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所论浩然之气

孟子所论浩然之气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论“浩然之气”是孟子富于代表性的学说。孟子所谓“不动心”就是不为个人的利害得失而动摇自己的信念,它是“浩然之气”的主要内容。孟子认为,这种“浩然之气”也需要养,而“配义与道”就是养浩然之气之法。因此,孟子的浩然之气的思想,是值得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引用之十一)

孟子论“浩然之气”是孟子富于代表性的学说。“它不仅是讲道德教条,而是概括地讲一种精神境界。它不仅是概括地描述了这种精神境界,而且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即道德修养方法,这就是孟子的“养气”说。

1917至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在读《伦理学原理》时,写有大量批注,所运用的哲学范畴,如“良能”“良知”“尽心”“知性”以及“养吾浩然之气”等大都出自《孟子》。

《伦理学原理》,为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泡尔生(1846—1908年)的主要代表作《伦理学体系》的一部分。杨昌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讲授修身课时,曾将此书作为教材。

学生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写有这样一段话:

吾尝观古来勇将之在战阵,有万夫莫当之概,发横之人,其力至猛。谚所谓一人舍死,百人难当者,皆由其一无顾忌,其动力为直线之进行,无阻回无消失,所至刚而至强也。豪杰之精神与圣贤之精神亦然。泡尔生所谓大人君子非能以义务感情实现,由活泼之地感情之冲动而陶铸之,岂不然哉,岂不然哉!(按:吾之意与孟子所论浩然之气及大丈夫两章之意,大略相同。)(《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20页)

这里青年毛泽东特别提到“孟子所论浩然之气及大丈夫两章之意”。

关于“大丈夫”一章,本书后面还要论述,此处暂时放下不讲。

孟子论“浩然之气”是同其弟子公孙丑论“动心”开始的。《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载: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 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所谓“不动心”就是不为个人的利害得失而动摇自己的信念,它是“浩然之气”的主要内容。“不动心”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勇”,故孟子谈“不动心”之道就谈到了“养勇”。孟子认为,勇有三种:战国时卫人孟贲,气力过人,勇武有威严,气势逼人,此为血气之勇;

齐人北宫黝,皮肌被刺不颤动,眼睛被刺不转睛,既不受辱于贱者,也不屈服于权贵,不靠体力,而是靠勇气,此为志气之勇;又如孟施舍之勇,战不求以必胜,但败也不气馁,不计较胜负,勇往直前。三是大勇,理直气壮之勇。理亏,让于匹夫;理直,不畏于三军。此即曾子之勇。此三种培养勇气的方法:一是靠气力,二是靠志气,三是靠义理,虽说各有所长,虽然都能达到“不动心”,但境界有高低之分。

为此,孟子提出了他的“不动心”之道,即“善养吾浩然之气”说。

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说它既至大,又至刚,充满天地,但也不是一般的气体。这实际是指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或精神状态。用现代语言来讲,“浩然之气”即“正气”,其本质内容是“义”与“道”,其表现形态是“至大”又“至刚”。义者,宜也,是合理、恰当的意思。简单地说,义,就是指利国利民的原则。道指客观规律。道与义结合,就是古人所说的“天理良心”“合情合理”。用现代话说,就是利国利民和实事求是。所谓“至大”,就是最大,“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所谓“至刚”,言不可屈挠,不可阻挡。

孟子认为,这种“浩然之气”也需要养,而“配义与道”就是养浩然之气之法。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明道”,即了解一种义理,并对之确信不移;二是“集义”,即常做他所认为应该做的事。此外,还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为此,孟子讲了一个“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这种宋人式的“助长”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孟子的“养气”说,强调气节,强调主观精神的修养,使人经过客观环境的历练之后,才会产生理想的道德人格,做到不淫于富贵,不移于贫贱,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一个人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够坚持为国利民和实事求是,就算是有了正气。

孟子把他的浩然正气看成是在天地间无所不在、与天地同流的一种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显然是过分地夸大了人的精神力量。孟子的“浩然正气”在封建社会中,曾经激励过一些仁人志士发扬正气,大义凛然。如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赞扬坚强不屈的正气,以此勉励自己,表现了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充满正气的文天祥有一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写的《正气歌》,开头就说“天地有正气”,后面列举了中国历史上有正气的一大批典型人物。因此,孟子的浩然之气的思想,是值得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这段批注后自注:

吾之意与孟子所论浩然之气及大丈夫两章之意,大略相同。

在青年毛泽东看来,纵横驰骋在沙场上的勇将,其所向披靡,勇冠三军,无人能敌,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不畏强敌、勇往直前、一无所顾的精神,尤如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无所不在,无所畏惧。

中国古今有一大批像文天祥这样“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他们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任何威胁面前,任何危险时刻,毫不气馁,决不屈服,从不低头,哪怕是血染沙场,他们视死如归。毛泽东认为古代的英雄豪杰及人们称颂的圣贤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大概也如此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