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天—贵—真

法—天—贵—真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桥不过数里,远远看见白杨林中如村庄般的一片建筑,这就是庄子祠了。这平淡的景致不禁让周婧雨感到略略失望:这么平凡的景象如何能诞生出那么气势恢宏、那么汪洋恣肆、那么奇特无比的想象和思想呢?人为不是顺应自然,而是损害了天性,毁灭了天理。“所谓‘老庄’,当然就是一脉相承的。《史记》中就评价庄子是‘以明老子之术’。这里的‘天’其实就是‘道’。”

“醒一醒,醒一醒,快到了!”周婧雨用手中的旅游地图轻拍着同伴的脑门,“你们是梦见了庄周,还是梦见了蝴蝶?”

由于今天从老子故里出发较早,几个同学在赶往庄子故里的车上都抢着睡个回笼觉呢。

“别吵,别吵!我正在梦庄周呢!”刘晨睡眼蒙眬地拨开周婧雨轻拍过来的旅游图,“我正在帮你问庄子呢!”

“哦,那你帮我问了什么问题?”周婧雨激动地摇着好友的肩膀问道。

刘晨揉了揉眼睛,笑着说:“我问:庄先生,您怎么能想象出九万里鲲鹏展翅这样的非凡人所能想的宏大景象呢?又怎么能想象出像小龙女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清纯得令后人惊羡的美丽形象呢?以至于让我们的婧雨小女子欢喜得无与伦比呢!”

“那庄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周婧雨急切地问道。

“他是怎么回答的来着?”刘晨打了一个哈欠,“我正要听他说,你就把我吵醒了!”

“好哇,你这个坏妮子,你消遣我!”周婧雨作势要打刘晨。

“别打,别打!”刘晨讨饶道,“你经常念叨的这些问题,不就是想到这里来寻求答案的吗?你要光顾打我,没有看到那些能激发庄子想象的景物,那就亏大了!”

一番话点中了周婧雨的心思,她甩下一句“晚上再找你算账!”然后就把目光转向其实已看了一路的淮河平原的辽阔天地中。

但这平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奇特景致,不过如其他平原一般天高地迥,远远近近疏疏落落地散落些被白杨林遮掩着的村庄。

还没等周婧雨看个仔细,迎面一条不甚宽阔的河流,就是孕育了庄子文化的涡河了。过桥不过数里,远远看见白杨林中如村庄般的一片建筑,这就是庄子祠了。

这平淡的景致不禁让周婧雨感到略略失望:这么平凡的景象如何能诞生出那么气势恢宏、那么汪洋恣肆、那么奇特无比的想象和思想呢?

“小隐于野,大隐于市。”姚老师感到了周婧雨的失落,似乎不经意地点了一句。

周婧雨猛一听,突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疑问顿时释然了许多。

庄子祠正门是一座仿汉代建筑样式的三开白石门楼,古朴粗犷,素雅洁净。中间大门匾额“庄子祠”三个大字是书法大家舒同所书,大度而飘逸,颇有道家逍遥的风韵。

“这是一个什么字啊?”刚入山门,张翔就指着迎面影壁上的字问道。

山门内的这座影壁高三米余,宽七米,下有石座相托,上嵌黑色大理石,壁正面刻着四个隶书体大字。

“这个字——‘灋’,读‘法’,就是效法的法。”周婧雨指着照壁上的字读道,“灋(法)—天—贵—真。”

“什么意思?”几个人同时问道。

“这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天’,什么是‘真’。”

“‘天’应该就是天然、自然,‘法天’就是提倡要效法自然。”刘晨回答道。

“说得不错。”周婧雨赞许道,“《庄子》一书中《秋水》一节,河伯与北海若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曰:何谓天?何谓人?

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在这里,庄子用形象的类比来解说什么是天然,什么是人为。他借北海若的口吻说,像牛和马长着四只脚,这就叫天然;但如果给马套上笼头,给牛鼻子穿上缰绳,这是人给马和牛加上的,这就是人为。人为不是顺应自然,而是损害了天性,毁灭了天理。”

“这与老子的‘道’是一脉相承的吧!”作为老子故里导游的赵蕾马上联想到老子的思想。

“所谓‘老庄’,当然就是一脉相承的。《史记》中就评价庄子是‘以明老子之术’。这里的‘天’其实就是‘道’。”周婧雨说着一拍赵蕾,仿佛她就是“道”的化身一样,“庄子在《在宥》一篇中也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庄子认为天道是自然的,要自然无为,人为则是外在赋予的,人的有为反而会累及人的自身的存在。”

“这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相通的。那庄子的‘天’与老子的‘道’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呢?”赵蕾忍不住要进行比较研究了。

“老庄思想一脉相承,他们之间的‘道’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不同,只是表达的不同而已。还记得老子的‘道’主要有几层含义吗?”周婧雨问大家。

“老子的‘道’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世界本原的道;二是自然规律的道;三是人生准则的道。”赵蕾当然不会忘记。

“庄子的‘道’也是如此,比如他说: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这就是指万物本原是道。庄子专门用一篇《大宗师》来阐述他的‘道’。他在文中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来描述这个‘道’的特点: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什么意思?”王迪一听古文就有些晕乎,何况是这么深奥的古文。

“大意就是,庄子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因此,‘道’是宇宙的本原,是万事万物的主宰,更是人类的大宗师,宇宙中可以作为宗主师法者,唯有此‘大道’。”

“这万物本原的‘道’与老子的‘道’没有什么区别,是老庄哲学的基石,因此老庄的思想也称为‘道’家思想。”李毅诚感悟道

“那作为自然规律的‘道’,老庄有什么不同吗?”赵蕾问道。

“顺应自然是老庄共同的‘道’。在刚才的那段‘何谓天?何谓人?’的对话中,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周婧雨细细阐释。

“等等,等等,我有些糊涂了,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你说庄子的‘天’与‘人’是相对立的,而在我的印象中,道家是讲求天人合一的,怎么会是对立的呢?”王迪敲着自己的脑袋疑惑地看着周婧雨。

“你的木鱼脑袋怎么能理解飘逸的道家思想呢?”张翔在旁挖苦道。

“那你给我解释解释!”王迪不顾张翔的挖苦,用眼睛逼视着张翔。

“在这个问题上,你是木鱼脑袋,我是西瓜脑袋,都是一脑袋的糊涂。”张翔有些自嘲地说,“还是听周导游开导开导我们吧!”

