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析核算业务大集中的发展趋势与事后监督的跟进

浅析核算业务大集中的发展趋势与事后监督的跟进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对核算业务进行监督、对资金风险进行防范的事后监督部门,如何适应核算业务大集中发展趋势,高效履行事后监督职能,笔者将从会计核算与事后监督关系现状、事后监督与建设中的ACS系统的关联、ACS中事后监督业务需求以及未来事后监督管理如何跟进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事后监督子系统作为ACS众多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从而实现事后监督关口前移。

浅析核算业务大集中的发展趋势与事后监督的跟进

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 贺志群

为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化支付清算需要,为央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信息,人民银行“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简称ACS)已在加紧建设中。作为对核算业务进行监督、对资金风险进行防范的事后监督部门,如何适应核算业务大集中发展趋势,高效履行事后监督职能,笔者将从会计核算与事后监督关系现状、事后监督与建设中的ACS系统的关联、ACS中事后监督业务需求以及未来事后监督管理如何跟进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会计核算与事后监督关系现状

现行人民银行各会计核算系统(包括会计、国库、发行等)与事后监督业务分属不同专业业务部门操作和管理,系统相互独立。事后监督除会计核算业务是通过《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采取手工监督与系统监督相结合的业务关联方式外,国库和货币发行会计核算业务的监督全部通过手工监督方式进行。具体业务流程为:各营业网点(柜)将前一日发生的会计核算业务通过凭证影像子系统(IMS)上传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中心次日通过后督子系统(AAS)对照影像进行审核、监督,待收到各网点(柜)送到事后监督中心的会计资料后,再对会计凭证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核,无误后再与影像进行核对;对国库和货币发行核算业务的监督则于被监督部门营业终了的次日上午通过手工监督完成(具体流程如图1、图2所示)。事后监督工作系依靠员工的工作经验,人工逐笔核对核算部门会计资料完成,工作量繁重、劳动强度大、监督滞后、监督效率低下、监督质量难以保障。建设一个集核算与监督于一体、实现即时监督、关联比对监督的监督系统已势在必行,而ACS的建设将变设想为现实。

img22

图1 营业室会计核算业务监督流程图

img23

图2 国库(发行)部门会计核算业务监督流程图

二、ACS系统建设与事后监督业务的关联

ACS系统建设是以现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体制为前提,遵循《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等规章,将分散在人民银行341个分支机构营业部门的所有账务数据和人民银行国库、货币发行等其他会计业务系统的总账数据进行全国集中,综合处理人民银行会计业务,管理金融机构本、外币准备金账户(含清算账户和非清算账户),为支付系统、同城清算系统、票据交换系统等提供最终资金结算服务,实现人民银行各级机构会计核算业务的集中处理和账务数据的集中存储。ACS系统将账务处理与数据信息管理进行有机整合,并以之为核心,逐步建设人民银行综合业务系统。

ACS内部采取“纵向分层、横向分区”的星形网络结构,包括数据层、业务应用层、应用隔离层和外围终端接入层四大部分。数据层主要包括ACS系统生产数据库、历史数据库、会计数据信息子系统的信息数据库和印鉴数据库,用于存储人民银行全部会计账务数据和客户资料数据,是ACS的总账系统。应用层为多套应用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不同的业务处理逻辑完成相应处理。应用隔离层主要向各分支机构等提供安全管理和接入服务。接入层主要是面向行内用户和外部用户的各类终端(如县支行操作终端、浏览器等)及其网络连接通路。ACS的组成主要包括总账系统和七个子系统,分别是:总账系统、业务处理子系统、业务监督子系统、会计数据档案管理子系统、客户对账子系统、会计数据管理信息子系统、流动性查询子系统、电子验印管理子系统等。其中,事后监督子系统是会计事后监督部门进行业务监督处理的系统,包括业务处理过程监督和事后监督两部分功能,位于ACS应用层,与会计数据档案仓库、业务处理子系统等相连。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既可向事后监督部门提供业务处理过程中的预警,又可提供业务处理完成后对重点业务的实时监督和一般业务的隔日抽样监督,从而实现对ACS业务处理、参数设置和账务记载等情况的全面监督。

总之,从ACS系统建设设计规划看,事后监督将彻底改变与其他业务系统相互独立的状态,而作为ACS的一个业务子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一并存在,将颠覆传统监督理念和手段,实现一般性监督向重点监督、分散性监督向集中监督、事后监督向事中时实监控的实质性转变(见图3)。

三、ACS中的事后监督子系统业务需求设想

事后监督子系统作为ACS众多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从而实现事后监督关口前移。因此,笔者认为ACS中的事后监督系统设计应满足以下需求:

一是应集相对独立性、全面性、有效性、及时性、高效性、实用性为一体,以大会计为核心,支持总行、中支、支行多级管理体系,支持综合业务及综合柜员制,支持各系统信息管理,全面涵盖人民银行全部会计核算业务,包括ABS会计集中核算系统、TBS国库系统、货币金银管理系统等,同时与ACS中其他相关业务系统,如会计数据档案管理子系统、客户对账子系统、会计数据管理信息子系统、流动性查询子系统、电子验印管理子系统等相关联,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监督效率。

img24

图3 ACS结构图

二是应突出风险点,将会计核算业务中的重要指标、重大事项进行设定,自动监测,实现重要资金关口的重点防范和重点监督,减少人为操作风险。事后监督系统的业务需求将体现以风险防范与控制、业务流程合规性检查、业务处理合法性检查、前台业务处理正确性检查的监管目的,最终实现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因此,事后监督系统应增强采集比对功能,通过该系统与各个核算系统对接,准确、快捷地采集有关核算信息,通过与原始信息进行比对,用计算机配对替换手工勾对,运用凭证影像处理信息技术,查询核对凭证要素和印章,实现及时、高效监督;同时应增强同步监督功能。对重要系统参数的变更、大额资金转出等易发生风险的环节,增加事后监督认证功能;应建立完善的凭证、卡片、查询及查复的授权管理,监督项目功能完善,如能够对往来账户、挂账账户等进行重点监测。

