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今天的中国朝霞,明天的中国太阳

今天的中国朝霞,明天的中国太阳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的曹妃甸只是一个车水马龙的海上施工工地,现在已清晰地呈现出了现代化的城市雏形。这种以点带面的扩张例子,不仅在中国,在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澳大利亚的悉尼等许多世界知名城市并不鲜见。庆幸的是曹妃甸这座人迹罕至的孤岛已经结束了破天荒的阶段,为未来的发展开拓了坚实而广阔的前景。

今天早晨,即将告别首钢京唐公司踏上归途,我仍像往常一样情不自禁地伫立在渤海岸边,远眺水天一色的远方。

从渤海湾深处看日出,有别具一格的精彩。

正是朝霞初染的时刻,炫红的晨曦如同出水芙蓉的少女一样从遥远的海面上喷薄而出,将气势巍峨的现代化钢城染成了玫瑰色,仿佛是从湛蓝色的大海深处升腾起来的。

我这次来一共采访了三天,不仅见到了许多熟悉的老工友,也结识了许多陌生的新工友。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了首钢京唐公司何以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市场低迷的困境中,创造出全面盈利的奇迹。全公司上下都被这个喜讯激荡着,原本酷热烦躁的夏天,成了一个满怀希望的夏天,一个鼓舞人心的夏天。

时光虽然是短暂的,但是这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还是令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以至于我这个自认为最熟悉曹妃甸的人,也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原来的模样。

如今的曹妃甸已经远远不是我初到这里时看到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沸腾情景。这是因为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填海造地、修路建港、立桩建厂的建设浪潮已经结束,昔日一望无垠的浩瀚大海,如今已经成为坚实的陆地,建起了数不尽的楼群和厂房。当年的数万建设大军已经挥师壮别,以大港口、大钢铁、大石化和大电力为战略落地项目的产业集群开始积极推进,无数新的现代产业开拓者开始云集。

仅仅在纳潮河一带,就建立起来了日渐繁荣的临港商务区,多家保险、通迅、邮政机构入驻,酒店、医院、大学、实验小学、幼儿园等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原来荒凉无比的吹填陆地,已被铺天盖地、气势巍峨的置业大厦和数不尽的高楼所代替;原来整个工业区只有一条通岛公路,现在已经开辟了花团簇拥的许多条宽敞马路;原来工业区机关的工作人员为数不多,现在到处都是来自全国的大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过去的曹妃甸只是一个车水马龙的海上施工工地,现在已清晰地呈现出了现代化的城市雏形。

真是十年沧桑巨变啊!

你能相信吗?

从2003年春天正式修筑通岛公路开始,历经了三年开发建设准备、三年吹沙造地和四年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集聚三个阶段,到现在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性巨变。岛屿的陆域面积扩张为二百一十平方公里,“长大”了五十多倍,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中国钢铁、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成为世界唯一也是面积最大的深海工业区。

你能相信吗?

按照国家确定的发展规划,这里重点打造了大港口、大钢铁、大电力、大石化四大主导产业。短短的十年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三百五十二个,总投资五千六百一十一亿元,其中在建项目二百七十一个,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投资最大的产业集群。

你能相信吗?

从2003年7月打下第一根桩基开始到现在,曹妃甸港区已经建成二十五万吨级的铁矿石码头、三十万吨原油码头、十五万吨级的北煤南运码头、液化天然气码头和散杂、件杂、多用途等各类深水泊位六十八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二点七三亿吨。自2005年12月矿石码头开港通航以来,先后与巴西、澳大利亚、秘鲁、印度等四十二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直航。201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二点四五亿吨。港口发展增速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港口发展史上的奇迹。到“十二五”规划末,港口设计通过能力将达到四点五亿吨,相当于被称为“欧洲之门”的荷兰鹿特丹国际大港的规模。

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短短的十年中,已经先后有六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七百多位国际政要、中外市长、世界五百强老板和知名专家学者,亲眼目睹了这座荒无人烟的岛上所发生的奇迹!

短短的十年中,曹妃甸工业区桂冠占尽——

“黄金宝地!”

“耀眼明珠!”

“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中国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

…………

一个在开发建设初期就上岛的建设者,用了三个“独一无二”来表达他的感慨:“初来曹妃甸参观的人,也许觉得与其他的沿海工业区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是他们哪里知道他们所立足的地方,早在十年前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这里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厂房、每一座楼群,都是在大海上建起来的,这就是独一无二的创造,独一无二的奇迹,独一无二的功勋!”

