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制度及研究的三个层次

经济制度及研究的三个层次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制度中,产权性质类似于诺斯定义的制度环境。诺斯认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支配选举、产权和合约权利的规则就是构成经济环境的基本规则类型的例子”。在本书中,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引起的个人账户资产产权性质变迁的过程,就是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制度环境,它是作为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外生变量而存在的。

一、经济制度及研究的三个层次

(一)制度与经济制度

关于制度的定义,经济学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凡勃伦把制度定义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因此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如果就其一般特征来说,则这种精神态度或生活理论,说到底,可以归纳为性格上的一种流行的类型。”[2]由此,他认为私有财产、价格、市场、货币、竞争、企业、政治机构、法律等都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都是“制度”。康芒斯则把制度解释为:“制度——这三种类型的交易(指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合在一起成为经济研究上的一个较大的单位,根据英美的惯例,这叫作‘运行中的机构’。这种运行中的机构,有业务规则使得它们运转不停;这种组织,从家庭、公司、工会、同业协会,直到国家本身,我们称为制度”。“如果我们要找出一种普遍的原则,适用于一切所谓属于制度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3]由此,康芒斯把制度定义为集体控制个人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或标准。另一个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沃尔顿·哈米尔顿则对制度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制度意味着一些普遍的永久的思想行为方式,它渗透在一个团体的习惯中或一个民族的习俗中……制度强制性地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可行范围。”[4]舒尔茨则认为,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包括管束结婚与离婚的规则,支配政治权利的配置与使用的宪法中所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资本主义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5]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关于制度的定义:“制度是人类创造的约束条件,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的制度或规则,另一类是非正式的规则。”在《论制度》中诺斯(后文同诺思)给出的更准确的定义是:“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6]进而,诺斯详细阐述了制度的功能:“制度提供框架,人类得以在里面相互影响。制度确立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社会……制度是一整套规则,应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7]

综上所述,虽然西方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都认为制度是在特定社会内统一的,关于个人及组织行为的规则,它直接界定了人们的选择空间和相互关系,起着抑制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机主义行为的作用。制度本身也是由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组成的,从行为规则所涉及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狭义的各种社会制度,如婚姻家庭制度、语言规则等。参照制度的定义,本书定义经济制度为:经济制度是为有效配置资源,实现国家目标而制订的关于个人和组织经济行为的规则,或者说是经济关系的制度化。这里的经济行为,不仅包括以人与物关系为内容的生产活动,也包括人与人之间以权能和利益关系为内容的交易活动。因此,经济制度是各种生产制度和交易制度的总和。

(二)经济制度的层次及研究的三个层次

特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是一个由宽泛的、各种具体的制度组成的多层次的复合体,各层次之间虽然是相互联系的,但是由于经济关系的不同性质,制度之间仍然具有其独立的特征。因此,对经济制度进行分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理论研究的必要。对于制度的分类,不同经济学家的研究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例如,诺斯依据支配领域不同,将制度划分为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其中制度环境具有根本性意义,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8]在《庄园制的兴衰:一个理论模型》中,他又依据制度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的不同,把制度划分成基础性制度安排与第二级制度安排,[9]前者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是公共选择的结果,后者具有个人契约的性质。马克思则依据社会经济结构,把制度划分为生产力运行层次的制度、经济基础层次的制度和上层建筑层次的制度,而在这一系列制度中,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10]德国学者柯武刚和史漫飞则依据起源的不同把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两大类。[11]本书根据研究的需要,借鉴诺斯的制度分类方法,依据支配领域的不同,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根本到非根本的原则,把经济制度划分为产权性质、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三个层次。与此相适应,本书的论述也按这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是产权性质。在经济制度中,产权性质类似于诺斯定义的制度环境。诺斯认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支配选举、产权和合约权利的规则就是构成经济环境的基本规则类型的例子”。对于制度环境,诺斯认为“环境当然是可以改变的。……这类变迁可能源于政治行动对宪法的修正,或是源于对司法解释的变迁,或是由于公民偏好的改变”。[12]因此,制度环境就是决定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基本框架的制度,如宪法、契约制度等。笔者认为,狭义的所有权或财产归属权所决定的产权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宏观层面的所有制是经济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环境,它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制度的选择范围、变迁的过程和结果。在本书中,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引起的个人账户资产产权性质变迁的过程,就是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制度环境,它是作为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外生变量而存在的。

第二层次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类似于诺斯定义的制度安排,诺斯认为,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制度安排可能最接近于‘制度’一词的最通常使用的含义了。……它必须至少用于下列一些目标:提供一种结构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的追加收入,或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或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13]张五常则认为制度安排等同于合约安排或组织安排,是个人效用最大化及相关的约束下减少“合作剩余”消散,降低交易成本的选择结构。由此可见,制度安排实质是一种支配经济组织之间可能的合作与竞争方式的系统,约束并决定着特定主体的行为和关系。与制度环境相比,制度安排更为关注经济组织的结构及运作,探求通过成本更低的合作与竞争方式来提高经济组织的效率。在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中,制度环境对制度安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制度安排的选择范围、变迁过程和结果。在本书中,个人账户基金的产权制度,即围绕个人账户基金而建立的制度化的产权关系就是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制度安排。它是个人账户基金产权性质或者说所有权的具体化,是界定、确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其核心内容是确定各产权主体,主要是所有权主体和支配权主体之间的权、责、利的关系。

第三层次是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一定产权制度体系内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式及其运作时的功能表现,是为了达到产权制度设定的目标和预期效果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它是由一系列前后相承的具体规则、秩序和过程组成的。在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中,产权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了运行机制的构建原则和选择范围。在本书中,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行机制就是对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各参与主体,包括委托人、受托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以及监管机构等所制订的各种具体的管理规则,它由投资运行机制和投资监管机制两部分组成。

在本书中,个人账户资产的产权性质是作为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的外生变量而存在的。所以,本书所指的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制度只包括个人账户基金的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两个层次。

以上对经济制度的三个层次的划分,不仅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而且与法律的层次性也是相互对应的。经济制度作为制度化的经济关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在现实生活中,各国的法律体系都是由宪法及其各具体的细分法律组成的。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制度的根本,都会获得国家宪法的保护和确认。如私有制国家宪法所宣称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有制国家宪法所宣称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此基础上,对于在所有制基础之上产生的产权制度,也是由一系列的财产专门法以及其他的配套法律所反映和保护的,如物权法、合同法、信托法、公司法等。最后,对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具有具体操作性质的规则,也有相关法律来保证,如证券法、会计法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可以把经济制度及其相应的配套法律划分为三个层次,但并不意味着这三个层次可以独立运转,在实践过程中,制度和法律本身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但是,在理论分析中,制度和法律又带有层次性,能在一定限度内独自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