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孟子道德先验论

什么是孟子道德先验论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阳明也有一些真理。”毛泽东又批注道:“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要重视人民。所有这些都是与孟子的思想一脉相通的。另一方面孟子反对暴君,反对伤民、虐民、残民。后又下令修《孟子节文》,即删去《孟子》有关章节。在文化生活上,孟子主张国君应当与老百姓共忧患,同欢乐。孟子提倡“仁战”,反对“霸道”,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品读史之九)

1943年6月,一位党内负责人在给一位民主人士的关于“人性”问题的长篇通信中说:“一切剥削阶级的学者关于人性、是非、善恶、好恶联系起来所构成的学说,没有一个不是说得错误百出的。”毛泽东读后在一旁批注道:

“剥削阶级当作还能代表群众的时候,能够说出若干真理,如孔子、苏格拉底、资产阶级,这样看法才是历史的看法。”“王阳明也有一些真理。”

原信中还说:“我们决不能把这种哲学(指“中国封建阶级的伦理哲学”——引注),把孔孟之道,看作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相反,这恰是中国文化的不良传统。”毛泽东又批注道:

“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陈晋:《毛泽东之魂(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8—279页)

这说明毛泽东对孔孟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

孟子》一书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书中的一些人民性、民主性的精华,已成为我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先说孟子“有一部分真理”。

首先是孟子重民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是说民为国本,民众最为重要;土谷之神,也象征着国家,比起民众来说,是次一等;君主的存亡决定于前二者,因此,君最轻。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要重视人民。他认为残暴的君主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这是从君民关系上大胆地论述了民为国本的激进思想。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具有其积极的思想意义,为后世许多进步政治家、思想家所吸取。像唐代政治家魏徵把人民比作水,把统治者比作舟。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强调了人民的作用。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更是斥责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他认为国家政权是属于天下万民的,而非君主一姓所私有。所有这些都是与孟子的思想一脉相通的。直到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谭嗣同,还把“民贵君轻”作为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

在孟子思想中,一方面有“保民而王”的思想,他建议封建君主实行仁政,爱护民众,取得民众支持,借以维护王权的统治。另一方面孟子反对暴君,反对伤民、虐民、残民。孟子的激进的民本思想,虽然曾遭到朱元璋个别封建帝王的嫉恨,却受到了改革派和进步思想家的青睐,为后代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读《孟子》读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语,大发雷霆,说这不是“臣所宜言”,决定“罢其配享”,即停止对孟子的祭祀,从孔庙中除掉他亚圣的配享的牌位。后又下令修《孟子节文》,即删去《孟子》有关章节。删节的内容,如《孟子·尽心下》的“民为贵,君为轻”章,《孟子·离娄下》的“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章,《孟子·梁惠王下》的“闻诛一夫纣”章等。

不而否认,孟子提倡重民是为了“保民而王”,然而在神权至上、君权至尊的历史条件下,孟子敢于冲破世俗的传统权威,提出激进的民本思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文化生活上,孟子主张国君应当与老百姓共忧患,同欢乐。他曾经劝说梁惠王欣赏台池鸟兽要“与民偕(同)乐”。(《孟子·梁惠王上》)他又劝齐宣王说:“王之好鼓乐”“好田猎”,应当“与民同乐”。提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

宋代范仲淹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同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一脉相承的。孟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经两千多年,可是,他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与民同乐”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却依然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儒家历来强调道德价值观念,追求理想人格的培养。孟子更注重人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他鄙视依附权贵。他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切都以义为最高标准,决不为势利所动。面对强权威势,要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同时也鼓舞着后人为正义的事业不屈不挠地去斗争。

孟子还非常注意去培养自己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追求道德节操的崇高思想境界,这些无不给后人以深刻的影响。其他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也都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再说对孟子思想“部分否定”问题。

孟子提倡“仁战”,反对“霸道”,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他提倡“王道”,就是“以德服人”也就是施“仁政”,以达到长治久安。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在刀光剑影的战国时代,虽然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得不到实现,但却为后来的一统天下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孟子的仁政思想,其根本局限在于它只片面追求长远利益,而过分忽视眼前利益,即有作为主要一面的积极性,又有一定成分的消极性。

孟子主张恢复井田制,对人民要省刑薄赋,给人民一定的生产资料,使百姓能达到“不饥不寒”,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这与当时的“开阡陌”开垦荒地,“尽地力”,以强国争霸是相左的,是一种保守的不合时宜的主张。但是他省刑薄赋减轻人民负担的思想有其合理性。

孟子主张性善说,他认为人性生来都是善良的,都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的天赋道德意识。孟子又说:“人之学者,其性善。”人所以学习,由于人本性是善的。孟子的性善论显然是不对的,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其实,人性是社会性,是由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善性,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认为人有道德,动物没有道德,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然而,人的道德不是天生的,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在反对农家许行的“君民并耕”说时,孟子坚持社会分工论,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论点。(《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认为有脑力劳动者,有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的管理人,体力劳动的被人管理;被人管理的养活人,管理人的被人养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孟子的这一观点,为社会分工和剥削制度创立了理论根据。其中,他的社会分工论有进步性,而“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易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变成剥削、压迫、统治人民群众的口实和理论武器。

孟子过分强调人的精神作用,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是说我具有认识万事万物和万物之理的能力。“万物皆备于我”这一命题,是以我心作为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对象和检验认识的标准。认识,是主体对主体的自我认识,而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以至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

孟子毕竟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家,其学说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对于孟子,和对待孔子一样,毛泽东在批判的基础上,也肯定了他进步、合理、积极的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