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孟子人性论的评价

对孟子人性论的评价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荀子之所以提出“人之性恶”这一命题,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针对孟子人性论而言的。[75]对此问题,我们试作如下分析:第一,所谓孟子人性论的“矛盾”,前文业已说明,孟子的“趋善说”与他所强调的礼义教化并不存在矛盾;第二,关于荀子的性恶论,确实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荀子之所以提出“人之性恶”这一命题,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针对孟子人性论而言的。郭沫若先生说:“大抵荀子这位大师和孟子一样,颇有些霸气,他急于想成立一家言,故每每标新立异,而很有些地方出于勉强。他这性恶说便是有意地和孟子的性善说对立的。”此言或有偏颇之处,却也一语中的。

其实,正如张岱年先生所指出的,“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孟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扩充;荀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改造。虽然一主性善,一主性恶,其实亦并非完全相反。究竟言之,两说未始不可以相容;不过两说实有其很大的不同。”[74]孟荀人性论各有所指,荀子本可以按自己的思想逻辑去展开论述,而不必评论孟子。但荀子不仅批评孟子的“趋善论”,而且进一步批评由“趋善说”所导致的“逻辑结论”,他说:“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荀子·性恶》)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前文业已阐明“趋善”不同于“性善”,而荀子则把孟子观点理解为性善;其二,孟子虽然坚持“趋善说”,但从未由此否认、排斥圣王的礼义教化,故荀子的“逻辑结论”是强加于孟子的,与事实不符。荀子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荀子·大略》)这表明,荀子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义”是人性中所固有的,人的本性自然地有对善的追求。这一点,既说明了荀子性恶论确实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又表明了荀子实际上也不自觉地肯定了孟子的趋善说的合理性。可以说,正是由于荀子肯定了“民之好义”的一面,以及“化性起伪”的意义,才使荀子人性论带上儒家思想色彩,从而与先秦道家、法家等人性论思想区别开来。

这里顺便评析钱逊先生的一个看法。他认为,“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揭露了它的矛盾:既然人性都是善的,那么圣王、礼义还有什么用?现在荀子的性恶论也遇到了自己的矛盾:既然人性都是恶的,那么圣人为什么能够制定出礼义法正,人们又为什么能够接受礼义法正呢?这两个矛盾的根源是一个,就是肯定人对善的追求和为善的可能与现实存在的恶之间矛盾,而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没有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75]对此问题,我们试作如下分析:第一,所谓孟子人性论的“矛盾”,前文业已说明,孟子的“趋善说”与他所强调的礼义教化并不存在矛盾;第二,关于荀子的性恶论,确实存在自相矛盾之处。不过,荀子虽然一方面断言人性恶,但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人之“生而好义”的一面,以及“化性起伪”的意义,这就使得圣人能够制定出礼义法正,人们又可以接受礼义法正;第三,在阶级社会里,所谓“善”、“恶”并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意义。但是应当注意,作为趋向善的“良知”、“良能”本身,却具有绝对、普遍的意义。因此严格地说,并不是“对善的追求和为善的可能”与“现实存在的恶”之间存在什么矛盾,而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导致了“善”、“恶”这一矛盾概念的产生。当然,社会意识又由社会存在所决定。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原理来批评、指出荀子性恶论的不足之处,但对孟子“趋善说”则不然。特别是,孟子心性论中的“天人合一”表明,人性所具有的那种超越企向、那种终极关切,并不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所能涵盖的。张岱年先生指出,“古代思想家关于道德的学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阶级性,但其中有些观点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76]这个看法应该说是比较平实、中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