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行内心开悟教育

施行内心开悟教育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思想道德教育不注重外在教理灌输,却注重内在的信仰确立。佛教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曾出现教、禅两种风格。这是很有哲理深度的,很有创意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是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上的一道风采。佛教思想道德教育倡戒、定、慧“三学”,布施、持戒、忍辱

第五节 施行内心开悟教育

道,意在治身;佛,意在治心。以内心开启促成人们道德觉悟,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思路。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不凭借语言传授教义,不依靠文字理解佛理,避免语言遮蔽意义,以自己体悟获得文字之外的佛理精义。《坛经·行由品》中说:“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坛经·机缘品》中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只汝自心,更无别佛”。只在自己心上下工夫,道由心悟,佛在心中,不假外求,只有自己心中的佛才是真正的佛。佛教思想道德教育不注重外在教理灌输,却注重内在的信仰确立。

一、以启悟德性自觉为主旨,作众善奉行呼唤

佛教是一种善道,教人为善守正是其主旨,其众善奉行的道德呼唤比其教义宣传,社会影响更大,民众接受更深。佛教认为,不道德是现实社会的最大缺陷,把强烈的道德呼唤作为救世良方,期望通过德性自觉、众善奉行的道德启悟建立道德世界,以弥补现实社会的不足,这是佛教改造社会的良苦用心。《法句经》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教义可以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字予以概括。佛教谆谆劝导人们止恶修善,清除内在的无明与烦恼,养善根、扬善心、修善道、结善缘、说善法、奉善行,寻求超越。佛教在其道德呼唤中以正与邪、善与恶、净与染等道德范畴申述道德的处世价值,扩散自己的道德意识,劝导人们为善。佛教以道德呼唤,催醒统治者那将泯灭的良心,告诫不自制的权利欲的凶险,以此约束统治阶级的暴行;佛教也竭力提倡公共道德以调节社会关系,期望以此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以促使社会道德秩序的形成与强化,并企图以良好的道德秩序来弥补社会制度的缺陷。佛教对社会上的阶级对抗的激烈状态深有感受,也深有所悟,所以针对人们的心理需要,热心于作德性自觉、众善奉行的呼唤,以引起超越阶级的情感共鸣,超越时间的文化延续,营建一个宽松的社会心理环境。

二、以“缘物启悟”为引力,开辟直觉感悟通道

虽然佛教也注意通过佛教集会以强化佛教思想教理的社会扩散,但佛教深知直觉感悟是道德认知的主要思维方式,善于开辟直觉感悟通道,通过佛事文化的心理暗示,作思想道德导引,使人们作直接的、整体的、非逻辑的道德感悟,确立良好的文化心态与宗教信仰。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注意越过心理障碍,讲渗透性;抓住心理弱点,讲感染性;避开心理差异,讲融合性;善于通过信徒的直觉感受,幻化出神的真实存在的错觉。例如以教仪代教,通过庙会以强化神的庄严、神圣、功力无边,以催发人对神的敬仰与崇拜。以物代教,缘物启悟,让人“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所谓“见性成佛”说,即凭直觉体验感悟出佛的存在。佛殿、佛像、佛雕、佛塑、佛塔、佛画、佛经石刻,都在意于凸现神的眼前存在。佛徒的香火袋也标志信佛的虔诚,也是宣扬个人的一种信仰。以唱代教,佛教徒文化水平一般都不高,佛教不苛求信徒读懂佛教经典,却教他们唱圣诗,诵佛经,说佛经,在唱、诵、说中净化自己的灵魂。以行代教,佛教要求信徒通过斋戒、祈祷、烧香、跪拜,以表示自己对神的虔诚,并要求信徒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行善积德,以得到神的佑护。佛教善于缘物启悟,宣扬“青青翠竹,无非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善于通过人的直觉以传递潜意识。

三、以治心为本位,构建“以心传心”教受机理

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其力点不是放在理性认知层,而是放在心理影响层,不是重在教义灌输,而是重在内心开启;不只重出家从道的僧侣,也重在家奉法的俗人。“以心传心”,“不落言筌”,不说破,讲禅机,是其重要的教育理念。