“这个问题其实问得很好。”周婧雨向王迪点点头,“我们说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但并没有说,庄子就认为‘天’和‘人’就是不可融合的一对矛盾体。庄子认为与‘天’相对立的‘人’,是指那种违背自然天性的行为。如果我们说庄子与老子在‘道’的问题上还有所区别的话,就在于,庄子讲‘道’并不在于为了探讨和论证宇宙的本体是什么,而在于探讨人的本性。庄子认为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道’是万物的本体,也即是人的本体,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所以它体现在人身上就是自然之性,人应当按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应效法那支配宇宙万物的无所不在的‘道’,使自己成为永恒的无限自由的存在。”

“你的语言太飘逸了,有点儿像庄子的语言风格了。我概括一下,就是庄子认为‘人’是‘天’的一部分,所以‘人’与‘天’其实是合一的,也就是庄子是主张天人合一的。”李毅诚用理科的思维来推演周婧雨的文科思维。

“就是这个意思!”周婧雨脸微微一红,“庄子在《大宗师》中有句话: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天与人不相胜’就是‘天’与‘人’其实不是相互对立的,‘天’‘人’是合一的。”

“庄子还有一句很有气势的话,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天与人不相胜’‘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丰富了老子‘道’的内涵,对后来汉代‘天人合一’认识的成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姚老师过来帮助她的课代表解读。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这里也说到了‘法—天—贵—真’的另一个概念,就是‘真’。”郑老师也忍不住参与讨论起来。

“那什么是‘真’呢?”王迪再次真诚地发问。

“你的提问使我想起《庄子·渔父》篇中,孔子向那位须眉皆白的渔父的提问。”郑老师回答道。

“孔子是怎么问的?”听到郑老师把他的提问与孔子的提问相提并论,王迪很兴奋。

“在《庄子·渔父》篇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郑老师长篇背诵起来也不亚于语文老师。

“什么意思?”王迪这次是满怀渴求之情。

“翻译过来就是:孔子惶恐地问什么是‘真’,渔父教导他说:所谓的真,就是精诚到了极高境界。如果不精纯、不诚实,就不能感化人。所以勉强哭泣的人虽然悲啼却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虽然严厉却没有威力;勉强亲爱的人,虽然笑容满面却不和美。真的伤悲,就是不出声也让人哀恸;真的愤怒,就在没有发作前就已经令人畏惧;真的亲爱,用不着笑就已经和美。真性存于内心,精神就会显露在外,这就是贵真的原因……礼节是世俗之人设计出来的,真性是秉受于自然的,是自然而然而不可改变的。所以圣人取法于自然,贵于纯真,不受世俗的拘束。”郑老师的翻译解说也不输于语文老师。

“我好像有点儿明白‘法天贵真’的含义了。”王迪听着觉得领会了很多。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这个‘真’从字面来讲是真实,真实的则是自然的,自然的就不是‘人为’的,‘人为’是‘伪’,‘真’就是与‘伪’相对立的,我们所说的‘真伪’的原意是指自然的和人为的,当然这个词义后来变化了。”姚老师从语文的角度补充解释的“真”与“伪”,倒是别具一格,令同学们印象深刻。

“哦,原来‘真伪’的原意是这样的。”周婧雨也有恍然大悟之感。

“是的,‘真’是自然,真实就是‘天’,从‘法—天—贵—真’的结构来说,它们互文互解,‘天’就是‘真’,‘真’就是‘天’,‘贵真’就是贵在真实,贵在自然,贵在符合天道。”语文老师不忘把古文的修辞方法也教给同学了。

“我知道‘重阳真人’,那是全真教派的领袖。”张翔立即想到了他看过的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并接着问了一句,“这个‘重阳真人’的‘真’也有特殊的意义吗?”

“当然。‘真人’是庄子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他在《大宗师》里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解释‘何谓真人’。他说了‘古之真人’很多很多的特点,最后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就是当一个人把天与人的关系看作是天人合一,天人不相互对立的时候,他就是‘真人’了。”郑老师解释道。

“这么说,重阳真人就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的人物了,难怪他‘华山论剑’时打败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力压群雄,武功第一。”张翔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重阳真人为什么把他创立的教派称为‘全真派’,原来他是想让他的弟子追求庄子所论及的最高的‘真人’的境界,就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什么乱七八糟的!”刘晨笑着评论道,“不过你的解释还是有点儿意思的。”

“总之,庄子完全继承了老子的‘道’,并且赋予了‘道’更多的现实意义,强调了‘道’的巨大的自然与社会功能。法—天—贵—真,就是道家思想的核心,阐述了庄子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和思想。因此,庄子祠的设计者要把这四个字放置在进门的照壁之处。这就像一篇文章在开头就点明中心,让读者能够提纲挈领,把庄子的这种核心思想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在大家整个的游览过程中。”周婧雨语文课代表的特点显露出来了。

“不愧是语文课代表,把这也与写文章联系起来!”李毅诚推推眼镜,“姚老师肯定会高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