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经验总结智库

管理经验总结智库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险反馈除了可以进行调查以外,还可以展开专题研究。当前的状况是,经济学研究经济风险、政治学研究政治风险,而社会学研究社会公共风险,所以,在单个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这是指从事风险管理实践工作的人员参考风险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而改进风险管理工作。

在风险管理反馈系统中,管理经验的总结与纠错机制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第一,风险管理研究的选题与展开。风险反馈除了可以进行调查以外,还可以展开专题研究。这时,就要根据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在获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若干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式研究。这项研究可以纳入学术研究的范围,设立专项经费,予以物质支持。从科研基金管理的经验来看,风险理论研究目前存在若干深层问题:首先,科研项目设置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社会风险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尽管需要以单个学科为基础展开研究,但跨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当前的状况是,经济学研究经济风险、政治学研究政治风险,而社会学研究社会公共风险,所以,在单个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其次,研究的运用性不强。不可否认,当前风险研究已经对风险管理实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但是必须承认,其中有些成果的运用性不强,研究停留于表面,不能揭示风险对象的深层本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开启风险研究的总体时间较短,研究的各种范式尚未成熟,正如翁小丹所说:“虽然人类早在古代就认识到了风险的存在,认识风险、控制风险的斗争也已经走过了数千年,但系统地进行科学研究,以其研究成果形成的理论来指导实践——风险管理活动,却是最近一个世纪才开始。”[120]因此,继续深化风险研究,注重运用性的提升,是今后风险研究的任务之一。再次,科研经费的来源较为单一。当前,风险研究的经费多半来自政府部门,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部委的专项课题等。如果要进一步提高风险研究的针对性,还需要增加科研经费的出资者,推动企业甚至是个人资助风险研究。这是由于,风险研究是当代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企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要克服这些风险也需要针对性的理论来指导;对于个人而言,其在人生道路上也会面临各种社会风险,因而风险研究的需求是存在的,问题只在于以何种方式进行资助。总之,丰富风险研究的资助者,可以提升该研究对具体问题的运用性,有利于提升风险研究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

第二,根据风险研究的成果对相关风险管理系统进行纠错和优化。这是指从事风险管理实践工作的人员参考风险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而改进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研究只是风险管理优化的第一步,它是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要在实践中真正提升管理水平,还需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将研究的相关成果运用于风险措施的优化提升。首先,对于民间团体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多数学者持鼓励态度,但是,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中国的民间组织还难以担此重任。因此,这一管理机制亟须优化。根据《法制日报》的报道:“在这样的机制之下,挪用善款、内部交易等各种问题频频发生在各种合法或非法社会组织中,其中较早的一个例子曾轰动一时——全国牙防组违规认证,违规认证收入218万元。”[121]并且,在2011年6月,“民政部取缔了一个名为‘全国高科技协作组织’的社会组织。经查明,该组织的部分分支机构打着国家机关的名义在各地行诈骗敛财之举,不仅危害人们经济利益,还影响了国家机关形象”。[122]由此可见,民间团体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具有前瞻性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具体的困难,应当根据以民间团体为对象的相关研究成果优化社会风险管理机制,从而克服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其次,理论研究表明,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的反应速度至关重要,但是,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实践中,反应速度往往不是想快就能快的,其中蕴含着深层次的问题。《长江日报》报道:“2月10日凌晨2时,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传言有化工厂泄漏毒气要爆炸,致当地万名群众出逃。逃离过程中,由于马路拥堵,发生多起事故并导致四人死亡。10日下午,当地政府辟谣,公安机关全力追查造谣者。”[123]在这个事件里,政府的反应速度要慢于风险转化为危机的速度,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可是,如果政府部门要在“凌晨2时”这个时间及时辟谣,就现有的风险管理机制来说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反应速度并不是单纯的相关人员的积极性问题,而是涉及整个风险管理机制的系统性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也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及时运用到风险管理机制优化的实践中去。

第三,在实现风险研究成果交流互动的基础上供风险管理者参考。这一环节是指在相关学者完成风险研究之后,邀请这些科研成果的作者和普通风险管理者一道进行风险问题的研讨;并且,在充分的研讨之后,筛选出对改进风险管理工作有用的信息,供更多从事风险管理实践工作的人员参考。可能有人会问:风险理论研究的成果不是已经在上一个环节运用到风险管理系统的优化当中去了吗?为什么还要再次对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利用呢?这是因为,对相关风险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主要是风险决策层所要做的事,而对大量的普通工作人员来说,利用风险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推动他们的日常工作。这时,就需要构建一些普通工作人员能够学理论、用理论的渠道,风险成果的研讨就是这样的一个渠道。

要让普通风险管理人员学到针对性较强的风险理论成果,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其一,如何在庞杂的风险成果中挑选出某一领域的实用风险管理技术?这需要风险问题的理论工作者对已有的风险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和筛选,并撰写出相关的实用手册或指南。例如,针对网络社会风险的管理者,理论工作者可以通过研讨,将关于网络风险管理的材料概括和总结,并撰写成《网络社会风险管理手册》这样的小本子,供第一线的风险管理者使用。其二,如何将学术化的理论分析转变为通俗化的方法讲解?这需要理论工作者掌握各种语言技巧,让自己撰写的手册更具可读性、通俗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风险管理方法。马克思主义向来重视理论宣传中语言的通俗化,列宁曾对中央机关报的文章用语提出要求:“希望中央机关报更多地发表宣传性的文章,文章要写得更加通俗,使工人也能看懂。”[124]所以,用通俗的语言描述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是实现风险理论大众化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其三,如何在变化了的风险实际中更新《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状况是瞬息万变的,因而风险管理的通俗研究成果——《风险管理手册》也应当不断更新。于是,理论工作者应当与普通风险管理者保持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在这种沟通中,理论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风险管理的新难点和新问题,作出针对性诊断,进而修改旧的《风险管理手册》,形成新的版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