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要求

专业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做好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特制定本要求。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课程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及时总结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适时组织修改完善课程标准,提高课程标准质量及实施成效。

6.1 专业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是推进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为做好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特制定本要求。

6.1.1 编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枟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枠(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6.1.2 编制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体现高职教育特征,确立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科学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实现课程教学设计最优化。

(2)发展性原则

紧跟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分吸收课程在社会应用及教学改革中的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实用性原则

课程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6.1.3 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

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主要有以下5点:

①教高〔2006〕16号文枟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枠;教高〔2012〕4号文枟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枠。

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③本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

④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高职高专国家示范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标准。

6.1.4 课程标准内容规范

(1)概述

1)课程性质

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具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职业必修课、职业选修课);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

根据情况落实课程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方针;坚持“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办学模式;坚持“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

3)课程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项目编排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

(2)课程目标

课程培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内容。课程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总目标

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要体现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2)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可从素质、能力和知识等方面进行说明,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职业能力目标的表述尽量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压片机”。

(3)课程内容

1)表格描述

表6.1

img79

表6.2(用于编制单独开设的实验、实训和实习课程标准编制)

img80

2)文本表述。

如:学习情境一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二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学时分配

……

(4)实施建议

①组织实施建议

②考核评价建议

③教材编写建议

④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⑤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师素质要求

⑦教学管理

(5)其他说明

(略)

6.1.5 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

(1)专题调研

各系组织教师到具有专业代表性的典型单位,围绕行业企业各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开展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2)编写初稿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相关的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结合本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确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性质,明确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构建课程结构框架,把职业分析和教学任务分析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内容,编写课程标准初稿。

(3)专题研讨

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和有关专业教师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送审稿(附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

(4)专家审定

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课程标准送审稿进行审定,确定为试行性课程标准。

(5)组织实施

依据课程标准,配置教学资源,组织课程实施。

(6)修订完善

及时总结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适时组织修改完善课程标准,提高课程标准质量及实施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