佛教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曾出现教、禅两种风格。南方重佛理教育,被称为义学,北方重实践巡行,被称为禅学。隋唐之后教禅趋一。如果说儒学可称为治世之学,那么佛学可称为治心之学。佛教思想道德教育致力于发明本心,无论佛之理、佛之德、佛之教,都以“心”为本,在其思想道德教育中更多是在“人之心”上下工夫,而不是在“我之理”上花太多的力气。这是很有哲理深度的,很有创意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是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上的一道风采。

佛理认为,法即心,三界唯心,心是诸法之本,“万法是一心,一心是万法”,“一切世间法,唯以心为主”(《大力广佛华严经》)。万物之中,万理之中,“心”才是根本。佛理还认为,佛即心,心即佛,“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景德传灯录》卷30《傅大士心王铭》)。《坛经》中提到这么一个很有理论深意的问题,即风吹幡动,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惠能则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是说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只有人的存在才有其意义,没有人的“心”在,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自在存在,都是没有意义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于人之心动而随之转动的。这也是说世界上的万物都只是心的幻像,把握了心,就把握了万物,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境界都是人的主体性行为,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心是人的一切善恶活动的本源,“心为种本”,“道由心悟”,这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点,所以其教育重心放在心性发明上。

因此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其明确的指导思想,即抓住人之“心”这个根本,在人的心理层面下工夫,致力于内心开启、内力开发,致力于发明本心,即本心的觉悟、本心的复归、本心的发扬。所以佛教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要求人们观心、修心、戒心、息心、净心、守心、正心、悟心,要求人们心的净化、心的开发、心的提升,以便“心融万有”,达到高尚境界。息心,故心心无虑,“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源到处闲”;守心“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净心即使人去染转净,保持心的本然,“积德不已者,欲以净心。心即净,则无德不净”。

佛教的以人的心性为本,重在内心开启的理论告诉我们,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人心的调谐,要把人之“心”放在我之“理”上,在我之“理”与人的“心”存在矛盾时,要把人之心放在第一位,我之“理”只有在尊重人之“心”的基础上才能畅通无阻。

四、以启导自我修悟为力点,构筑戒、定、慧修悟图式

佛教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力点不是放在外施教上,而是放在受教者的自修自悟上。人的完善与解放靠的是人自身,而不是依赖造物主恩施。一是自我修行,如礼佛、念经、参禅、持戒等,讲安忍,讲最大的容异度。二是自我体悟,自悟入道,自我觉醒。念佛三昧,念佛,观相念佛,实相念佛,自我解脱烦恼,自我摆脱俗累。佛教思想道德教育倡戒、定、慧“三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其核心是“悟”。道安说:“戒乃断三恶之干将也,禅乃绝分散之利害也,慧乃济药病之妙医也。”(《释藏·比丘尼戒序》)戒是修身,定是净心,慧是断惑。

戒,即戒除一切妄念、邪念、杂念,以安心性,即思想道德的自我戒律。戒是三学之首。戒在修身,是行为层面。佛教认为,要修悟到佛的思想道德境界,应以戒为基础,戒是断恶之剑。这有两种观点,重戒心,即先正心后正身,重在灭除恶的动机;重律身,先正身后正心,重在制止恶的行为。佛教深信,“戒者,众善之所生也”。

定,也即禅定,即空明修心,定是断惑,是心理层面。人的意念要高度集中,摒除一切杂念,止息心的躁动,精神专注于一境,一心一意观想佛法,想念真如,不囿无明,不受外扰,达到无欲、无知、无为、无我的思想境界,“雷霆不能骇其念,火燋不能伤其虑”。

慧,即慧悟,慧即因定而生大智慧,是信仰层面。有开悟,启发入悟,是他悟;征悟,体验入悟,是修悟;觉悟,觉醒了悟,是醒悟。在佛教看来,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种思辨,而是一种启悟,不是教者施教,而是受者自悟。悟是人类主要的认知活动,是人生的活的智慧,是人提升认识的主要通道。

儒家的恪尽道德责任不同,佛教讲自悟、自救,寻求灵魂的自我解脱,这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