圈。如果加上关城、卫所、兵营、城堡、烽火台的砖石土方量,这道大墙和马路可绕地球几十圈、上百圈。

冷兵器时代,长城的防御作用是卓有成效的。游牧民族长于骑射,尤其是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纵横驰骋,锐不可当,但攻坚步战则非所长,横亘在骑兵面前突兀而立的障墙,迫使其弃长就短,优势顿时瓦解。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汉武帝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而宋代中原地区之所以屡遭北方游牧民族洗劫,原因之一是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长城东段陷入辽境,千里中原沃野直接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兵锋之下,致使中原王朝陷入被动的困境。

长城的御边效应为中原地区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长城防线为后盾促成的南北和平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北部边疆的开拓发展,大多与以长城为核心的边防建设密切相关。构筑、护卫长城防线刺激了边地经济的发展,屯田实边、辟置郡县基本上以长城为轴心向外辐射扩展。北部边疆的交通网络最初也是直接由于构筑长城防务的军事需要开辟建立起来的,畅达的交通网道是运输粮草装备、调集兵马,使长城防线贯通一气的动脉。它不但没有成为与其他民族交往的障碍,反而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从而发挥了传播先进文明、开发边疆、孕育“塞上明珠”的生命线作用。

两千多年来,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益构成了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极为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出的豪情壮志竟是这样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最终积淀熔铸成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开放交流、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当然,长城的修筑也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汉代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他的《饮马长城窟行》一诗中,对此描述的尤为深刻:“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长城之乡

宁夏长城段是祖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全区各地的长城遗址则是凸显宁夏历史地域文化边塞风貌的最重要标识。经测算,宁夏境内长城全长1507公里,其中可见墙体为506公里。与长城有关的城障、关隘、烽燧、壕堑、营地、寨堡等建筑和遗迹在境内每一个县市随处可见。保存至今的堡寨282座、城台706座、墩台1065座。有些与长城有关的地名如长城村、长城塬、长城关一直沿用至今。在只有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宁夏境内分布着如此密集和丰富的长城遗址,在沿长城各省中实不多见。宁夏是名副其实的长城之乡。

宁夏境内最早修筑的长城按一般的说法是在战国时期。

据《吕氏春秋》记载,公元前384年,秦公子连逃亡在魏,听说秦国发生了内乱,就率领随从由东边的“郑所之塞”入秦,被秦国防守长城的将领拒绝,只好绕道从西界的乌氏塞(即固原长城)回归秦国,在都城雍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献公。秦献公穿越乌氏塞的史实,证明固原长城至少在战国初期就已存在。

又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前306~前302年),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这段长城由今甘肃静宁入西吉县王民,沿葫芦河东岸北行,经将台、马莲,由巴都沟入原州张易,过红庄乡穿叠叠沟,至中河乡,过固原城西北孙家庄、明庄、海堡,越清水河,经程儿山进入河川乡,又经黄家河入彭阳县里湾,至城阳白岔、长城塬等地进入甘肃镇原县,东北延伸至九原,即今包头西北。这段长城横穿西吉、原州、彭阳三县,长约200公里。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不仅对这段长城继续修缮利用,而且利用黄河天堑,沿河建城设障,驻兵戍守。经过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段长城依然历历可见,尤以固原城西北一段保存最为完整。

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固原长城始筑于西周,理由是:《诗经·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就是说西周宣王(前827~前782年)命令南仲到周都镐京北面的大原地区修建了一道长城。经考证,大原在今固原境内。

还有的学者通过发现的汉代岩面石刻文献及有关史料,推断卫宁北山、贺兰山现存的部分古长城始筑于汉武帝时期。

在隋朝,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征用三万多民夫修筑了西起宁夏灵武黄河东岸经陕西横山到达绥德,绵延700多公里的长城。在宁夏盐池县明长城“头道边”外侧的个别地方还可以看到这段长城,只是墙身已严重塌毁。当然,也有学者对这段长城的存在提出了置疑。

宋代虽没有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但宋初在防御西夏的战争中曾经沿着固原地区的秦长城挑挖壕堑,用以阻挡西夏骑兵。史书上称作“新壕”或“长城壕”。《宋史·曹玮传》载:“以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城)据平城,便于骑战,非中国之利,(曹玮)请自陇山以东,循古长城堑以为限。”

