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时间:2022-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对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调研、分析来看,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从1998年政协一号提案以来,风险投资公司由20来家发展到目前的200家,风险资本由40亿元扩张到500亿元,但用在风险投资上的只有30%左右。

4.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科技产业创业作为风险投资的创业市场,在我国由六大科技计划和53个国家级以及58个省级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还有国家大型科研院所的科研体制企业市场化的改革,构成了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框架体系,取得了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作用意义的业绩。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已取得的成绩,必须以新的范式思维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解决方案,探索新的创新之路。根据笔者对一些科技园区的调研和一些大型科研院所的调研、分析,有如下的看法。

科技园区的发展和建设,已基本上有了区域分布和规模性的体系,并在孵化器的作用下,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被创立,成长形成了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框架。但是,还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科技园区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在某种意义上讲,一些园区还只是“房地产开发商意义”的角色,这些科技园区,在国家的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开始是三通一平,发展到现在是九通一平,为创业者提供低的创业成本服务,甚至是零成本的创业服务。在早期面积用完之后,又开发新一轮的土地,到目前为止,有的已经进行到第三轮或第四轮的土地开发,面积扩大了三倍、四倍,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到目前为止,这些科技园区在创业服务的管理上,有的已经行政化了,有的也正在行政化;同时缺少金融支持体系的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的速度极慢,仅仅满足于资本积累式的发展;各个园区之间缺少科技产业发展技术经济系统内各种资源的有机结合,各个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基本雷同,即大家都要做“中国的硅谷”、“华东的硅谷”、“华中的硅谷”、“西部的硅谷”等等,可何时能成为“硅谷”呢?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在哪里?用什么创业制度、机制和管理来实现呢?

自大型科研院所的科研体制改革以来,有了科学院的计算机研究所投资20万元发展起来的联想集团公司的模式,有北京市机电一体化研究院以科技知识产权入股发展科技产业的模式,也有以科技成果转让来转化实现科技的技术经济价值模式等等。它们开创了计划式的科研体制向市场化的科研体制转型的先驱,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院所还没有摆脱计划式的体制约束,有的基本上还是“在大锅饭的背景下,以项目组承包为个体的、技术开发服务经营管理的模式”,虽然这种模式较纯计划式的体制,有了一大进步,但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比,还是有相当的滞后,缺少以知识为基础和核心的创业技术经济实现机制。

从对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调研、分析来看,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从1998年政协一号提案以来,风险投资公司由20来家发展到目前的200家,风险资本由40亿元扩张到500亿元,但用在风险投资上的只有30%左右。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资金,而用在风险投资上的只有那么少?原因在于存在以下问题的制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