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文化生活公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群众基础

促进文化生活公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群众基础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些问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一个历史阶段,文化公平不可能是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在文化建设中,要特别关注城市基层社区和广大农村乡镇。广播电视在促进社会文化生活公平方面具有独到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大有用武之地。

(五)促进文化生活公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群众基础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成员之间追求的公平和正义,既包括经济生活的层面,也包括文化生活的层面。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在经济生活上出现贫富悬殊,反映在文化生活上也呈现明显的不公平: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一部分人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有的几乎与文化绝缘,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农民仍然处在“除了干活就是睡觉”的状态,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生活。这些问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一个历史阶段,文化公平不可能是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但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之间、贫富状况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在文化生活上的过大差距。在文化建设中,要特别关注城市基层社区和广大农村乡镇。新增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经费主要应向郊区、农村地区倾斜;要向城乡基层群众提供必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大力提倡艺术院团、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下厂矿、下农村,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在城市组织的各类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要尽可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多方面需要,注意兼顾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众的承受能力。要组织更多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进农村、进营房。要特别关注进城务工农民的文化生活和他们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问题,努力为他们创造必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比如,在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开办图书室、阅报室、文娱活动室,组织放电影、看电视以及各类健康有益、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广播电视传播的电波是不分高低贵贱、地域差异的全方位覆盖,而受众的电视机、收音机等接收设备,也是物美价廉的、大众化的、普及率很高的,在促进文化生活公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毫无疑问,关注并逐步解决城乡基层群众和各类困难群体的文化权益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在文化生活上的过大差距,而且文化建设所带来的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动力,将极大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建立在可靠的坚强的群众基础上,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近几年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都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积极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广播电视在促进社会文化生活公平方面具有独到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大有用武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