三是应具备监督、查询及各系统间的相互比对功能。事后监督系统可以以流水监督为基础,对前台所发生的业务按流水进行逐笔核对汇总,也可以按监督业务种类进行随机调阅查询,并建立一套完整的、与ACS总账系统、其他业务处理子系统相对独立的、能与之进行逐一双向核对的后台账务处理系统,自动进行凭证、账务、报表核对和平衡检查、自动提示查询、查复、委托收款到期托收等功能、自动进行账表核对,对一些会计科目使用的规范性进行审查,并自动加以提示,以提高事后监督工作的效率,并且能够灵活设置很多监督参数,以提高监督效率;同时系统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弥补主机数据量大、查询响应慢,受资源及实时处理限制无法进行大量统计分析等缺陷,建立一个能满足管理层次信息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例如系统提供调阅查询、相互比对、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为领导提供查询、统计分析功能,提供决策依据。

四是应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需求。系统应支持自动版本检查,实现自动程序更新,方便系统维护和升级;具有内控制度检索功能,能存储会计核算和事后监督的相关文件,并及时更新,便于事后监督人员检索,达到事后监督防控风险的目的;设有分户账和与前台一致的账务体系、业务体系,能够起到前台系统的廉价备份功能;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能力,能对业务量、差错进行分类统计;同时,事后监督系统还应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能够为其他监督部门提供数据共享,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和预测;界面美观、操作简便;采用大型数据库,多级权限控制,完善的备份功能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允许各网点的监督日期不同步;可以集中或对单个网点进行日终结账处理;可进行选择性监督和批量入账;允许多人同时监督同一网点业务,等等。

四、事后监督管理的跟进

目前,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在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机构设置不顺,职能定位太窄,监督重点不突出,监督范围不明确,监督人员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监督手段比较落后,监督制度规范尚需进一步统一等。下面,笔者将对核算业务大集中发展趋势下事后监督如何跟进提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组织机制

目前,人民银行总行没有设立事后监督部门,只在分行和中心支行两级设置了独立的事后监督中心,但不实行垂直管理,而由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牵头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对下级事后部门进行业务性指导,因此存在部门间协调难的问题。建议总行建立独立的事后监督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统一指导和协调事后监督工作,着力解决事后监督部门请示无门、反映无果、培训无望、交流太难等问题。正确划分事后监督中心业务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下级行事后监督中心接受上级行事后监督中心的管理和指导,业绩由上一级事后监督中心和本级行共同考核,以提高履职的独立性。

(二)进一步拓展职能定位、突出监督重点、明确监督范围

目前,人民银行事后监督的职能定位是: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事后监督工作仅仅只是对会计、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延续,是会计核算业务的后台,未被赋予重点业务预警、分析评价等职能。因此,为实现事后监督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体现事后监督风险防范职能,必须突破合规监督定位,适时纳入资金风险监测职能,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防范的难易程度、造成的损失轻重等指标,对事后监督可控风险进行等级分类,实施差别监督、重点监督,促进风险监测逐步功能化。

(三)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是监督资源中的能动性因素,对监督资源的利用、监督效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当前事后监督人员数量有限、认识偏差、素质偏低的现状,优化人力资源的有效办法是在进一步理顺事后监督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培训机制,即上级行业务主管部门对下级事后监督部门进行系统培训,实现培训主体明确化、培训对象层次化、培训方式固定化、培训内容系统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作为培训主体负责组织和实施系统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设计不同培训计划,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监督人员政策水平、业务知识、监督技巧、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培训,不断提升事后监督人员素质水平,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运用效率。

(四)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事后监督内控制度、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的风险评估办法。标准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事后监督部门职责、监督范围、监督重点、人员配置、岗位职责及管理权限;标准化操作规程主要包括风险分类、监督内容、审核依据、审核方法、监督步骤等内容;标准化的风险评估办法主要是指要建立事后监督评价与纠错体系,对被监督单位或部门内控制度及其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确保监督实效。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采用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信息等形式建立科学的内部评估办法,评价被监督单位或部门各项内控制度是否符合规定,工作中采用哪些风险防范措施,关键风险点是否进行及时监控,所有监控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等,并对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提出修改意见。

(五)利用现代化技术,不断完善监督手段

如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促进事后监督工作的运行,改变现有扫描方法,利用(OCR)技术通过光学输入的方式按批将原始资料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自动提取凭证上的日期、账号、金额等要素,建立索引文件,直接导入人民银行理后监督系统,与采集到的业务数据进行自动核对监督,自动完成原始数据与原始资料的勾对工作,实现电子监督模式。既可减轻监督人员工作量,又保留了原始资料的图像文件和索引文件,可以进行快速查询和审核,可以与电子验印系统中的预留印鉴进行比较,完成印章的真伪识别;建立统一的电子档案中心,科学、高效快捷地管理各类档案。利用缩微技术,将纸质档案和报表存储于媒介质分类和归档,通过缩封的方式将所有纸质档案交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保管,在档案调阅时,由各被监督单位或部门通过网络,在被允许的授权范围内,访问电子档案中心,自动查询相关业务档案影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