宁夏长城资源调查队在固原境内发现了22公里长但保存不甚完好的宋代长城遗址。这段长城在原州区清水河西岸至小川子“内城”以南一线。在深井村上塬与战国秦长城南北并行,向西南延伸至海子峡口,到吴庄下河谷,进入滴滴沟口后磨河畔,与战国秦长城合为一道。在正对海子峡口的秦长城外侧又加筑一至两道较低矮的长城墙体,其上铺砌石片,形成四道长城并行的格局,东西间的跨度约60米,这明显是为了增强海子峡口河川平坦地带的防御而加筑的。

宋代还在宋夏边境地区大量修建堡寨,作为防御工事,固原地区堡寨遗址星罗棋布,如得胜寨(今宁夏西吉县将台堡)、隆德寨(亦称羊牧隆城,即今宁夏西吉县兴隆镇火家集)、天都寨和西安州(都在今宁夏海原县境内)等。留存至今,成了一道令人感慨的风景线。

中国历代长城之中,要数明代长城的规模最大,宁夏境内的明长城遗迹也最多。为防御逃回漠北的蒙古人南下骚扰掠夺,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12700多公里。同时,明朝为加强长城的防务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在长城沿线设有九镇,其中两镇就在宁夏,即固原镇和宁夏镇。固原镇总兵驻地在今固原城,设总制,由兵部尚书兼任,统辖甘肃、宁夏、榆林三镇,也叫三边。固原镇管辖的长城,东起陕西定边南山口,与榆林相接,西达甘肃皋兰与甘肃镇相接,全长1000里,长城也有好几重。其北部的长城也叫固原内边,自现在的陕西定边县姬原乡起,经甘肃环县进入同心下马关,经海原到甘肃靖远,全长636里。在今宁夏海原的西安乡、盐池乡北70里,同心下马关以东和盐池县南部山区都有遗迹。

宁夏镇总兵驻地在今银川市,管辖的长城西起今甘肃靖远,东至今宁夏盐池境内,全长2000里。从西向东有西长城、北长城、东长城三段。

西长城从甘肃靖远进入宁夏中卫,逾河东北上贺兰山,长四五百里,其中的贺兰山北段,从三关口到红果儿口,因山势险峻,只在一些重要关口和人马可以行走的地方修筑短墙。

北长城包括“旧北长城”“边防北关门”墙和陶乐境内的“长堤”。“旧北长城”是镇远关的关墙,为宁夏镇北部的重要防线,地处贺兰山尽头,与黄河相接,“山水相交,最为要地”,现在的红果儿口仍可看到其遗迹;边防北关门墙西起贺兰山枣儿沟,东到黄河岸,长约50里,平罗县城北10里有其遗迹;陶乐的“长堤”,从“旧北长城”的终点越过黄河,自内蒙古巴音陶亥开始,南行过都思兔河进陶乐,沿黄河东岸南下到横城大边,即东长城,这是一段非正式的长城,修筑工程简单,加上紧靠河边,为河水泛损,所留遗迹很少。

东长城则在宁夏镇黄河以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河东墙”和“深沟高垒”。当你乘车过银川黄河大桥沿古王高速公路向盐池进发时,你会在公路北边看到绵延不断的长城和不时闪过的烽火台、堡寨遗址。蓝天白云,冈峦起伏,草原茫茫,牛羊点点。再联想“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无不令人思绪万千。而这长城便是明代修建的“河东墙”。当地人称长城为边墙,又由于这些边墙在夯筑时多有红色胶土掺入,干燥后呈现紫色,故又称之为“紫塞”。

河东墙从灵武横城到盐池,长387里,外侧挖有44000多个“品”字形的深坑,人称“二道边”。嘉靖九年(1530年),因原有的“河东墙”多半塌毁,总制尚书王琼奏请朝廷,以军队分段包干的办法,又修筑了从横城到盐池,长360里的“深沟高垒”,并沿边置城设障,开设暗门以供双方边民定期进行贸易。嘉靖十六年(1537年),兴武营附近的边墙因“土沙相拌,不堪保障”,总制刘天和又自兴武营以东抛开“二道边”南移10多里修建了53里长的一段长城,人称“头道边”,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盐池县境内的两道长城。