中国重工集团领导曾经用这样两个词语,来概括自己的感受:一句是“深感意外”,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多年,居然没想到二百多公里处的渤海湾还有曹妃甸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么一处优良的深水港址,这么一片尚未开发的海上处女地;另一句是“心旷神怡”,看到曹妃甸工业区未来的发展具有如此广阔的空间,很是兴奋,很是欣慰,很受鼓舞!

来自德国企业界朋友的感受,也许更具代表性。他们乘车来到曹妃甸参观,听说“车轮子底下”原本就是万顷波涛时,刹那间惊诧地瞪大了眼睛,面对采访的媒体记者感叹道:“我们去过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但是亲眼见到把大海填平建设的工业区,还是第一次!要说第一印象,就是开发者的巨大想象力和创造力!”

是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十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对于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者来说,这打牢基础的十年,是翻天覆地的十年,是沧桑巨变的十年,是承前启后的十年。

有了这初战告捷的十年,就会有更加壮丽的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一百年。

无数历史证明,一座开发热点的诞生最终会发展为一座城市。这种以点带面的扩张例子,不仅在中国,在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澳大利亚的悉尼等许多世界知名城市并不鲜见。

诚然,也必须清醒而理性地看到,经济建设具有自身不可抗拒的规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一个自然人的成长,不可能在十岁就承担起成人的重任。一座城市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无数代人的努力。步子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不要指望一个早晨就一蹴而就。庆幸的是曹妃甸这座人迹罕至的孤岛已经结束了破天荒的阶段,为未来的发展开拓了坚实而广阔的前景。

曾经亲自参加曹妃甸港口项目比选论证和首钢搬迁方案论证的原中国国际咨询工程公司总经理、知名钢铁专家石启荣,最近在北京接受一家媒体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一个工业区或新城的发展需要上百年,而曹妃甸才只有短短十年的时间,一切只是开始!

渤海湾开发浪潮后来居上。

曹妃甸最大的优势,在于未来。

这是因为目前的首钢京唐公司还仅仅是一个新建的钢厂,对上下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的先进性,还没有百分之百地发挥出来;首钢京唐公司应该具备的三个功能中,“大宗废弃物消纳处理和综合利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一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正如徐匡迪所强调的那样:首钢京唐公司的产业链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比如,废钢回收利用、塑料用于炼焦、高炉喷吹硬塑料粉等社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高炉水渣可以用于制造优质材料等,还有进一步发挥的余地,低成本的海水淡化技术也具备进一步扩大和商业化的价值。

曹妃甸还仅仅是一个工业园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浪潮蓬勃兴起的巨大引领和辐射作用,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

正如王毅所强调的那样:首钢通过搬迁调整,促进了中国钢铁工业化布局调整、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北京市和河北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环境治理,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建设钢铁强国,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有重要意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首钢更应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有所作为,更应在区域环境治理上有所作为。首钢要积极发挥作用,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平台和纽带,发挥好龙头示范带动作用。

当然,这需要时间!

当然,这需要实践!

当然,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加奋力的拼搏和更加艰难的探索!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还只是刚刚跃出海平面的璀璨朝霞,满怀希望的太阳即将喷薄而出,辉映东方!

啊,这是自主创新的中国太阳,这是由传统走向现代、低端走向高端、大国走向强国的中国太阳,这是敢为天下先,攀登世界高峰的中国太阳,这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太阳,这是东方睡狮苏醒的中国太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国太阳!

当轿车驶出壮阔的厂区,即将拐上通岛公路的时候,我再一次情不自禁地回眸这座正在霞光中显现的、注入了我无数情感的、融入了我血液和生命的海上钢城,正沐浴在无穷无尽的、色彩瑰丽的朝晖中,闪着钻石般闪亮的光泽。每每看到这座宏伟的现代化建筑,周身的血液和每一块肌肉都感受到灿烂辉煌的力量。

此时,朝霞万道,光辉普照大地。

辽阔的海面上,海鸥已经开始自由地展翅飞翔。

海鸥是大海的女儿,每天都在茫茫的大海上盘旋、歌唱……

它叹息过亘古的荒凉,低吟过空旷的寂寞,惊愕过海浪的狂暴,哭泣过帆船的沉没。今天同样发声,却格外兴奋而响亮。因为它是最具资格的见证者,亲眼见证了发生在这片古老的处女海上的巨大变迁。

再见了,我和我们的工友们!

再见了,我和我们的首钢京唐公司!

再见了,我和我们的曹妃甸工业区!

再见了,我和我们的渤海湾!

尽管无数次地来到过这里,我还是依依不舍地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还会再来!”

2010年12月完成初稿

2015年5月补充修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