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世对《道德经》的阐发

后世对《道德经》的阐发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河上公对《老子》有精湛的研究,撰成《道德经章句》一书,将《老子》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汉魏两晋直至隋唐,用道教的观点解释《道德经》的甚多。他所赞赏的孙登的“玄之又玄”的观点,成为后世道教学者注解《道德经》的重要依据。《道德真经广圣义》指出——“道”作“理”解释,意为法规,泛存于万物之中而不为有。

三、后世对《道德经》的阐发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过去流传的各种版本,包括唐初的傅奕本,都把“道”经作为上篇,“德”经作为下篇。但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古代帛书中,却发现两部《老子》写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字也有一些差异。这是迄今所见的《老子》最古的本子。(图149)

最早开始注解《老子》的,是战国后期的韩非。他对《老子》中“道”与“德”的概念,作了唯物主义说明。韩非在《解老》中,认为“道”就是万物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他认为“德”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德者,内也。”同时,韩非又认为“德”是人身中积聚的“精气”,或者说是一种精微的物质,故在《解老》中指出——

img149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老子》(图149)

身以积精为德,……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真者,慎之周也。

韩非强调人的认识,必须依赖感觉器官与外界的接触。他在《喻老》中,将人的感官比作认识事物的门窗:“空窍者,神明之户牖。”

最早对《老子》作宗教性的理解,并加以详尽阐发的,是西汉时的河上公。相传他在河滨结草为庵,因而以此为号。河上公对《老子》有精湛的研究,撰成《道德经章句》一书,将《老子》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当时汉文帝推崇道家,经常遣使往问《道德经》经义。河上公将《老子》中的“生而不有”引申为“元气生万物”,提倡“怀道抱一守五神”的修养方法。河上公认为——

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

他甚至说“人能养神则不死”。这就把修身养性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河上公进而又指出——

用道治国,则国富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

这是把《道德经》的有关论述,当成治国修身、修炼成仙的理论依据。

img150

王弼注《周易》(图150)

最早以玄学迷人的形式来探讨《老子》的,是三国魏代的王弼(图150)。他从小深受儒学熏陶,少年即有盛名,年纪轻轻就担任了尚书郎。他精于思辨,擅长驳论,并能援儒人道,阐述玄理。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老子注》、《老子指略》等书,可惜只活到二十四岁就去世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观。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万物的来源,即所谓“造化之根,天地之源”。《老子》说的“一”,乃是“一元”之气;“二”,乃是阴阳;“三”,乃是阴阳相感而产生的万物以及阴阳的和合。王弼将《老子》的这一观点作了改造,不用阴阳交感、五行相胜的过程,直接将“道”定义为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本体。他在《老子注》中指出——

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他不仅从正面阐述了“以无为本”的命题,而且用逻辑上的反证法论证,说明用具体的几种事物来包罗万象是不可能的。

汉魏两晋直至隋唐,用道教的观点解释《道德经》的甚多。据唐代道士杜光庭(图151)《道德真经广圣义》记载,唐及唐以前注疏笺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中,大多为道士。杜光庭对上述各家作了比较考察,概括了各家的意向、宗旨和特点——

img151

杜光庭(图151)

道德尊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

河上公、严君平皆明理国之道;松灵仙人、魏代孙登、梁朝陶隐居、南齐顾欢,皆明理身之道;苻坚时罗什、后赵图澄、梁武帝、梁道士窦略皆明事理因果之道;梁朝道士孟智周、臧玄静,陈朝道士诸糅,隋朝道士刘进喜,唐朝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黄玄赜、李荣、车玄弼、张惠超、黎元兴皆明重玄之道;何晏、钟会、杜元凯、王辅嗣、张嗣、羊佑、卢氏(卢裕)、刘仁会皆明虚极无为理家理国之道。此明注解之人意不同也。

又诸家禀学立宗不同:严君平以虚玄为宗;顾欢以无为为宗;孟智周、臧玄静以道德为宗;梁武帝以非有非无为宗;孙登以重玄为宗。宗旨之中,孙氏为妙矣。

杜光庭的这些分析,基本反映了各家注本的特点。他所赞赏的孙登的“玄之又玄”的观点,成为后世道教学者注解《道德经》的重要依据。杜光庭本人对“道”的理解,有“理”、“导”、“通”三层含义。《道德真经广圣义》指出——

理者,理实虚无,以明善恶;导者,导执令忘,引凡入圣;通者,通生万物,变通无壅。

“道”作“理”解释,意为法规,泛存于万物之中而不为有。“道”作“导”解释,意为引导,遵循“道”的规定而万古不灭。“道”作“通”解释,意为虚无,以虚无而能开通于物。

杜光庭修道理论的核心,乃是“摄有用之迹,归无为之本”。他认为:如果“人能摄情断念返性归还”,则契道冥真。这是因为——

无者道之本,有者道之末。因本而生末,故天地万物形焉。形而相生,是生于有矣。考其所以,察其所由,皆资道而生,是万物生于妙无矣。能自有而复无者,几于道矣。

杜光庭引导人们弃有归无,超凡入仙,可谓用心良苦。他还对《道德经》中“道”与“德”这对基本范畴,从七个方面作了详细辨析:一为本迹,二为理教,三为境智,四为人法,五为生成,六为有无,七为因果。上述七个方面,均有关道教教义,不仅系统地援引了道家学说,而且全面地发展了道家学说。

杜光庭用“二元论”的观点,来阐述“道”与“物”的关系。他既指出“万物,道存则生,道去则死”;又认为“万物自古而固存,岂待为之而后存哉?物自得其生育动作也”。这就是说,“物”与“道”从来就处于并存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