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恭之奏铸五铢钱

高恭之奏铸五铢钱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为在四民生计之中,钱币居于根本地位,实行王政的当务之急,是改铸钱币,拯救时弊。即近来,私铸近于泛滥,官府惩治,受到制裁处理的已非个别现象。高恭之分析造成这种时弊的原因,是“因循有渐,科防不切,朝廷之愆,彼复何罪”。孝庄帝下诏铸永安五铢,形式重量与永平钱同,允许民众携铜到官炉铸钱。

三、高恭之奏铸五铢钱

高恭之(489-530),字道穆,以字行,高谦之的胞弟。学涉经史,所交名流俊士,为御史时,纠劾不避权豪,兄被杀后,托庇于长乐王元子攸,子攸即位为魏孝庄帝,任他为太尉长史、中书舍人、御史中尉,外秉直绳,内参机密,凡帝国利民之事,必谏争尽言,无所顾及,为尒朱世隆所杀。

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针对流通中充斥轻薄不足值的细钱,私铸泛滥,为拯救时弊,高恭之提出《请铸永安五铢钱表》,文见《魏书·高崇传》。

他首先提出:“四民之业,钱货为本,救弊改铸,王政所先”。认为在四民生计之中,钱币居于根本地位,实行王政的当务之急,是改铸钱币,拯救时弊。他所提出的改铸钱币的目的与其兄高谦之不同,与元澄似。

钱币之为时弊,在于“自顷以私铸薄滥,官司纠绳,挂网非一”。即近来,私铸近于泛滥,官府惩治,受到制裁处理的已非个别现象。在市场上,一斤铜的价钱是八十一文,私铸薄钱一斤能得余利二百文。当时,市场斗米近一千文,百姓在厚利的趋使下纷纷参予私铸,因此而受到严厉惩处,犯罪的人就有很多,违法私铸的人则更多。现在钱币空有五铢的名称,连二铢之实也没有,比榆荚钱还要薄,穿上绳子便会破损,放到水上几乎不沉。高恭之分析造成这种时弊的原因,是“因循有渐,科防不切,朝廷之愆,彼复何罪”。过失就在朝廷,那些私铸的人还有什么罪过呢?朝廷长期因循守旧,推行禁令,防范不严,渐进造成的。接下来他又说:“昔汉文帝以五分钱小,改铸四铢,至武帝复改三铢为半两。此皆以大易小,以重代轻也”。此话的潜台词似在指责以小易大,以轻代重的做法,以便提出自己的主张,正是与其兄所不同的以史为据,以古鉴今的思路。

他主张“论今据古,宜改铸大钱,文载年号,以记其始,则一斤所成止七十六文。铜价至贱五十有余,其中人功、食料、锡炭、铅沙,纵复私营,不能自润,直置无利,自应息心,况复严刑广设也”。他认为官府铸钱,要铸足值钱币,即便有人私铸,也因无利可图而罢手,也不会出现示范效应,更何况朝廷还在严厉惩处。依他之见,惟其如此,必当“钱货永通,公私获允”。钱货永远畅通,公私诚信相待。这一认识,有类南齐孔觊的不惜铜爱工论,只是缺少理论上的深入阐微。

嗣后,金紫光禄大夫杨侃亦奏乞听民与官并铸五铢钱,使民乐为而弊自改。孝庄帝下诏铸永安五铢,形式重量与永平钱同,允许民众携铜到官炉铸钱。

【注释】

(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全晋文》卷五十九。

(2)《晋书·鲁褒传》。

(3)《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全晋文》卷一一三。下引此文,不再出注。

(4)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2页。

(6)同上书第46卷上册第10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2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3页。

(9)《晋书·食货志》第3册第794—795页。

(10)《晋书·张轨传》第7册第2226页。

(11)《晋书·食货志》第3册第795页。下引此文,不出注。

(12)《宋书·孔琳之传》第5册第1559—1560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魏书·食货志》第8册第2865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45页。

(15)《宋书·孔琳之传》第5册第1560页。

(16)《宋书·周朗传》第7册第2093—2094页。下引此文,不再出注。

(17)《宋书·孔琳之传》第5册第1565—1566页。下引此文,不再出注。

(18)《宋书·何尚之传》第6册第1735—1736页。下引此文,不再出注。

(19)何尚之(382—460),字彦德,庐江灊(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县人。入宋,聚徒讲学,谓之“南学”。文帝时为尚书令,时有谏诤。孝武帝时仍为尚书令,以操行见称,雅好文学。

(20)《宋书·何尚之传》。下引此文,不再出注。

(21)依叶世昌说,《中国货币理论史》上册第51页。

(22)《宋书·颜竣传》第7册第1960—1962页。下引此文,不再出注。

(2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第1页。

(24)颜竣(?—459),字士逊,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刘宋文帝时为太学博士,太子舍人;孝武帝时历侍中、吏部尚书、右将军、丹阳尹、东扬州刺史。自恃朝廷老臣,每极言得失,无所回避,多不见从,常出怨言。竟陵王刘诞谋反后,被潜告失职,赐死。

(25)《宋书·颜竣传》,下引此文,不再出注。

(26)《宋书·颜竣传》第7册第1963页。

(27)《南齐书·刘悛传》第2册第652—653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依《通鉴·齐纪三》,《通典·食货九》对校。下引此文,不再出注。孔觊,字思远,生平不详。

(28)《资治通鉴·齐纪三·武帝永明八年》,第9册第4303页,中华书局195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