宁夏因地处黄土高原,修筑长城也是就地取材,多用黄土分层夯筑而成,也有与碎石柴草混筑的。个别修筑于山峰之上的墙段,因取土困难,或把山劈成悬崖当作墙体,或开采山石,用石块或石条砌筑于悬崖峭壁之上。内为缓坡,便于上下,外壁陡立,利于御敌,城墙上有敌台,兵士可以从突出的垛口进行侧翼射击,所谓“两台相应,左右相救”。城墙上每隔一二百米,就有一个突出墙外十米左右的台子,在敌人兵临城下、攻城近战、墙上射口已无法控制时,守城兵士一方面可以从台上突出的垛口居高临下进行侧翼射击,扼制敌人架梯攻城,另一方面又可以指挥墙顶的人打击敌人。

明代在长城内侧还修筑了很多关城与城堡,驻兵把守,成为调遣附近长城及烽火台戍卒和军事行动的指挥部。如贺兰山长城沿线重要关隘就有四处——胜金关、三关口、大武口、镇远关。修筑在平地上的长城,往往在交通要道设置关门,其上建有高大的城楼。关门外侧筑有罗城(即瓮城),内侧筑有关城。平罗城北10里的北关门,盐池城北侧的长城关即属此种类型。

在长城沿线内侧不远的地方,每隔一定的距离就修筑一座城池,较大的称之为“堡”或“营”,较小的则称为“障”,都是供守卫长城的军队驻扎储备军需的大小兵营。大部分遗址都还存在,如位于银川市西北60里的镇北堡、银川黄河东岸的浑怀障、灵武境内的横城堡、盐池高沙窝的兴武营城、盐池县城西60里的安定堡、盐池县城、同心县境内的红寺堡等。

长城关在今盐池县城北关路泄洪沟桥南侧。为明嘉靖九年(1530年)三边总制、兵部尚书王琼所筑。副使齐之鸾记述:“‘长城关’。高台层楼,雕革虎视。凭栏远眺,朔方形势,毕呈于下”。《嘉靖宁夏新志》卷三载:“关门上有楼,高耸雄壮,上书‘深沟高垒’‘朔方天堑’‘北门锁钥’‘防胡大堑’等字”。佥事孟霦有诗《长城关》云:“关楼大风号古木,楼外连天荒草绿。降虏时骑白马来,胡营只在黄河曲。百战沙场鸟不飞,朔云羌笛晚凄微。长城戍卒鸣刁斗,夜夜清霜上铁衣。”

关外设有市场,蒙汉交易每月进行三次,多以盐茶牧畜为主,十分繁华。它与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大同关齐名。可惜今已损毁,仅存高大土筑墩台。

八步战台遗址在盐池县城西35公里处的苏步井乡。据《大司马黄公敕建四台记》记载,当建于明代万历年以前。遗址残高20米,基阔15米,顶部边长6米。内为黄土夯筑,夯土外原有4层砖石围砌。台内构造分3层,底层是砖箍券门洞直抵北墙,进门即有斜坡式台阶可直达中层,中层为穹隆顶空心室,室内正中设过道,有台阶可直登顶层。顶层平面青砖铺砌,顶部四周设有垛口,向外有箭窗。其东面还有四步、六步、七部3个战台,传说当年朝廷同时派了两个将领在头道边内监造战台,其中一位只求快不图质量,一年时间修起了三座战台即四步、六步和七步战台,另外一位则图永固,精心监造,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了八步战台。昏庸的皇帝听了汇报,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传旨对一年建成三个战台的嘉奖晋爵,而对三年修成八步战台的将领处以死刑。结果四步、六步、七步战台不到三年全部倾倒,而八步战台如果不是人为的毁坏,至今仍会保存完好。

铁柱泉城在盐池县城西南45公里处,明代管律所撰《铁柱泉碑记》说铁柱泉,“水涌甘洌,日饮数万骑弗之涸……北虏入寇,往返必饮于兹”,弘治十三年(1500年),三边总制秦纮于此筑城扼守此泉,为了加强铁柱泉的防守,以“使寇绝饮,固不战自疲”,嘉靖十五年(1536年)又筑成一座新城,泉筑城中,城亦因泉得名,城东门之上有石匾镌刻“铁柱泉城”四个大字,可惜的是,1958年被当地群众使用石材时所毁。

