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戏说戴名世

戏说戴名世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戴名世集》,觉得这样的认知太浅、太偏,并不符合实际。有人说醉可以解忧,戴名世则认为忧不可解,可解,就不是真忧。读《戴名世集》,发现戴氏也深受蚊子的困扰,书中《讨夏二子檄》历数蚊子、苍蝇的累累罪行,语言生动,感受真切,引起我极大的共鸣。《戴名世集》中有一篇《穷鬼传》,对穷鬼先驱后留,两面透视,别出心裁,读后颇受启发。戴名世大半生设塾教书,穷困潦倒、为生计所困。

一般认为戴名世不够“谐世”,特立独行、不善与人相处,说这也是他最后罹祸的重要原因之一。读《戴名世集》,觉得这样的认知太浅、太偏,并不符合实际。戴名世不是预言家,但他的被害,居然为其自著的寓言《鸟说》言中,即:托身非所。参加科举考试能够与人一争高下,可见戴氏确是位满腹经纶的才人;虽然生前迭遭不幸,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他文集中的不少篇什兴会淋漓,充满幽默,足证他不是冬烘式的人物。试结合戴氏集中的小品散文略作透视。

《醉乡记》托言误入醉乡,借机大骂刘、阮之徒,寓意深刻,但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文章一开始就用夸张的文字描写作者误入醉乡后的恍惚:“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经过打听始知误入了醉乡,这就为他表达对醉的不齿和抨击刘、阮之流打造了一个合适的语境。在戴氏看来:神州陆沉,中原鼎沸,刘、阮这班饱读诗书的士子,不思报国,居然放纵恣肆,相率溺于醉乡,这等行止有什么可以值得夸耀的?事情不就是这样吗?刘、阮顶着“竹林七贤”的光环,被人目为士林中的高人,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司马氏为实现篡逆对知识界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恐怖统治装糊涂?从戴氏早年对清政权的抵触情绪里,可以知道他对刘、阮做派的不屑是件非常自然的事。

说到酒,我想到同为文苑趣人的郑板桥,郑氏生性好酒。他在范县为官,政通人和,讼事稀少,喝起酒来格外放纵,醉后拍桌高歌,被人视作癫狂。妻子饶氏知书达礼,晓以大义,说:历来只有狂士狂生,未闻有狂官。一句话劝醒了这位本质上只是书画名士的郑板桥,郑板桥理性回归,意识到官身与名士的分际,从此只在晚间下班回家后一亲此物。他率性惯了,有时酒瘾上来,不能及时满足,总觉委屈,遂将靴帽视作桎梏。不过,笔者更相信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说法,喝酒只要不越界,误事的概率极小。李白、杜甫都嗜酒,喝过了,哀乐爱恨一如平常;刘、阮假托酒醉、放浪形骸,只是装糊涂而已。

《醉乡记》乃一篇不足四百字的短文,但作者一唱三叹,将对“醉态”的鄙视表达得酣畅淋漓。有人说醉可以解忧,戴名世则认为忧不可解,可解,就不是真忧。而那些甘愿沦入醉乡的人,“皆无忧也”。刘、阮之流倘若心存君父、黎民、天下,怎会自甘堕落?而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的喟叹,让人觉得好像是听到了两千年前屈原的声音。《醉乡记》体现了戴名世的儒家立场,康熙也崇儒,戴氏死得真冤。

我写过《家居杂感》(此文收入《来去斋随笔》),文中描述了过敏体质的我受困于蚊子的惨状。深圳蛇口靠着海湾,这里的蚊子很有特点,色黑、体小、无声,盯上了目标便直奔主题,冬天仍有漏网的余党,我与蚊子的周旋堪称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悲剧。读《戴名世集》,发现戴氏也深受蚊子的困扰,书中《讨夏二子檄》历数蚊子、苍蝇的累累罪行,语言生动,感受真切,引起我极大的共鸣。文章亦庄亦谐,也足以为戴氏文章活泼、风趣佐证。奇文共欣赏,兹摘引于下,供读者一笑。

