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茶区的分布

中国茶区的分布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茶区的划分采取3个级别: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茶区平均气温15~16℃,冬季绝对气温最低-10℃,年降水量约800 mm,且分布不均,茶树较易受旱。江北茶区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要以生产绿茶为主。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

四、中国茶区的分布

世界上有茶园的国家虽然不少,但是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肯尼亚、土耳其等几国的茶园面积之和就占了世界茶园总面积的80%以上。世界上每年的茶叶产量大约有300万吨,其中80%左右产于亚洲。中国的茶园面积有一百余万公顷,茶区分布较广,每一茶区因土质、气候与人为因素影响,生产出的茶叶无论是在外观、香气或口感上,都有细微的差别,因而造就了中国茶叶的多样风貌与五花八门的名称。

1.中国茶区分布区域

我国的茶区分布东起东经122°的台湾东岸的花莲县,西至东经94°的西藏自治区米林,南起北纬18°的海南省榆林,北至北纬37°的山东省荣成的广阔范围内,有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江苏、陕西、河南、台湾、山东、西藏、甘肃、海南等二十多个省区的上千个县市。在垂直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 m的高山上,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或百米。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和茶叶的适应性、适制性,形成了各类茶种的分布。

2.中国茶区的划分(图2-1)

我国茶区的划分采取3个级别: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国家一级茶区分为4个,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二级茶区,由各产茶省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img6

图2-1 中国茶区分布图

(1)江北茶区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部,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安徽、江苏、湖南三省的北部,属于中国北部茶区。茶区平均气温15~16℃,冬季绝对气温最低-10℃,年降水量约800 mm,且分布不均,茶树较易受旱。茶区土壤多为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少数山区的气候适宜茶树生长。江北茶区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要以生产绿茶为主。

(2)江南茶区 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安徽、江苏、湖北三省的南部等地,是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年产量约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2/3。这里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8℃,冬季绝对最低气温在-8℃左右,年降水量约1600 mm,春夏季雨水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是发展绿茶、黄茶、黑茶以及名优茶的适宜区域。

(3)西南茶区 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也是中国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所在。这里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气候温差很大,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土壤类型亦多。云南中北地区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四川、贵州以及西藏东南地区则以黄壤为主。西南茶区栽培茶树的种类繁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该区适宜制作红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茶、花茶等。

(4)华南茶区 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省、海南省等,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种植的地区。这里(除福建北部、广东北部以及广西北部等少数地区以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年降水量在2000 mm左右,为中国茶区之最。茶树生长期可达10个月以上。华南茶区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机物质含量很高。土壤大多为赤红壤,部分为黄壤。茶树品种资源也非常丰富,集中了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适宜制作红茶、花茶、普洱茶、黑茶、乌龙茶等。

【小资料2-1】

酪奴——茶叶的别称

《洛阳伽蓝记》上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北魏孝文帝时实行汉化政策,从南朝归顺的人逐渐增多。其中有一位名叫王肃的儒者,不喜欢北方风味的羊肉、酪浆,而喜好鲫鱼羹,口渴的时候就喝一点茗汁(茶)。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肃渐渐地习惯了北方的口味。一次,王肃在参加孝文帝举办的宴会时,孝文帝问他:“中国饮食方面,羊肉和鱼羹、茗饮和酪浆哪一种更好呢?”王肃说:“羊为陆产之最,鱼是水族之长,虽然所好有所不同,不能不说是珍品啊!但以味道来说,就有优劣的区别。羊可比为春秋时的齐、鲁大国,鱼可比为邾、莒小国,但是茗却不能与酪为奴。”孝文帝听后不禁大笑,说:“明天你到我这来用宴,我给你准备邾莒之食(鱼羹),还有酪奴(茗饮)”。从此茶叶就有了“酪奴”这样一个别名了。

(资料来源:秦浩.茶艺.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