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是怎样平的

世界是怎样平的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而言之,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是个非常重大的国际金融现象,它是直接导致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20年国际金融危机频发、国际贸易模式转变、美国双赤字恶化、全球经济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等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1980年之后的30年来,国际金融活动膨胀式发展。但是,证券交易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证券市场的“世俗化”直接导致整个国际金融交易规模膨胀。

金融自由化:世界是怎样平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美元市场”在欧洲蓬勃发展时,一场金融自由化运动在欧美悄然发生了。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各国右倾政府上台,纷纷推出“新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各国政府开始放松金融市场管制,证券市场开始蓬勃发展,这样传统银行体系和新兴证券市场也开始争夺客户,彼此成为两种竞争性的金融部门,接着银行也不得不进一步参加金融自由化。

各国政府放松管制成为金融自由化的第一推动力,除此之外,20世纪80年代后信息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技术进步也直接推动了金融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并使国际资本跨国界的流动成本大大降低。在通信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金融自由化运动中催生出一大批金融衍生产品,这些衍生产品提高了整个证券市场的连锁性,金融产品杠杆率以及金融产品之间的相关性大大提高,整个资本市场规模及其内在风险同时增大。

20世纪90年代欧美各国的金融自由化进一步转变为金融全球化运动,不仅发达国家自己放松资本管制,它们也要求发展中国家放松资本管制,跨国公司以及各种金融机构大规模资本开始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大进大出。金融全球化使世界各主权国家之间的金融关系进一步得到整合,各国利率汇率政策受其他大国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影响很大,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大打折扣,这也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后金融危机不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纷纷介入救援,它们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作用也逐渐增大。

总而言之,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是个非常重大的国际金融现象,它是直接导致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20年国际金融危机频发、国际贸易模式转变、美国双赤字恶化、全球经济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等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1980年之后的30年来,国际金融活动膨胀式发展。虽然伦敦“欧洲美元市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逐渐形成,但其真正得到突破性大发展还是在80年代以后。1970年伦敦“欧洲美元市场”年均交易量为590亿美元,1985年之后其日均资本交易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到1997年之后其交易量达到几万亿规模,这个数额至少是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量的25倍,并且也是全球各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总和的好几倍。[20]

实际上像欧洲美元市场一样,证券市场上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加速度的井喷式发展。公司股票跨国交易量1980年仅为1000亿美元,1986年达到8000亿美元,1990年已达到1.6万亿美元。还有像由银行担保的商业票据,1970年其交易量为400亿美元,1997年已达到7000亿美元。还有美国政府债券市场,1989年其规模达到3万亿美元,1996年达到5.5万亿,成为世界资本市场中最大的政府债券市场。20世纪90年代后在股票、债券、商品契约基础上又发展出大量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产品,像掉期、远期、期权、期货等,国际清算银行估计1997年这些衍生产品交易规模达到41万亿,另外基于利率、汇率发展起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其交易规模甚至更大。

其实证券市场在西方已经有很长历史,纽约股市1792年就开始交易,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伦敦股市1801年就形成,欧洲大陆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历史更为悠久。但是,证券交易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

股市投资回报率高,但股市投资风险也非常大。在过去,一般老百姓参与股市投资都比较谨慎,敢上股市闯荡的大都是那些大的金融、保险机构,因为它们拥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和雄厚的资金,所以能够承受较大风险。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事情却开始发生变化,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参与股市,股市投资主体分散化、多元化,有些人直接参与,有些人通过“公共基金”的购买间接参与。证券市场的“世俗化”直接导致整个国际金融交易规模膨胀。

可是这个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是怎么产生的呢?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浪潮中,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动的“私有化”运动成为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全球化的始作俑者。

西欧许多行业的企业被私有化后,其股票就被搬上了证券市场,而这些原先较僵化的企业经过改革、改善激励机制后,很快出现盈利局面,因此其股息、红利很快高涨。人们购买股票热情高涨,那些存在银行部门拿利息的资金就很快转到金融市场上来了。

为什么人们把资金放在银行里生息越来越不合算了呢?20世纪70年代“滞胀格局”在欧美各国出现后,人们工资低,同时通货膨胀会侵蚀掉人们的储蓄,因此人们都不愿意储蓄,而宁可从银行借贷透支来买房子、买车子。“新自由主义者”在各国执政后,为了治理通货膨胀,纷纷采取弗里德曼芝加哥学派“货币主义”的政策,提高利率,降低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高利率使许多效益差的企业倒闭破产,也使人们储蓄、投资积极性提高起来。80年代中后期,欧美各国国内通货膨胀率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基本都降了下来,各国经济增长却比较乏力,因此各国政府又开始逐渐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这样人们放在银行里的资金收益率开始下滑,而股市里的投资收益却很兴旺,因此人们就开始把资金纷纷转到证券市场。