烽燧(也叫“烽火台”)报警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通讯方式,它是利用墩堠举火放烟或举旗击鼓来传递情报的军事设施。遇有敌情,白天举烟,夜间放火。因用狼粪作燧,燃烟浓黑可直上云霄,远处容易看见。因此狼烟成了敌情的代名词。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招致国破人亡,说明西周时就有了烽燧。又据《汉简》记载,“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唐代诗人卢照邻《上之回》诗云:“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可以想见当时宁夏地区烽火台数量之多。直到今天,在宁夏境内,烽火台遗迹到处都是,石嘴山地区的燕子墩、常胜墩、大星墩、小星墩、沙湖墩等都是古代烽火台的遗迹。明代“固原镇有白马城……五座大屯堡、一百四十五座墩台、烽堠”。在中卫胜金关附近,站在长城之上向贺兰山望去,每隔二三里,山峰上就有一座烽火台,犬牙交错,形成了一个防御通讯网。从烽火台遗迹路线可以看出,明代在交通干线上每隔五里左右就修有一座烽火台,如从灵武横城经同心到固原,用烽火台组成了一条长达400多里的通讯线路。如果在横城至盐池的边墙处发现敌情,发出警报,沿线烽火台就会迅速地传递到二线防御工程固原内边,再由下马关向南,一直传到当时总制三边军务的指挥中心固原。

由固原通往今彭阳的任宏寨堡、彭阳堡、黑石头堡、甘礼堡等的烽火台就有34座,它们一般隔3~10公里不等,形成北、中、南三条线路。北线路沿王洼—草庙—崾岘一线,分布在白阳镇的白岔、党岔、阳洼、姚湾,王洼镇的马掌、北洼、范新庄、较蛟头、赵沟、姬崾岘,小岔乡的榆树,罗洼乡的贺台、罗洼、阳山,孟塬乡的施坪等;中路沿茹河流域,分布在古城镇的高家湾,彭阳乡的姬山、任湾南山,城阳乡的里沟、黄湾、长城塬、沟圈;南路沿红河流域,分布在新集乡的东湾,沟口乡的白草洼、神壑、白庄湾,江河乡的墩墩梁、庙沟、友联等。南、中路到城阳后与北路会合,形成三角状,延伸到邻县镇原。一旦战事发生,堡墩连成一气,相互报警。驻节固原的三边总制杨一清《忧旱》诗:“郊原五月还忧旱,烽火三月未熄兵”,正是烽燧报警的真实反映。雄峙宁夏山川的烽火台遗址,虽历经沧桑,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但它却是宁夏最壮丽、最具边塞风格特点的人文景观,它是中华民族意志和智慧的结晶。

我曾到青铜峡北岔口看过一段长城,确实感到震惊,这段长城从北岔口到磨石沟长8.5公里,雄伟壮丽,像一条巨龙,昂首摆尾。烽、燧、障、塞、堠、墩、壕堑、排洪涵洞,清楚可见,长城走向一目了然。就连当年兵士、民夫们驻扎起炊的营地遗址也可辨认。长城有石砌、有土夯、有壕堑,还有全部用石头垒成的烽火台,可以说是最富有特色的一段长城,可惜石砌的烽火台倒塌了。这段长城为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巡抚都御史贾俊奏筑的。中国长城学会的专家说: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这么多长城,西部最美的长城首属北岔口。与嘉峪关长城相比,北岔口长城是一种大美。如果对北岔口长城进行局部修复的话,那将是仅次于八达岭的一段中国长城,和八达岭用砖石修建的长城相比,宁夏的土长城更具有一种残破美、遗迹美。

