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卷帙中的黑白遗画

卷帙中的黑白遗画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馆,是以地缘为纽带的建筑。在寸土寸金的梁屋巷内,新安书院兀自占地达一千五百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前后共三进,砖木混合结构,两侧有耳房等附属建筑。解放后与南临小学同时被接管,合并于中山路小学。驻足在穿越百年时光的老宅,让不懂历史的人也懂得去回味历史的变迁,惊叹时间如梭的光阴,更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这城市浩繁卷帙中的黑白遗画……

何志清

虔州城东北,四季轮回中依旧保持着自己最原色的面目,婉约而古雅,参透这层视界,可见其重彩一面。梁屋深巷内的新安书院,渐渐消逝的历史慢慢堆积成了此刻的砖瓦,这时的青砖灰瓦、山墙雀替在寂静中更告诉路人她深刻的历史。

雨碎的江南,徽州商人在“漂广州,发洋财”召唤下,一路南渡。清朝时,南下贩茶到广州,可获得巨额利润,徽商将茶叶由古徽道运出山,再经饶州过鄱阳湖,经南昌、赣州、南雄、韶关,贩卖至广州,甚至由十三洋行卖到国外。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聚集在赣州城涌金门外的码头上的徽商,脱下了长途跋涉的疲惫不堪,换上整洁的绫罗长衫,探身进了建春门。赣州城“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的繁盛之境,竟也让见多识广的徽商为之一振。这一年,新安书院便悄然在梁屋巷中段挂起了黑底鎏金招牌。

新安是徽属六邑(即今安徽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六县)的总称,因六邑皆在新安江流域,历史上曾置新安郡而得名。然而剥开新安书院的表象,她的另一个更具实际意义的名字叫安徽会馆。

会馆,是以地缘为纽带的建筑。会馆的起名颇有讲究,有以宗教教化为标志的,如江西会馆叫万寿宫,福建会馆叫天后宫;有以宾馆为名的如高安会馆叫筠阳宾馆。但终究上述的名字过于普通,尤其是衣带墨香“亦贾亦儒,贾而好儒”的徽商,更不会在繁盛如斯的梁屋巷屈就媚俗。以书院为名的会馆,一方面让本地人的文化心理上易于接受,一方面又能教育客居虔州的徽商子弟。

在明清商业史上,“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徽商富而好礼,“富而教不可缓”是徽商笃信的信条,正是如此才“代不乏人”,使徽商几百年不衰。徽州人在“振兴文教”上总是毫不吝惜地输金资助。为了让更多的子弟习儒就学,徽商积极捐资,广建书院。明清时期,“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徽商以为文人士子提供求知之所为荣,其历史张力和文化气韵,使徽州、徽州商人显得气度不凡。

清代赣州城主要有广东、福建、安徽、河北、湖南、浙江和江西等七大商帮,江西帮又派生出吉泰(吉安、泰和)帮和南临(南昌、临江)帮。尽管赣州城内,帮会之间相互竞争,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省内的吉泰帮和南临帮,安徽商帮似乎无意于这种无休止的争斗。新安书院自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在梁屋巷开建,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直至十五年后的嘉庆六年(1801)仍在续建,粉墙、黛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等均在时代的变迁中被缓缓雕琢。而站在深巷古弄,新安书院的外墙看不出她里子的丰富。

在寸土寸金的梁屋巷内,新安书院兀自占地达一千五百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前后共三进,砖木混合结构,两侧有耳房等附属建筑。第一进院落屋顶为歇山式,与两边的厢房相连,均饰有鎏金木雕雀替,并在屋顶绘有彩画。在二、三进院落之间原有人工池塘,构筑着徽派的梨花伴雨的意象,青石旱桥和两厢的附属建筑上均雕刻有神态各异的瑞兽。作为毫不吝啬金钱的徽商,在赣州建设的新安书院与在武汉、襄阳、景德镇等地建设的新安书院一般,其砖块很多都刻有“新安书院”铭文。赣州城内各个商帮会馆的规格、规模都不一样,有一段歌谣这样描写赣州会馆的情况:“南临会馆一枝花,广东会馆赛过它,安徽会馆平平过,福建会馆豆腐渣。”一句“平平过”,道不尽,似乎也说不明。

民国期间,东门井的酒香溢满了新安书院不远处的群仙酒楼、宾谷馆、筠阳宾馆,一时之间,梁屋巷茶烟氤氲,弦索弹唱、酒令吆喝之声不绝于耳。安静的是新安书院马头墙上的卷草,是柱础上的瑞兽,是门枕石上的回纹。

也是民国时期,赣州对私立学校经费,由政府按每学期或每季度给予适当的补助,对办学成绩显著的,给予嘉奖,发给奖金。各大商会纷纷兴办学校,其经费除了政府补助,绝大部分经费均由各校的董事会自筹解决,此外各同乡会交给学校店产数间,以店租为学校的基金。民国二十六年(1937),旅赣广东帮商人组织广东同乡会,率先利用西津路的广东会馆的资产兴办私立广育小学,后合并于西津路小学。民国三十年(1941)八月,南临帮商人万兆祥(当时赣州商会会长)等利用该帮雄厚的经济力量和南临会馆公产办学,校址在中山路南临会馆内,当时在私立小学中规模较大,后并入中山路小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籍旅赣商人利用新安会馆公积金及房产,在新安书院设立了新安小学。解放后与南临小学同时被接管,合并于中山路小学。

南临会馆的精雕细琢为赣州人所称赞,如一枝花,现花已凋残,所幸的是“赛过他”的广东会馆和“平平过”的新安会馆留存至今。现新安书院第一进院落及两边厢房保存完好,二、三进已毁,只存有青石柱子及红石柱础,1988年被赣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深巷古弄中,被披上了民国建筑外衣的新安书院,如一座大门紧闭的老宅院,其内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在即将凝固的空气里将人的思绪拉到从前。驻足在穿越百年时光的老宅,让不懂历史的人也懂得去回味历史的变迁,惊叹时间如梭的光阴,更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这城市浩繁卷帙中的黑白遗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