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善不倦,四海为善

乐善不倦,四海为善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提倡这种执行力度是“乐善不倦”。[32]乐道而忘势,即是乐善不倦,孟子认为以善为乐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其次,以善为乐要做到四海为善。孟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善于听取善言,不能听取谗言,要善于与贤人、君子进行交往而得到善言。孟子的“乐善不倦”思想是对儒家“美”“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与人为善、以善养人是将“善”的公共价值进行演化,演化的过程需要一以贯之,行为“善”的执行需要执行善道的力度,这种力度就是执行善行的毅力。正如曾子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7]对“善”的执行力度就需要毅力,而这种毅力在内心深处不是被迫的,对仁善的执行会产生一种快乐的美妙感受。孟子提倡这种执行力度是“乐善不倦”。孟子说: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28]对仁义忠信的执行一直坚持下去,对“善”的执行感觉是一种快乐。“乐”是美乐的状态,说明仁义忠信是自我的终生事业,对事业有强烈的热衷,公共价值观念深入到自我的内心深处。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9]对善的追求始终不渝,对公共事业始终关心,以天下的事业为终生的事业。“乐”体现了“美”,因为有“善”心,并且真正落实为行为“善”,其力度非常坚定,才能实现“乐”。

首先,以善为乐的气势是一种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30]浩然之气是执行仁义忠信的勇气,这种勇气即是推行“善”的气度,这种气充塞在天地之间,视为自我的生命,是一种正义之气,生命的存在就是以善为乐的事业。“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31]以善为乐实际上就是以道为乐,即是说在生命之中推行“道”的理念,执行“道”的行为,行为始终不渝不偏离“道”。《中庸》说: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32]乐道而忘势,即是乐善不倦,孟子认为以善为乐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其次,以善为乐要做到四海为善。善的行为不偏向特定的对象,四海之内都需要推行“善”的行为,不仅仅是自己身边的人,不仅仅是有权势的人,对天下百姓都要施以善举,恩惠需要遍及四海,即对天下都要施加恩惠。“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33]孟子强调要将“善”行为推广到天下,意思是恩惠要施加到百姓身上,禽兽都能得到君王的照顾,说明当时百姓没有得到君王的恩惠,孟子希望君王给百姓实实在在的恩惠。

其三,以善为乐要善于听取善言并且执行善的行为。孟子听说乐正子将为鲁国治理国政,孟子非常高兴,原因是乐正子喜欢听取善言。孟子说: “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 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34]意思是说,喜欢听取善言,并以此来治理天下是适用于很多地方的,何况仅仅治理鲁国呢? 如果喜欢听取善言,四面八方的人都会从千里之外赶来,把善言告诉他。如果不喜欢听取善言,那别人会模仿他的话: “呵呵! 我早已晓得了!”这种声音和脸色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士人不会来访,只有奉承和谗言的人会来,与这样的人住在一起,要将国家治理好,做得到吗?孟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善于听取善言,不能听取谗言,要善于与贤人、君子进行交往而得到善言。

孟子的“乐善不倦”思想是对儒家“美”“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孟子说: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35]乐善不倦做到了内心的充实,充实是一种“美”。“美”与“乐”相关联,内涵一致。儒家重视“美”的境界和艺术。孔子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注释说: “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 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 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 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36]孔子的言语是说人生应以仁义为根本,一生志向于仁义之道,专心致志,人生最后要达到美妙的艺术层次。朱熹的言语是说人生要不断学习以达到艺术的层次,上升到艺术的圣贤境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7]诗、礼、乐是艺术的形式,人的仁义最后以诗、礼、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内外和美,内外和美的人生境界即实现了“乐”。真正的“美”是内心的仁义“美”,而不是外表的形式“美”,儒家认为“美”是内在的。孔子说: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朱熹注释说: “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38]“仁”是内在的,本心的“仁”才是真正的“美”。

总之,乐善不倦、四海为善是对善的行为进行深化,深入到个体内心深处,使之将“善”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和终身追求,始终不渝地推行“善”的行为。乐善不倦的结果是达到儒家的“美”的境界,提升到艺术层次。前面提到的为善达道的公共价值理念向社会的演化分为三个层次而演生: 与人为善、以善养人和乐善不倦。与人为善是人与人关系的初级层次,属于初始交往的基本“善”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和睦; 以善养人则进行到较深的阶段,属于中等交往的较深“善”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得信任和吸引人才,达到实现善政统治的目的; 乐善不倦则深入到最高层次,属于最高交往的深层次“善”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得稳固的统治,达到天下心服口服的政治目的。经过这三个层次的演化推进,公共价值理念完成了向社会现实的转化,这种转化是理念的“善”向行为“善”的转化,最终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使公共价值转化为公共行为,公共行为本身是符合价值导向的,孟子的公共理性思想注重了这一转化,从价值理念转化为行为的落实。

[1] 《周易·系辞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83页。

[2] [法]卢梭: 《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页。

[3] 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43页。

[4]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76页。

[5] 《礼记·乐记》,《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8页。

[6] 《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黎翔凤《管子集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771页。

[7] 《正蒙·至当篇》,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32~33页。

[8] 《孟子·公孙丑上》,《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5页。

[9] 《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5页。

[10] 《孟子·公孙丑上》,《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9页。

[11] 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58页。

[12] 《论语·颜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37页。

[13] 《论语·泰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03页。

[14] 《周易·下经·益》,《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3页。

[15] 《孟子·梁惠王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24页。

[16] 《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0页。

[17] 《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18页。

[18] 《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7页。

[19] 《孟子·离娄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93页。

[20] 《正蒙·大道篇》,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14页。

[21] 《正蒙·乾称篇》,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62页。

[22] 《孟子·梁惠王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18页。

[23]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56页。

[24]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75页。

[25]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2~283页。

[26] 《孟子·万章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2页。

[27] 《论语·泰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04页。

[28] 《孟子·告子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36页。

[29] 《孟子·梁惠王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16页。

[30] 《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1页。

[31]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51页。

[32] 《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页。

[33] 《孟子·梁惠王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09~210页。

[34] 《孟子·告子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47页。

[35]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70页。

[36] 《论语·述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94页。

[37] 《论语·泰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04~105页。

[38] 《论语·里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6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