盖闻群飞可以刺天,聚蚊可以成雷,谓正伤于邪,而害起于微也。夏有二子,生负不洁之形,徒开可憎之口,乘时并起,敢为侵暴,彼出此入,平分昼夜,各自摇毒,互相召乱。于是奔赴蒸炎,沉溺溷浊,嗜腥逐臭,呼召曹偶,种其丑类,以子以孙,秽德既彰,见者皆唾。犹复挥不肯去,鼓翅而前,交足而立,左右奔突,玷污洁白,营营之声,乱人耳目。是以诗人恶其罔极,以为告戒。若夫遁伏于白日之下,叫号于晦冥之间,剥肤饮血,饱不思去,狠戾成性,踪迹莫测,其股不足折,而其翼不足塌也。徒以伺间蹈瑕,轻悍飘忽,乘人不虞,其毒在喙。

此二子者,岂其气运之使然,亦其贪污之自致,天心既厌,不使孑遗。于是秋高风劲,栗烈庸发,严威所及,百态震恐,万状销灭。听终夜而薨薨无声,坐闲昼而纷纷无迹,荡涤邪氛,扫除丑恶,岂不快哉!

二害肆虐,生灵荼毒,天人共愤。恶贯满盈,必至殄灭。戴文告诉我们:行善有善报,作恶有恶报,不过迟速而已,这就是正气浩荡、千古不变的天道,不信不行。行文至此本已完篇,忽然记起唐人刘禹锡也写有长诗《聚蚊谣》,品味诗意,我猜刘禹锡也必是过敏体质,长期遭受蚊子的荼毒。“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一起头就是备受飞蚊骚扰、折磨的描写,结尾“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与戴名世“荡涤邪氛,扫除丑恶”一样张皇正义,两位作者生不同时而声气相通。

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富裕起来了,大家都这么说。其实真的富起来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在为衣为食、为栖身有屋苦苦奋斗,而富起来的,因为脱贫不久,大多有贫穷的记忆。《戴名世集》中有一篇《穷鬼传》,对穷鬼先驱后留,两面透视,别出心裁,读后颇受启发。

戴名世大半生设塾教书,穷困潦倒、为生计所困。读《穷鬼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封建时代下层知识人平居生活的窘状和他们不甘于沉沦、在艰难的环境中为维护自己的人格所做的挣扎。

唐代“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就写过《送穷文》,竭尽自嘲之能事。戴名世的《穷鬼传》与韩文声气相通,又做了新的渲染,称自己的穷状已经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即所谓:言穷、行穷、辩穷、才穷、交穷,于是在家家穷、在邦邦穷。在被贫穷折磨的戴氏眼里,穷自然一无是处。但穷鬼不愿受主人的鄙视,也有一通让人信服的告白,主旨是穷有穷的好处。诗穷后工,穷使人歌、使人泣、使人激、使人愤、使人独来独往而游于无穷。独来独往、游于无穷,是庄子“逍遥”的境界,凡夫俗子罕能企及。穷,一无所有,让人少了顾忌、没了束缚,想说啥就说啥,想做啥就做啥,率性自由。穷的好处还不止于此,读书人毕生追求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是三不朽。穷鬼替人别寻门径,说还有四不朽,穷也能让人不朽,韩愈被穷附体,从此不朽,这穷的好处不是明摆着的吗?

穷鬼的这些说辞当然颇多争议,反正戴名世是听进去了,从此与穷鬼朝夕相处,穷而著书,写出来的文章亦歌亦哭,被人推为桐城派的世祖,虽然后来获罪杀了头,结局悲惨,却因穷而立言获得不朽。《穷鬼传》语带笑谑,这只是表象,表达的仍是严肃的道理,揣度作者心思,《穷鬼传》正经想说的,应是没有钱虽然让人困苦,但人穷志不穷,生活就有希望;反过来,精神一穷,有钱也只似行尸走肉、白活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