20世纪80年代各国开始讨论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养老金制度改革,这也给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各国政府为了刺激企业生产,纷纷降低企业税率,政府收入有所下降,政府开支能力也就相应下降,而养老金在政府社会保障福利开支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各国就开始考虑把养老金开支负担从政府转向企业和个人。

里根在美国实行的新“退休计划”中,规定企业主和个人需要为自己交纳一笔养老退休金,但是这笔钱不用纳税,可以拿到证券市场上风险较小的领域进行投资,以保值增值。养老基金很快就成了证券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起初,这些养老基金还限定投资在风险较低的“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等领域,但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许多养老基金也把资金委托给其他一些“共同基金”(Mutual Fund)来管理,这些养老基金壮大了“共同基金”的力量,很快就成为证券市场膨胀的重要动力。

金融产品证券化以及证券市场膨胀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信息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信息技术有了革命性发展,1946年世界上只有一台大型计算机,就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爱尼亚克号”(ENIAC)计算机,体积庞大,而且成本昂贵。1956年美国大概就有600台电脑,1968年有3万台,1976年有50万台,1988年发展到几百万台。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在芯片光缆材料、卫星等技术上又有了革命性突破,这直接导致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接着互联网跟着普及,到了今天几乎是家家都备有电脑,并可方便、便宜地接入互联网,传送、接收信息。

信息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对金融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最早美国的私人银行网络能够通过电话技术把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几十个中心城市连接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助通信技术,已经能够把全球更多国家的金融市场捆绑在一起进行清算、交易了。互联网、卫星等通信技术进步带来了金融市场结构的改变,到了今天,各个国家内部、各个国家之间已基本形成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这个金融市场可以把一级、二级、三级中心都黏结在一起,这在80年代之前是不可想象的。[21]

在先进技术的运用下,各国都开发出“银行间清算系统”来进行统一的信贷清算,同时电子货币卡也逐渐普及。货币逐渐变成了电子脉冲,纸币、硬币的流通作用大大降低,各国M1、M2、M3货币供给量在货币电子化冲击下也变得越来越难统计、越来越不稳定。许多银行和证券公司借助通信技术,也开发出更多新颖、复杂、灵活的金融产品来吸引客户。像早期美林银行开发出了存款和短期金融资产功能相结合的“综合贷款账户”,这种账户不但可以利用短期资本进行金融投资,还可以开支票,和各种信用卡公司结算,得到证券投资咨询,等等。接着许多证券公司也跟着模仿,开发出“货币存款账户”,让储户可以把短期存款拿出来炒作投资,也可用来支付支票、信用卡,同时这些基金的短期证券投资也都通过计算机来结算利息、收益和要扣除的佣金、手续费等。后来许多复杂、精致、杠杆率极高的金融衍生产品,像期权、期货、股指期权等,都是在尖端通信技术上实现的。信息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构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膨胀的技术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信息革命以及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这场“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革命”很难发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政府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计划”,除了把大批企业私有化,还在金融部门开始放松政府管制。它们认为跨国资本带来的国际投资会增加本国居民福利,因此逐渐放松金融市场保护主义。在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下,资金流动越来越国际化,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老的国内金融结构根本不能应对新形势,谁要成为金融赢家谁就要抢占先机,如果要壮大本国金融中心力量,就得放松本国金融市场管制,提高其资本借贷的国际化。因此政府开始取消利率上限,降低金融交易的税率和佣金费用,本国金融市场对外国投资者逐步放开。

在美国,里根总统和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推动金融自由化,他们认识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搞的金融保护主义以失败而告终。60年代美国推出“利息平准税”(The US Interest Equalization Tax),对美国资本的海外投资加收利息,但是金融投资者和跨国公司还是绕开这条防线,“欧洲美元”市场大大繁荣起来。这个离岸市场美国政府根本就管不到,甚至“欧洲美元市场”的利率水平开始冲击美国本土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利息平准税”最终在1974年不得不被取消。