明代宁夏由于是全国重要的边防重镇,故其行政建置多从军事方面考虑,实行卫所制,卫下设堡寨,川区就有一百多个堡寨。中卫所以叫中卫,是当时在边塞安镇设置的主管军事防御和屯垦的驻军机构“卫所”名称的遗留。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宁夏卫(后改宁夏镇),辖左中右三个屯卫及宁夏前卫,后增设宁夏中卫及宁夏后卫(在花马池,即今盐池),现在“前卫”“后卫”这两个名称已经消失了,但“中卫”这个地名却保留下来了。到中卫市城区去看鼓楼,四边的题字很有特色:东边为“锁扼青铜”,北边为“控制边陲”,说明这是个边塞城市,又比如说平罗县,过去叫“平虏”,是为了防御“鞑靼”南侵而取的此名,到清朝感到这个名称有辱少数民族,就改成了平罗;永宁则因此地历代战事不多,相对安静,以示“永葆安宁”之意。还有镇北堡,就是过去边疆地区名字的印迹。至于固原的头营、二营、三营、七营、八营等地名则指明代固原总制大臣杨一清设立的八个军事城堡。明代宁夏地区的人口构成也以军人为主。嘉靖年间,宁夏境内共有人口17万,其中驻军就占了43%。经济生活也以军屯经济为中心,是为边防服务的。初到宁夏的人还有个感觉,很奇怪,到银川以外的地方一走,发现有些地名和人名一样,如贺兰县的立岗(原叫李纲)、张亮,贺兰县政府所在地习岗镇(原叫谢刚),还有永宁县政府所在地养和(原叫杨和),王太(原叫王泰)、望洪(原叫王洪)、李俊等;平罗的周城乡(原叫周澄),青铜峡市的叶盛(原叫叶升),蒋顶(原叫蒋鼎)、瞿靖;还有吴忠等。经查阅有关资料,这些人多为明代当地驻军长官或移民屯长、里长。时间长了,以后人名就变成了地名。如李纲为五卫指挥,杨和则是甘肃庆阳人。在嘉靖七年(1528年)为宁夏参将。王泰是“左屯卫指挥,以军功升都指挥佥事,殁于阵”。周澄在正德十年(1515年)为协守。李俊则为“都指挥同知,弘治四年(1419年)镇守。”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古代宁夏几乎就是一个大兵营。今天虽然其原有的风貌已经消失,但蕴藏在其后的历史文化却依旧显出其高亢硬朗的风骨,令人感慨唏嘘。

三、万里长城永不倒

万里长城,是世界一大奇迹,中国古代的一次伟大工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宁夏境内的长城在中国长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鉴于长城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价值,需要我们对其高度重视和保护。但是,长城的保护情况与它的价值和地位很不相称。除雨雪风霜等自然侵蚀外,人为破坏长城的事情屡有发生,近几十年甚至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据中国长城学会调查表明,目前明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不足20%,有明显可见遗迹部分不到30%,而在20年前进行的调查中,消失的部分仅占1/3。墙体和遗址的总量不超过2500公里。近几年,宁夏长城状况也不容乐观,除了因风雨剥蚀造成的自然毁坏外,人为造成的损毁事件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全区保存最完好的北岔口长城脚下,采石场的炮声隆隆作响,部分石砌墙体已被震塌,随时威胁到长城的整体安全。贺兰山三关口众多的采石场不仅滥采乱挖,一些重型的挖掘机就停在长城墙体上,乱葬的坟墓距长城不足5米。在长城上私建庙宇、乱搭乱建,以长城为院墙、羊圈、厕所或在长城上掏窟居住、储物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纵一些破坏长城的行为,为了城市建设或修建道路,对长城“开肠破肚”、穿墙而过的情况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将古老的秦长城推平取土,令人痛心不已。这些事件的发生,给长城带来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究其原因还是一些领导和群众缺乏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目前,长城遭破坏的情况不仅引起了国内有关组织和人士的注意,也受到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和批评。世界古遗迹基金会已把中国长城增列为全世界100个最濒危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向中国敲响了警钟。

2006年初,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政协提议,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当年6月10日宁夏举行了第一次纪念活动。

自治区文物部门还制作了130多块文物保护标牌,其中用于长城保护的就有几十块。

盐池县政府斥资130多万元,对境内90多公里的长城进行了围栏保护。他们还计划在三年内将境内190公里长城全部保护起来。作为一个贫困县,这无疑需要决策者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也为我区长城保护工作做出了表率。

据宁夏文物局同志讲:最近与自然破坏相比,对长城的人为破坏已退居其次。一些工程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工程,主动来找文物部门,请文物部门提前做好文物保护规划。

以前,宁夏修建高等级公路曾三次挖断长城,让公路穿墙而过,虽节省了投资,但也留下了遗憾。最近宁夏兴建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将采取高架方式,让公路从长城上面跨越。不要小看这一跨越,它将是长城保护史上的一次重要跨越。

2006年10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长城保护条例》,并决定在当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对长城保护来讲是福音,是法规依据。

2009年3月,根据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部署,自治区文化厅、测绘局联合成立宁夏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在今明两年中开展区内明长城资源调查。2009年完成战国秦长城资源调查。为长城的全面保护,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愿“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句歌词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最强音!

2009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