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诚性是贯通天人的大道

诚性是贯通天人的大道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子思开门见山给出答案,本性是天赋予人的“诚性”,它与生俱来。因此而明白真诚是人的所好、人的所愿,体认到诚性是人天生固有的。人展现诚性所当行的路就是道。诚性是人固有的本性,对诚性之道的背离是人自己的背离,所以修道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总之,诚性是贯通天人的大道,它与生俱来,是人的本来面目,内在于人和万物之中。诚性是人与天地万物生命的根本,我们要时时保持诚性,参与到人与天地万物生命的化育之中。

《诚明》开篇点题,抛出了最根本、最永恒的性、命、道、教的问题,极具形而上色彩,强烈抓住了读者的心灵。子思如是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的意思是:本性是天所赋予人的,道是人展现本性所当行的路,教是引导那些迷失本性者重现本性的活动。“道”是人展现本性而应走的路,因此道与人合一而不离,如果道与人可以分离,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时时保持着本性,哪怕是在闲居独处时也能恐惧戒慎,不敢有一丝松懈,因为越在隐蔽的地方,人的本性表现得越明显;越在细微的事情上,人的本性表现得越显著,所以君子能保持专一的“本性”状态。当专一的“本性”未通过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出来,就是“中”的状态;当“本性”通过喜怒哀乐等情绪适度展现出来、表达出来,就是“和”(和谐)的状态。专一的本性(即“中”)是天下万物之性的源头;适度展现本性是天下万物所当行的路。如果能持守本性并展现本性,在专一与和谐中,天地万物便各处其位、各遂其生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对“性”、“道”、“教”进行了解释。

什么是人的本性?子思开门见山给出答案,本性是天赋予人的“诚性”,它与生俱来。有人认为,诚不是人内在就有的品性,但如果自我反思一下:谁不喜欢真诚呢,谁喜欢虚假欺骗呢?因此而明白真诚是人的所好、人的所愿,体认到诚性是人天生固有的。什么是道?人展现诚性所当行的路就是道。“率性之谓道”与“天命之谓性”紧密相连。因为“性”是内在固有的诚性,所以“道”就是把内在固有的诚性表达出来,展现出来。由于诚性内在于人,在理论上说,诚性与人一刻也不能分离,如果能够分离,就不能算是诚性之道了。所以子思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人本有的诚性往往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甚至被迷失遗忘,所以重现诚性的教育就不能缺少了,这就是“修道之谓教”的深意。

诚性是人固有的本性,对诚性之道的背离是人自己的背离,所以修道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为此,子思提出了“慎独”之法。《中庸》曰:

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里意思是: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内心时时保持着诚性,即使在闲居独处时也能恐惧戒慎,不敢有丝毫地松懈。因为人越在隐蔽之处内心之诚越是明显,越是细微之事内心之诚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内心保持专一的“诚性”状态。

慎独的修道之方,显然不是前面所说的中庸之道,因为慎独不是要求人们不偏不倚、恪守既定的常礼,而是要求人内心时时保持着诚性,尤其在闲居独处时仍能恐惧戒慎,这样就做到了慎独。人在慎独时,内心保持专一的“诚性”状态,这便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可以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便是“率性之谓道”的进一步说明。而“修道之谓教”的效果便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修道之谓教”的进一步说明。当“诚性”专一纯粹而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即是“中”的状态;当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而又符合节度,即是“和”的状态。专一纯粹的诚性(即“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是天下之理、万物之性的源头。由修道教育而来的“和谐”是天下万物所当行的路。如果天地万物达到“至诚和谐”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便各在其位、各尽其生了。这便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含义。

总之,诚性是贯通天人的大道,它与生俱来,是人的本来面目,内在于人和万物之中。诚性是人与天地万物生命的根本,我们要时时保持诚性,参与到人与天地万物生命的化育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