另外像“对利率设定上限的Q条款”、“对外投资限制计划”、“海外直接投资局”等一系列金融限制措施,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都被解体。1986年美国取消了消费者信贷利率上限,自此美国主要的金融限制措施都不复存在。1986年之后,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香港、英国、日本一些大证券公司、大银行,也都允许进入美国金融市场,成为美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美国国内证券公司和银行积极争夺客户,这让银行界感到很被动,因为美国银行法规定银行和证券分业经营,银行不得不介入证券业,20世纪80年代证券市场繁荣起来后就使银行处在一个很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其实美国银行原来也是可以混业经营的,银行只能分业经营是美国在经历了1929~1933年大危机后才作出的规定。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国内银行和企业创业比较自由,银行界数量很多、竞争也很激烈。银行竞争性地给企业贷款,好多企业就出现了呆、坏账,这样银行不能及时收回资本,流动资金减少、资本充足率降低,信誉也跟着受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银行就想出了一个绝招,当哪个企业出现呆、坏账时,就帮助这家企业发行股票,并且再帮助这家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炒作股票,当股价炒到一定水平时,银行就逐渐从证券市场上退下来,收回资金。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到资金,就可以还上银行贷款,其呆、坏账的不良债权也就从银行身上转到小股民身上。为了解决银行呆、坏账问题,这种银行和企业联手参与证券市场经营的现象就多了起来。这种做法给美国股市带来了很大风险,1929~1933年危机爆发,人们对证券市场信心全无,金融市场顷刻倒塌。危机后,1933年美国国会制定“格拉斯—斯弟戈尔”(Glass-Steagall)新银行法,规定银行业和证券业分离,银行不能再插手企业股票、企业债券市场,只能认购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同时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离,商业银行不能插手投资银行业务,以降低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自此美国银行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离的格局也就基本定了下来。

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加剧,8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袭来,这种银行分业经营的规定也就逐渐受到侵蚀,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此里根政府就开始放松管制,批准银行经营利息和市场联动的存款、自由利息的活期存款等,也允许银行为客户经营股票,就实现了银行利率的自由化。

同时,原先美国禁止银行从事跨州业务的做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也不再适用。美国银行法开始规定,银行可以在几个州开展贷款和非银行金融业务,既提供存款又提供贷款服务的银行到其他州建立分行,只要取得当地州政府批准即可。80年代后,美国政府对银行成立控股集团的限制也逐步放宽,一些银行开始跨州设立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建立起全国经营网络,一些大银行也开始收购小银行,甚至发展起一批跨州“超级大银行”。这些新变化导致银行业大大发展,银行业很快参与到资本市场大膨胀的行列,成为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

纽约和伦敦都是世界金融中心,随着美国对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英国在1979年之后也开始逐步取消一切对内、对外的资本限制,伦敦金融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一个大爆炸式的发展。欧洲大陆国家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推动下,80年代后逐渐把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领域从商品、服务推向金融、人员的自由流动,德国、法国、荷兰等欧共体成员国也开始放松资本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

德国在1981年3月开始放开外汇管制,1984年8月对汇出德国的资本取消“政府预提税”的征收,这样德国就逐渐放松了金融管制。1986年希拉克在法国就任总理,在“中—右联合政党”推动下,法国也逐渐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并允许外国私人投资者持有法国公司20%的股份,这之后这一持股比例不断扩大,1990年1月法国基本都取消了外国资本流动的管制措施。

在欧美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大浪潮下,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工业国家也开始推进这一进程。1986年12月4日加拿大政府宣布重要产业的股票、债券对外国投资者放开,把外国投资者10%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扩大,1987年6月30日这一持股比例扩大为50%,1988年6月30日这一比例变为100%,外国资本可以完全控股加拿大企业了。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也开始对金融市场放松管制,1984年日本银行基本都被允许参与证券市场的交易,可以自由买卖日本政府债券,日本国内的证券公司和银行成为资本市场活跃的参与者,同时日本政府也开始允许外国资本进入日本金融市场,但同时对外国资本控制保险公司作了很大保留,日本金融市场也呈现一个“大爆炸式”的发展,1998年4月日本彻底取消了国际资本交易的限制。

日本实体经济强大起来之后,日本政府也着意使日本成为金融强国。金融自由化使日本金融大大壮大,1970~1985年日本金融市场以年均18.3%的速度递增,英国为14.5%,美国也只有8.8%。1986年美国金融市场大概有7.1万亿的容量,日本有2.2万亿,居第二,英国有1.6万亿,排第三。同时东京、伦敦、纽约三大金融中心之间的联系大大增强,三者开市、闭市在时间上形成了一个首尾相接的全球统一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