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问题

关于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问题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此理不大容易为急功近利的、带有功利色彩的佛教徒所了解和接受的,更何况那些急功近利的、唯物追求物质利益的当代普遍的人心所接受呢!有计较的付出是有条件的付出,没有耐心的爱心同样是爱心,要允许不同层次的付出和爱心啊。否则,一味以唯一的尺码为标准,就把那些刚入门的“爱心”吓跑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能正确、充分了解佛教的“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积极法则,就会如虎添翼,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理想。

关于自己:关于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问题

我的学生不把我放在心上,我觉得失落,怎么调节这种心情?

我最近心情一直不好,我是一名体育教师,带队训练,平时我对学生特别好,对他们生活上、训练上、学习上都特别照顾。我从内心里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可现在我才发现原来在学生心里,并没有我的存在,他们一取得好成绩,第一个想到的是他们自己的教练!所以我心情糟糕,我的好朋友用佛教的道理开导我,我才有了开朗的感觉,但今天到学校看到学生,心里还是有些失落。我该怎么去调节这种心情呢?

佛法有个核心的教法叫做缘起法,用通俗的术语来说,可以叫做互相支持、互相依赖,再引申可以叫做互相成就、互相分享。可以来慢慢习惯运用缘起的观点来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关系,缘起法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哲学概念,而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彼此依存而又随缘生灭的共生共在关系。

离开学生要老师何用?离开老师要学生何干?而一切的师生关系,乃至种种社会人际关系,无非是一个时间段的因缘显现,过了以后,自然呈现消亡的状态,了解了就会很开心地接受一切变化和变异。

然后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尊重跟我们互动的一切因缘,尊重因缘显现中的生命,至于后来如何,依据“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因果法则,在除掉了曾经的恶缘之后,必然剩下的是和谐的各种人际关系。佛法把这个叫做慈悲。

但是,此理不大容易为急功近利的、带有功利色彩的佛教徒所了解和接受的,更何况那些急功近利的、唯物追求物质利益的当代普遍的人心所接受呢!

有计较的付出是有条件的付出,没有耐心的爱心同样是爱心,要允许不同层次的付出和爱心啊。否则,一味以唯一的尺码为标准,就把那些刚入门的“爱心”吓跑了。慢慢地提升付出的层次,走向三轮体空的布施,慢慢地引导爱心的纯净,走向慈悲,这个就是菩萨的四摄法啊。

1998年河北佛学院成立的时候,我是教务长,一切都是草创,跟学生们打交道最多的是我,跟大家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即使那些被我开除的学生,以后都跟我有很好的个人关系。作为一个老师,要把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位置定位好,“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要深切地知道,自己不过是先走几步的行走者,学生只是后走几步的行走者,同样走在生命知识技能学问的大道上。所以给自己定位:“三分师徒,七分道友。”此中的道不是狭隘的,是广义的。个人的一些体会,与你分享。

活着就是认命吗?

我不知道人这样痛苦地生活是为了什么,困扰这个问题很久,父母常劝我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你要学会认命!”请师父指点我,谢谢。

认命就能解决痛苦,那就好了。佛陀也是不认命的典范啊,看到人的存在的不自由性,看到人的生命的脆弱性,看到人的被动和无奈,于是出家寻找解决生命苦恼的办法。

我们真的要庆幸,幸好有佛陀以及一切古往今来为了解决人的生命苦痛而做过各种尝试和努力的人们,发现了这条灭苦之道,也幸好这条灭苦之道适合所有身心健康的人们共同来行走。于是才有了佛教,才有了佛所教的方法,才有了一代又一代实践这些方法的人们,给了后人榜样。

人活着有时的确是痛苦不堪的,但是人绝不是为了痛苦而活着的。人的主动,就在于可以正视痛苦的现实存在,进而找出痛苦的根源,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来灭苦。

如果有兴趣,可以找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来看看,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哲学家。然后同步地要看看《楞严经》,一部彻底洞察了人生苦痛的智慧的经典,然后问问自己生命的意义何在,或许会心有灵犀矣!

img65

2011年明心读书会朝圣之旅·印度那烂陀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时,如何把握自我?

请问,青年人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如何不迷失自我?又如何来坚持、把握自我?

这个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永恒的问题,用一时的答案来回答,似乎总是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一代又一代的“一时答案”来对应一代又一代的“一时的人”所面临的永恒问题,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人在生活层面的自我,是必须要坚持、坚守的,奠定一个方向后走下去,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这个方向当然要一些条件来约定,否则,就会和普遍的社会价值、公共规则相冲突。

依据佛教来说,在实现自我的同时,要随时照看好这个所谓的自我,要让自我的生命性质为善、方向向上,并且于社会大众有利。对于自己,可以满足精神与物质层面的需要;同时,不要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而否定他人的价值(哪怕他人价值完全与自己的价值不同,甚至对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理想,是天经地义的。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能正确、充分了解佛教的“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积极法则,就会如虎添翼,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理想。

因为“无常、无我”法则可以让你处顺不骄、与逆不馁,“缘起性空”法则可以让你完全投入自己的理想中,积极利用周边已有的善缘,创造尚未现前的因缘,消除已在的逆缘。

所以,当你遇见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时,就这样面对和把握,如是而已,如实而已。

祝你理想早成!

觉得人生没有什么可期望的,但又不绝望,不过很茫然,怎么办?

如果认为人生再没有什么可以期望、挂恋的,生也可以,死也可以,但不是绝望,该怎么办?曾经是一个非常喜欢问为什么、爱思考的人,对宇宙、人生的问题追寻了那么多年,接触了那么多理论学说,突然不再去关注这些,不想再问为什么,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热情与斗志,很平淡,但又把生活工作上的事情处理得有条不紊。《心经》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但这里的没有挂恋,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它是存在意义的暂时缺失,更多的是一种茫然,怎么办?

第一,含吞真如此心,此心真如,而不必求用。

第二,走入民间或者他人疾苦,对境缘心,生起不忍的慈悲。

第三,念想玩味佛陀以及自己喜欢的圣人行迹,生起与同的愿力。你的这种平静不是体上的那种正受,尽管可以生可以死,但是,不是由体而生,而是由息心而来。而如何息心的呢?有相似的于法上的领略,但是更多地来自心力心源的放舍。所以不用对治,就这样安住,看它持续到几时,如是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