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谏逐客书》有很大的说服力

《谏逐客书》有很大的说服力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谏逐客书》首先历叙秦自穆公以来,四代国君都是大量招揽和使用客卿所取得的成就。1959年年底至1960年年初,当时毛泽东正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谈到了这篇文章,说:李斯的《谏逐客书》,有很大的说服力。据学者薛泽石研究:毛泽东对李斯《谏逐客书》深深领会,并发扬光大,将其应用于中国革命实践。

李斯对强秦完成一统天下大业,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他劝阻“逐客”获得成功。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与秦国东邻的韩国派了一个名叫郑国的间谍,是位水利专家,入秦后竭力建议在关中修一条长达三百里的灌溉渠。这件事看似为秦国着想,而本意是想让秦国把人力、物力投入到这一大型水利工程上,拖住秦国,使其无力出兵东伐,根本上是替韩国着想。这条渠称为“郑国渠”,也叫“郑渠”。修成后,事情的内幕被秦人察觉,秦国的宗室大臣们借此上言秦王。说凡入秦做事的外国人,都是为他本国的利益打算,不会真心为秦国效力,要求把他们驱逐出境。秦王接受了这个建议,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上《谏逐客书》加以劝阻: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谏逐客书》(译文见后面)首先历叙秦自穆公(春秋五霸之一)以来,四代国君都是大量招揽和使用客卿所取得的成就。他列举了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等外来的人物担任丞相等要职,这些人真心实意为秦国建功立业,为秦国的富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足见用人唯才,不必限于本土。如果对外来者一概排斥不用,必将被其他国家收用,其结果必然不利于秦。文中还列举种种器物玩好,虽不产于秦,而秦用之,以其与异国人才相比;晓之以理,说之以利害,指出下令逐客无异于“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秦王看后马上撤销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职务。

对李斯这篇文章,毛泽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959年年底至1960年年初,当时毛泽东正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谈到了这篇文章,说:

李斯的《谏逐客书》,有很大的说服力。那时候各国的关系,看起来是领主和农奴的关系,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战车、武士,一个国家不统一。(陈晋:《毛泽东之魂(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页;《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王的奏章,实际是一篇说理极强的文字。这篇奏章,最大的特点是揭露秦王使物用人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暴露出“逐客”之非,揭示出“用客”之是。“逐客”是一种短视、浅视和近视,是顾小利而忘大局的蠢事。“逐客”主张是秦国上层贵族集团为了狭隘的一己之私,而李斯“用客”的出发点却是为秦国大局大业考虑的。

此书文采富丽,议论风生;就事论理,理直气壮;排比铺陈,环环相扣,如“风回三峡,河出潼关”。以无可争辩的事实,以不容置疑的道理,说服了秦王,使其收回成命,废掉了“逐客令”。

所以,毛泽东赞扬这篇文章“有很大的说服力”,并指出那时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关系复杂,各家都有武士战车,统一的程度很低。显然,这是提出反证明,从而肯定李斯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的主张。

李斯《谏逐客书》留客、信客和用客主张的价值,在于为秦国统一大业准备了领导骨干、人才队伍和“智囊团”,也就是招揽天下英才,削弱诸侯各国实力,奠定秦国统一天下的组织基础。

据学者薛泽石研究:毛泽东对李斯《谏逐客书》深深领会,并发扬光大,将其应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在解放战争中,我军吸收改造一百七十万国民党军队,对傅作义、程潜等一大批起义、投诚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予以重用,吸纳了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平津战役后,毛泽东还特意把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士兵送到绥远去,目的是让这些人参加绥远起义,使他们以后一律按起义人员待遇,由此可见毛泽东的宽广胸怀和用人雅量。(薛泽石:《跟毛泽东学史》,红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2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